- +1
“二孩”放開又遇猴年北京年底迎生育高峰,三甲產科一床難求
家住北京市西城區的張蕓懷孕14周時才發現自己有了,她趕緊去附近的三甲醫院建檔,但跑了好幾家都沒建上。
由于今年“二孩”政策全面放開,再加上民間比較偏愛“猴”這個屬相,生寶寶的人明顯增加,在三甲醫院建檔較往年更為艱難,一些孕婦懷孕6周去建檔時竟然也被告知沒有床位了。
2014年5月起,北京市衛生計生委規定孕婦懷孕6周后要先到所在社區建冊(母子健康檔案),才能到醫院建檔。據北京市衛計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北京從去年12月起,連續數月建冊人數在3萬人左右,預計今年11月將迎來生育高峰。
醫院建檔信息不透明,三甲產科一床難求
在一家提供孕產信息服務的微信平臺“MUA孕育守護”上,有詳細的建檔指南和相關醫院的建檔動態。一些準媽媽在此組建了同月預產期建檔交流群,這里每天關于建檔問題的討論信息都有上百條之多。
盡管北京市衛計委一直努力推行分級建檔,但如何能在三甲醫院建上檔依然是這些準媽媽們交流的主題之一。
8月底,記者前往同仁醫院、北大人民醫院和北京婦產醫院等多家三甲醫院,發現預產期為明年4月之前的建檔名額均已滿。
三甲醫院產科建檔難,不是今年才開始的,北京市衛計委相關數據顯示,2015年之前,三級助產機構的平均使用率達到108%,二級是88%。
上述微信平臺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北京各醫院建檔信息不透明,建檔流程也各異。
3月初發現自己懷孕的孕婦成蘭,在剛滿3周測出懷孕后,就在提前咨詢好的、離家較近的北京醫院建了檔。“一定要剛發現就去,去晚了就留不上床位建不上檔了。6周的時候去一定沒有了。”成蘭說。
今年5月建檔的魏新說:“我去協和國際醫院的時候,發現有些孕婦剛懷孕三四周就建好檔了。三四周能測出來已經很早了。不同醫院對建檔有不同要求,有些要求你有驗血結果,有些要求你有B超結果,有些要求要在本院做檢查。”
記者了解到,在北京,在部分醫院確認懷孕后即可預約建檔,部分醫院需孕滿6周拿到《北京市母子健康檔案》方可預約,還有部分醫院需要B超檢查出胎心胎芽方可建檔。
托關系,找“黃牛”
對很多孕婦來說,選擇三甲醫院是為了圖個安心。為了建上檔,大家都是想盡辦法。
方艾告訴記者,她本來是在二級醫院北京市海淀區婦幼保健院建檔的,但最終還是通過“黃牛”在北醫三院掛了專家號重新建了檔。
在一建檔熱門醫院附近,記者咨詢一位自稱姓軒的“黃牛”,他告訴記者,只要“有錢有人”,超出6周也可以建上。“建檔的話,我們1萬元也給人辦過,5000元也給人辦過。”他說。
當記者詢問他是通過何種方式開通“特殊通道”時,他告訴記者,通過一位保潔女工作為中間人,把錢通過她交給醫生,和醫生溝通之后,將建檔孕婦的姓名、性別、電話、末次月經日期轉發給他。保潔女工是醫院的臨時工。
“那次我拿了7000元,給了保潔1000元,我自己拿了1000元,醫生拿了5000元。你不認識醫生的話,給兩萬元醫生也不會收。”他說。
張蕓也動過找“黃牛”的念頭,她在淘寶上咨詢過兩名“黃牛”,報價是二級醫院建檔要上千元到1萬元出頭,綜合性醫院建檔要上萬元起,至于婦產科專科醫院,“黃牛”坦言拿不到號,擠不進去。
也有部分孕婦選擇了直接去私立醫院建檔。今年5月懷孕的林娜說:“我懶得找人了,找人還要搭人情看臉色。公立醫院的很多主任和副主任都會去私立醫院坐診,如果在公立醫院掛不上號,花幾倍的價格能在私立醫院掛上。”
在林娜看來,在私立醫院生孩子也不算貴。“私立醫院都是公開報價,沒有秘密。”她告訴記者。
北京衛計委:“兜底”保障每位孕婦建檔 擬增加800名助產人員
8月18日,張蕓來到位于北京市西城區月壇北街的復興醫院門診部,復興醫院產科主任姜桂英僅向她詢問了“是否這片兒的”“有沒有辦好健康檔案”兩個問題后,便告訴她可以建檔了。
“如果是西城區的孕婦我們醫院肯定都收,我們有充足的接收能力。”姜桂英表示。
張蕓告訴記者,此前,在人民醫院聽到一個醫生提建議可以去相對較小的三級綜合醫院復興醫院或許可以“兜底”。記者從北京市衛計委處得知,為解決孕婦建檔難的問題,北京將實施孕婦建檔“兜底”保障措施。
北京衛計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在市、區婦幼保健院設立孕婦建檔服務中心,針對轄區建檔困難孕婦,先由建冊社區按照網格化對接關系協調解決,仍有困難者,逐級報區、市孕婦建檔服務中心協調解決,保障每位孕婦均能建檔。今年年初,北京市衛計委即在北京市婦幼衛生信息網絡上建立了一個信息運轉系統,要求所有助產機構每周在系統上登記建檔信息,供社區機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各級助產機構之間查詢使用。
據北京衛計委相關數據顯示,在社區建冊數量最多的月份為今年3月,建冊人數達到3.6萬,預計生育率將在今年第四季度的11月達到最高值。
北京同仁醫院婦產科主任翟建軍表示,同仁醫院每月確保120名孕婦建檔,如果遇到高峰期,會在走廊里加床。
在北京市1月~6月的社區建冊信息中,“二孩”的建冊率已經達到37%,高危孕產婦的比例也由2014年的48%上升到2016年的60%以上。
9月7日,北京市衛生計生委、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規劃國土委聯合發布《關于落實全面兩孩政策增加助產服務資源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為落實全面兩孩政策提出保障措施。
《通知》明確指出,通過3個渠道增加產科床位:一是各公立助產機構將具有增床空間的特需病房統一調整為普通病房;二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通過科室間病房調整增加產科床位,所增床位于2016年9月底前調整到位;三是有關醫療機構通過通過合作租賃、購買等方式擴增服務資源。
北京市衛計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增人增床”的方式,擬增加800名助產人員,預計多承載6萬分娩量。
面對高危孕產婦的轉診,北京市衛生計生委老年與婦幼健康服務處處長郗淑艷表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在進行建冊時會對高危孕婦進行篩查,并引導他們去三級醫院建檔,一般產婦則去二級醫院建檔分娩。
高危因素可能發生在整個孕期的任何時段,因此北京市衛計委建立了高危孕產婦轉診網絡,6個區分布著13家市級危重產婦搶救中心、10家會診中心,若發現高危因素可按照轉診網絡轉移到相應區級網絡中心,孕婦只需持轉診三聯單即可去相應三級醫院綠色通道進行預約。
(文中張蕓、成蘭、魏新、林娜均為化名)
(原題為《“二孩”政策全面放開,民間比較偏愛“猴”屬相;北京11月將迎生育高峰 三甲產科一床難求》)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