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營業部總經理代老同學炒股虧掉1500萬?華林證券否認
近日,一則“華林證券員工坑慘老同學,代客炒股虧掉1500萬”的報道被市場熱議。9月8日下午,華林證券在其官網發布聲明稱上述報道與事實嚴重不符,客戶與公司進行的是正常證券經紀代理買賣業務。
華林證券表示,截至目前,客戶在其公司開立的股票證券賬戶累計實際虧損約160萬。具體情況,公司將進一步核查。

此外,據蔡先生提供的資料顯示,華林證券為了賺取傭金,屢次在其不知情的情況下,擅自修改其傭金率。而華林證券在聲明中并未提及此事。
截至發稿,澎湃新聞尚未取得與何先生的聯系。與此同時,澎湃新聞多次撥打華林證券總部電話,均被直接掛斷。
打著“代客理財”的旗號賺取傭金費?
蔡先生告訴澎湃新聞,由于妻子與何先生是大學同學,為了幫襯,雙雙到其新開的證券營業部開戶,其妻子還在何先生的請求下開設了融資融券的信用賬戶。
2015年1月14日,蔡先生在華林證券東莞營業部完成開戶,初筆投入本金累計約1700萬左右,截至2015年6月23日收盤,其賬戶股票及資金總額逾2900萬元。此后,因市場大幅波動,打算將股市資金撤出,但在何先生的“勸說”下未退出,并簽訂協議將賬戶交其“打理”。
直至2015年11月底,蔡先生發現賬戶不僅虧損嚴重,傭金費率也被調高。截至12月9日收回賬戶時,其賬戶余額僅剩1400萬余元,虧損約1500萬元。


期間,根據蔡先生的銀證轉賬流水顯示,僅有一筆20萬元的資金被轉出。

據蔡先生反映,自己妻子的傭金率被上調兩次,從2014年9月3日的萬分之四被上調至2014年11月11日的萬分之五,2015年1月19日又被上調至萬分之八。而其自己的賬戶在開戶時為萬分之五,2015年1月19日被上調至萬分之八。而對于這些變動,夫妻倆全然不知,兩人自開戶后均未去過營業部,也未簽署過修改傭金的表。
根據蔡先生提供的材料,兩張傭金設置表確有曾被修改過的痕跡。


據蔡先生估算,自其開戶之日起至2015年11月30日,華林證券累計收取其傭金153.10萬元,收取其妻子傭金42.52萬元,合計195.62萬元。
此外,蔡先生夫婦于2015年12月(開戶后第2次前往營業部)要求調取并打印股票交易清單和傭金單時遭到華林證券多次拒絕。
券商代客理財已被明令禁止多年
事實上,根據相關規定,無論是代客理財還是修改傭金費率,都屬違規行為。
一方面,修改傭金率一般需要投資者帶著身份證親臨營業部簽字才能辦理。
此外,有券商營業部人士向澎湃新聞指出,營業部老總一般不能同時擔任券商經紀人或客戶經理的“角色”以賺取傭金。因而更可能的方法是,利用其“職務便利”讓其直系親屬在營業部“掛”一個券商經紀人的職務。因為券商經紀人雖然沒有底薪,但傭金的提成高于客戶經理。
另一方面,根據蔡先生提供的資料顯示,雙方原本約定由蔡先生交托1500萬元于何先生代理,而雙方簽訂代客理財協議中,何先生根據1500萬元所盈利金額的百分比提成:盈利一倍(1500萬元)以內,提成6%;一倍至兩倍,提成10%;兩倍至三倍,提成20%;三倍至四倍,提成30%;四倍以上,雙方對盈利部分“對半分”。

有券商營業部人士向澎湃新聞解釋,只有證券交易所的會員才能在交易所中有交易席位,而交易所的會員通常為證券公司,清算交收以證券公司為單位,個人投資者只能借用證券公司的通道和席位,委托證券公司進行交易,因而證券公司實際上具有“代理買賣”的角色,通過代理買賣的服務收取傭金。
該營業部人士進一步指出,如果是電腦委托,每筆委托單都有mac地址,通過查mac地址就能知道華林證券是否存在代客理財的違規行為,即便是手機委托,同樣能查清楚。
自2009年以來,由于代客理財存在的諸多問題及亂象,代客理財被明令禁止。
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中證協)2009年4月13日發布并施行的《證券經紀人管理暫行規定》,證券經紀人不得替客戶辦理賬戶開立、注銷、轉移,證券認購、交易或者資金存取、劃轉、查詢等事宜;不得與客戶約定分享投資收益,對客戶證券買賣的收益或者賠償證券買賣的損失作出承諾;不得為客戶之間的融資提供中介、擔保或者其他便利。
目前因代客理財產生的問題,各地證監局的通常做法是,將糾紛提交至相關的調解中心進行調解。
如蔡先生夫婦就此事向中國證監會和廣東證監局投訴后,監管部門責成廣東證監局下設調解中心調解此事。不過據蔡先生回憶,今年6月初調解時,華林證券方面僅派了兩名不知情的員工前往,直接導致調解失敗。
有業內人士表示,類似的違規行為屢禁不止,一方面是因為利益驅動,特別是在市場行情較好的時候;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相關法律法規尚未完備。
某總部在北京的證券公司營業部人士向澎湃新聞調侃稱:“行業內這樣的事情太多了,要是賺了,就你好我好大家好;一旦虧本,友誼的小船就翻了。”
券商代客理財開閘預期
其實,早在去年,已有代客理財被“禁止”多年后或有望開閘的消息。
2015年3月17日,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賬戶管理業務規則(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業務規則》),明確表示符合賬戶管理資格的持牌機構可以代理客戶執行賬戶投資或交易管理。與此同時,券商理財業務的資金門檻有望降至零門檻。
《業務規則》顯示,開展賬戶管理的機構必須具有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注冊資本不低于5000萬元人民幣;要至少有10名取得證券投資咨詢從業資格并且具有2年以上證券、基金或者期貨業務經歷的業務人員,高級管理人員符合有關規定等。
《業務規則》發布后,券商紛紛“拍手叫好”,有券商分析師表示,代客理財合法化后將激活券商投顧業務、推動證券投資咨詢業務創新發展、提升證券經營機構服務水平,使券商投顧業務迎來春天。
與此同時,已有券商試水新模式代客理財。
據媒體報道,去年5月,有券商自營為客戶配備一定資金,其中分為客戶資金和券商自營資金,其中客戶資金為優先級、券商自營資金為劣后級,交給券商選定的投資顧問操盤,最終受益按照約定的比例分成。試點券商要求營業部不得虧損,如若虧損則直接算在營業部賬上。
不過,比起券商的樂觀,不少投資者則對代客理財表示擔憂:如果沒有完善的制度和法規約束,著急放行代客理財真的“大丈夫”(網絡用語,意指沒關系)?畢竟市場的變化有時候說不準,很難保證穩賺不賠。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