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福原愛擔任大學副教授引出的話題:讓不讓人活?
福原愛擔任大學副教授引出的話題:讓不讓人活? 原創 當番小編 亞通社速報
這幾天,有一條新聞,引起了日本社會不少人的關注,是有關福原愛。
日本青森大學近日聘請了福原愛擔任客座副教授,可愛的瓷娃娃,因此也變成了教書育人的“福原教授”。
這是一件很值得慶賀的事,畢竟福原愛并非博士畢業,但是,她在兵乓球上的造詣,也可堪稱“乒乓球博士”。

對于“福原教授”的誕生,日本社會的意見是兩極分化,一種認為,即使福原愛有婚外戀之嫌疑,也應該給予她更多走出困境的勇氣,人在年輕的時候,誰不做點錯事,況且是這么一位只專注于乒乓球,缺乏社會經驗的小女子。
另一種意見認為,不管怎么說,福原愛也已經是30歲出頭的人,而且是兩個孩子的媽媽。現在離了婚,把兩個幼小的孩子扔在臺灣,做母親也是失格,應該好好地去養育孩子,別在外面折騰。
“橫濱之戀”的故事發生已經快一年,男主角隱于云間,唯留福原愛一直遭受社會輿論炮火的攻擊。
日本社會對于男女關系,并不喜歡完全上升到道德的高度進行審批,更多人認為,是人性所然,前提是不破壞家庭。
但是,福原愛的這一次突發的“婚外戀”,不僅導致了家庭的而破裂,更使得不少人失去了對于美好愛情的向往。這種社會“負效應”極大地影響了福原愛的更生,也使得她一時找不到自己容身的空間。
福原愛沒有上過青森大學,但是,從小在青森大學下屬的中學部練球,所以,青森大學也算是她的母校,青森是她的第二故鄉。
在福原愛艱難的時刻,是母校向她伸出了愛的手。
雖然,一年中,福原愛去大學教書的時間不會很多,但是,“副教授”這一種社會地位的認可,對于福原愛來說,是寒日中的炭火,一份溫暖。
允許人犯錯誤,同時,以關愛之心鼓勵其認識錯誤并積極向前走,這是一個成熟的人性社會應具備的品性,日本顯然差了一點,而且正在朝向“非白即黑”的極端社會邁進。
原標題:《福原愛擔任大學副教授引出的話題:讓不讓人活?》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