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為什么沒有頂級經濟學家愿意為鼓吹貿易保護主義的川普站臺?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Donald Trump)于八月五日和十一日相繼公布了兩批經濟顧問組成員。同傳統的經濟顧問組比較,川普的團隊有一大特點:成員們大都是華爾街的商業大佬而非經濟學界大拿。鑒于川普自身的商人背景,其顧問中出現些商人也無可厚非;然而,令美國大眾大跌眼鏡的是,在這個長達22人的名單中,有經濟學背景的只有寥寥數人,而來自學界的唯一代表竟然是一個來自美國經濟學以及商學院排名很低的學校——加州大學歐文分校商學院(US News 全美排名50名左右)——且學術水平很一般的教授Peter Navarro。

歷屆來自學界的總統經濟顧問都由頂尖學校的經濟學大拿擔任,而且他們和當時總統都所屬同一政黨。川普這次選擇Peter Navarro(據說他倆事前從來沒見過面),難道是因為頂級學校的經濟學家都支持民主黨而不是共和黨嗎?非也。Klein和Stein(Public Choice, 2006)的研究表明,經濟學家中民主黨的支持者大概占70%,但頂尖經濟學家中依然不乏共和黨人。例如,大家熟知的前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和哈佛經濟學教授曼昆都是共和黨黨員。而曼昆本人就曾經在2008和2012年擔任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的經濟顧問。
那么,為什么這次競選中頂尖的共和黨經濟學家們都不愿意為川普站臺呢?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川普大力鼓吹貿易保護主義,信誓旦旦地向選民承諾要把工作機會從“中國和墨西哥等國家搶回來?!蓖瑯邮荎lein和Stein的研究顯示,盡管美國經濟學家們在最低工資和對槍支管控等問題上爭論不休,他們在反對貿易保護主義上卻是空前一致。 因此,川普的貿易保護主義傾向雖然在民間(尤其是失業或面臨失業的白人藍領階層)引起了強烈共鳴,但在經濟學家當中卻應者寥寥。

可以想象,川普的團隊當初應該費了多大的周折才在龐大的經濟學家群中找到了Peter Navarro這么一個異類。事實上,Navarro已經放棄學術研究多年,最近十年他的主要工作是在媒體上宣傳貿易保護主義以及中國對美國的威脅。例如,美國在線視頻點播網站Netflix上最受歡迎的一個紀錄片“中國致命之擊”(Death by China) 就出自此人之手。該片渲染中國政府的“操縱匯率和濫用貿易政策等措施”是如何威脅到美國在21世紀的經濟主導地位的。此片據說在“美國五十多個電影院播放并贏得了許多電影獎項”。Navarro在其最新的暢銷書《臥虎:中國的軍事化對世界意味著什么》 (Crouching Tiger: What China’s militarism means for the World) 中又進一步渲染中國的軍事威脅。
那么,為什么貿易保護主義能在此次美國總統競選中引起那么多選民的共鳴?要回答這個問題,讓我們先看看一個典型川普支持者(川粉)的特征。他是一個住在小鎮上沒見過世面的,沒上過大學的,年紀偏大又略有禿頂的,從事藍領工作的白人。他們的工資不高而且已經好多年沒漲了。不但如此,他們還有隨時丟掉工作的風險??傊?,他們生活艱辛,而且對未來看不到什么希望。事實上,自1990年代以來美國的中產階級已經開始貧富分化,從事腦力勞動的白領的工資不斷在漲,而藍領工人的實際工資卻在下降,一些人甚至掉入窮人行列。

勞動經濟學家認為造成美國中產階級貧富分化主要有兩個原因 (Katz and Autor, AER, 美國經濟評論,1999)。第一個原因是有利于技能的技術進步(skill-biased technical change)。具體地說,隨著電腦以及智能技術的發展,有技能的白領的生產率越來越高,所以他們的工資也越來越高。相反的,新技術的發展導致了越來越多的低端工作被智能機器替代,導致低端工作職位減少,工資停滯不漲。第二個原因是全球化的國際貿易。由于美國的國際分工比較優勢在于高端產業,而低端的制造業處于比較劣勢,所以不斷深化的國際分工導致了美國制造業職位減少 (如流向有比較優勢的中國和墨西哥),工資停滯不前。
當然,怪機器和技術不會讓人解氣,因為川普不能說“讓我們把全美國的電腦都砸了”。而怪別人(特別是怪外國人以及華盛頓的政客)更能煽動民眾的不滿情緒。因此,全球化的國際貿易自然就成了川普的主要攻擊目標。他以他一貫擅長的簡單粗俗的語言對那些藍領中老年白人們說:“我知道你們工資低,工作少,生活艱難。那是因為你們的工作都被中國人、日本人和墨西哥人搶走了!華盛頓的政客們和美國的大公司串通,把你們的工作轉移到了國外。而且華盛頓的政客們都很傻,經常被外國政客忽悠,所以鑒定的貿易條約都對美國尤其是你們不利。我很有錢,在商場上很成功。我知道怎樣和國外政客們談生意做交易。我能夠利用我的智商和經驗,搞定對美國和你們有利的貿易條約,把本應屬于你們的工作從外國人手里搶回來。我,而且只有我,才能讓美國重新偉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聽了這些暖心的話,這些藍領中老年白人們自然地而且不可不戒地成了川粉。

但是,回到貿易保護主義真的可行,真的值得嗎?事實上,美國工人也是全球化的受益者。國際貿易帶來了價格低廉的國外產品,這讓美國家庭的平均購買力上升了29%,其中中國人民的產品讓美國人民的平均購買力大約上升了10%-15%。美國前500強公司有將近一半的收入是從國外市場賺的。最近二十年來,全球化讓美國人的平均工資每年增長1300美元。當然,全球化帶來的工資增長集中在從事白領工作的中高收入階層,藍領工人的工資反而因此下跌。
全球化以及不斷深化的國際分工是二戰后70年來世界經濟增長的第二動力(僅次于技術進步)。李嘉圖創立的國際貿易比較優勢理論不斷地被歷史證實,成為經濟學家中幾乎人人信奉的經典?;氐劫Q易保護主義根本不可取,那將是歷史的倒退。大家記不記得二戰的一個重要起因就是當時國際上盛行的貿易保護主義。各個大國都想保護國內市場而爭奪國外市場,結果是國際貿易萎縮,各國經濟蕭條,導致國際沖突升級而最終導致二戰。
不可否認,全球化的一個副作用是導致了美國貧富兩級分化。但是,因為這個副作用而回到貿易保護主義注定得不償失,因為整個美國會因此而變窮。其實,貧富分化嚴重的問題完全可以通過別的政策解決。例如,美國政府可以為失業的藍領工人提供免費的再就業技能培訓,從而幫助他們在成長行業中找到新的工資較高的工作;而政府的這筆支出可以通過向富人(全球化的受益者)增稅來平衡收支。當然,事情沒有那么簡單。對于一個年過四十又沒有受過大學教育的人來說,學習新的技能是一件困難的需要付出很多努力的事情。就像奧巴馬說的,他們更愿意“緊緊抓住槍和宗教”以保持心理平衡,而不愿意接受生活中新的挑戰。
最后,讓我們來看看川普有沒有在貿易保護主義的立場上言行合一?答案是沒有! 川普有一家公司賣印有川普標記的男士用品(包括服裝,墨鏡,香水等)。這些東西基本上不在美國生產,而在勞動力成本低廉的孟加拉國,中國,以及洪都拉斯生產。川普的女神級女兒伊萬卡也不例外。她自己有一家公司賣女士珠寶和服裝,其產品大多在中國生產。在臺下忠實地實行全球化策略,而在臺上大力鼓吹貿易保護主義,并大罵美國大公司不愛國,我們不得不佩服川普的臉皮夠厚!
川普因為鼓吹貿易保護主義而黑馬上位,在一片爭議聲中成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但同時也因此沒有頂級經濟學家愿意為他站臺。選擇在學術界籍籍無名的 Navarro 當經濟顧問可謂是川普的無奈之舉。這是一個奇葩(總統候選人)和另類(經濟學家)的組合!
本文發表于微信訂閱號“經濟學漫談”(微信號:TalkEcon),原標題為《哪位經濟學家愿意為川普站臺?》,澎湃新聞經授權轉載。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