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北平的秋冬,你一定要做的八件事
北平的秋冬,你一定要做的八件事 原創 小畫君 中國畫報出版社
北京的四季中,秋天是最迷人的。銀杏黃、楓葉紅、天空湛藍,這時的北京褪去了都市的喧鬧,呈現出極具魅力的古都風韻。
居住在北京的人,總是會抱怨它的秋天太短,冬天太長。好在一下雪,北京就美成了北平。
寒冷的夜晚,邀上三五好友,吃一頓老北京銅鍋涮肉,滿足感更是無法形容。
如果你在北京,這個秋冬,一定要做這些幸福的小事兒,讓古都的美把你治愈。
”
去八大處拾一片秋葉
——“北平比天堂更繁榮些”
老舍說,“北平的秋要比天堂更繁榮一些”。
郁達夫也曾在《故都的秋》里寫道:“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愿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
我一直覺得這是二位先生對北京秋日的謬贊,直到遇見八大處。

其實“八大處”是一個籠統的地名,隋唐至明清時期,因北京西山有八座古剎,所以統稱“八大處”。
“三山如華屋,八剎如屋中古董”,風水風景都這么好的地方,自然在康熙、乾隆兩朝做過帝王行宮。
若君秋日在京,去八大處拾一片秋葉吧,滿城秋色,最是人間留不住。
地址:石景山區八大處路3號
”
在釣魚臺國賓館,
用小腳丫踩一回“銀杏飄零”
“自古逢秋悲寂寥”,過去秋天是肅殺的季節,所謂“秋后問斬”,是推出宣武門外,到菜市口行刑的。所以除了敏感多情的文人墨客,更多人并不喜歡秋天。
當夏日銀杏的葉子,瘦成一把把金黃的扇子,釣魚臺的秋日才正式拉開帷幕。

這個因金章宗(1168—1208)在此筑臺垂釣而得名的地方,如今成了國家領導人從事國務和外事活動的重要場所。
然而釣魚臺國賓館東墻外的銀杏大道,卻是向公眾開放的。小腳丫踩著銀杏飄落,耳朵里的那時的歌謠,“長長的路呀走幾遍,能否攜手到天邊”。
地址:海淀區阜成路2號
”
到大覺寺的千年銀杏樹下坐坐,等一片黃葉落在她的肩膀上
蔣勛說她母親歲數大了以后,就嚷著旗袍要做“秋香色”。
什么是秋香色?大概就是一種黃綠色調的過渡色,像是大覺寺的銀杏葉,從綠過渡到黃,從壯年到衰年,一轉眼,寺已千年,人已半百。

這座始建于遼代的清水院,如今遼代遺跡只剩下古碑和古銀杏樹。
古銀杏長在無量壽殿前,乾隆曾為此寫過詩,“古柯不計數人圍,葉茂孫枝緣蔭肥。世外滄桑閱如幻,開山大定記依稀”。
年少時騎單車到大覺寺門前,那時門前還有賣炒白果的商販。繞塔三周,當時共我賞葉人,點檢如今無一半。
地址:大覺寺路9號
”
到故宮,看一場雪
乾隆帝曾寫詩,“人苦冬日短,我愛冬夜長”。我一直覺得,乾隆愛冬夜,一定是因為紫禁城的雪。
如果你一定要挑一個季節來故宮,我希望你有一場雪的記憶,是關于故宮的——相對游客量少的淡季,推開朱紅大門,金瓦白雪,紅墻銀衣,一瞬間,北京變成了北平。

大雪紛飛的時候,漫步在故宮,周圍靜得能聽到雪落的聲音,雪花打濕宮墻,使紅更加紅,黃愈發黃,掩住歲月的斑駁,給故宮以靜色,不管歷史沉浮過往,沒有游人如織的喧囂。
這樣的故宮,是少見的干凈、有格。
地址:東城區景山前街4號
”
去西什庫教堂的茶室,
要一杯冬天的奶茶暖手
三百一十六年前,兩位天主教教士洪若、劉應治愈了康熙皇帝的疾病,因而獲賜皇城西安門內蠶池口一代的一塊地皮,得以建筑教堂,這所教堂便是今天西什庫教堂的前身,名為救世堂。
如今地鐵西四站下車,問問一嘴京味兒的老爺爺老奶奶們怎么走,就能找到這座昔日北京最大和最古老的教堂。

冬天路過教堂門口,推開樓下茶室吱紐的木門,撲來時間的味道,一腳還在當代,一腳已是百年前。
發黃的燈光映射著發黃的木頭,“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的詩句已上心頭。
老建筑看過了百年的更迭,新青年愛上了它蒼老的容顏。
地址:西什庫大街33號
”
去什剎海,
和家人一起溜一次冬天的冰
北京有不少帶“海”的地名——中南海、什剎海……所謂“海”,就是元代蒙語的“大湖”。
小時候聽老人們說,“先有什剎海,后有北京城”,這話不假。如今的什剎海及其南部的北海、中南海區域,就是元大都選址的基礎之一。
何以“什剎海”?其實就是“十剎海”——一個大湖的四周原有十座佛剎古寺,夏日波平如鏡,垂柳依依,荷花盛開,冬季就成了天然溜冰場。

“我今天,陪爸爸,帶著全家去玩耍”,那些童年的歌謠與回憶,在冰上即將摔得四仰八叉的前一秒,永遠有一雙溫暖有力的大手,一把從背后托著你,托著這關于什剎海冰場的童年。
地址:西城區地安門西大街49號
”
去圓明園聽雪花飄落的聲音,你值得擁有自己的孤獨
這就是當年清廷挪用海軍軍費建的圓明園了。這座從康熙初年開始修了二百多年、建筑面積達二十萬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萬園之園”之稱的圓明園,終于毀于英法聯軍的那場大火。
圓明園大概是每個北京小孩兒繞不開的兒時記憶——暑期愛國教育活動、每個人頂著大太陽帶著校帽、熾熱熱的太陽底下走一圈,不懂何為“熱鬧的蒼涼”。

長大了,發現圓明園是屬于冬日的。你要是心里煩,就雪天兒去趟圓明園吧。“眼見它起朱樓,眼見它宴賓客,眼見它樓塌了。”
你那點破事兒,不過是一場白茫茫大地真干凈。你的心里值得留這樣一個地方,“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
地址:海淀區清華西路28號
”
到首鋼冬奧廣場,看“十里鋼城”變身“萬里雪飄”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隨著2022年冬奧會的到來,北京將成為全球首座同時舉辦春、夏奧運會的城市。
在北京人的兒時記憶里,老首鋼是北京工業史上的“功臣”——在首鋼的百年歷史上,三號高爐是“功勛高爐”,有首鋼人創造的200 多項專利。

如今,首鋼關停了全部的煉鐵高爐,曾經的“十里鋼城”變為“萬里雪飄”的冬奧廣場。
從78米高的空中玻璃棧道向下眺望,首鋼滑雪大跳臺、奧運冰雪世界、新首鋼大橋、永定河、石景山盡收眼底。

地址:石景山區阜石路( 首鋼工業遺址公園)

田震坤 郭彩君 馬嘉 陳紅潔 等繪
袁小茶 文 劉海樂 譯
中國畫報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1.11
原標題:《北平的秋冬,你一定要做的八件事》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