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小熊電器警報拉響

配圖來自Canva可畫
雙11未至錢包已空,10月21日雙11預售正式開啟,各大平臺紛紛發(fā)出預售喜報,其中家電產品銷量喜人,家電企業(yè)或將迎來今秋的銷量巔峰。
京東雙11預售4小時戰(zhàn)報顯示,4小時的下單用戶數同比去年預售首日提升將近40%。其中,預售訂單額TOP10品類分別為電腦整機、大家電、手機、運動鞋包、面部護膚、廚衛(wèi)大電、生活電器、攝影攝像、廚房衛(wèi)浴。
由于“雙11”家電預售數據亮眼,資本市場上蘇泊爾、*ST圣萊漲停,新寶股份、九陽股份等多股均不同程度上漲。而在家電市場一片生機盎然的時刻,小家電領域的明星企業(yè)小熊電器卻樂不起來。
營收止不住下滑
近日,小熊電器發(fā)布2021年第三季度報告,營收、凈利雙雙下滑一改以往高增長的姿態(tài)。報告顯示,第三季度公司營收7.31億元,同比下降6.29%;歸母凈利潤4996.50萬元,同比下降26.25%。
其實小熊電器業(yè)績走下坡路已有一年之久,2020年第四季度小熊電器業(yè)績不升反降,2021年上半年小熊業(yè)績持續(xù)呈現下滑態(tài)勢,第三季度也毫無好轉跡象。
財報顯示,2020年第四季度,小熊電器的歸母凈利潤為0.81億元至1.35億元,同比下降20%至33%,增速環(huán)比下降;2021年上半年,小熊電器實現營業(yè)收入16.34億元,同比下降4.89%;實現歸母凈利潤1.39億元,同比下降45.30%。
與此同時,小熊電器現金流也開始告急。財報顯示,2021年小熊電器每股經營現金流由正轉負,一季報時為每股-0.2元,中報時大幅下降至每股-1.79元,三季報時雖稍有好轉,但也僅為每股-1.71元。
小熊電器靠銷售家電產品創(chuàng)收,營收、凈利雙雙下滑的原因不外乎產品銷量下降以及產品成本上升。
2020年初因疫情影響小家電行業(yè)景氣度高,小熊電器產品銷量也水漲船高,現在消費者對小家電的熱情褪去,市場景氣度下滑且小熊家電產品品質遭質疑,其產品銷量自然隨之跌落。此外,生產小家電的銅箔、聚烯烴、玻纖、橡膠、PCB等原材料價格上漲,加劇了家電企業(yè)盈利壓力。
可以預計,營收和凈利連續(xù)三季度下滑之后,小熊電器2021年業(yè)績大概率是慘淡的,阻止虧損擴大成為小熊電器發(fā)展的要務。
市值“跌跌不休”
?
在資本市場,個股跌跌漲漲是常態(tài)持續(xù)下跌則需要警惕。截至目前(10月28日),小熊電器的股價從最高點的165元/股跌至最低點的55元/股左右,跌幅超60%,市值蒸發(fā)近100億元剩87.3億元,并且呈現下跌走勢。
當年小家電行業(yè)正值風口,小熊電器憑借高顏值的網紅小家電產品俘獲眾多用戶,銷量蹭蹭上漲。成功上市后市值一路飆升從60多億大漲至200多億,不過小熊電器業(yè)績、利潤雙雙走低,小熊電器股價也萎靡了。
小熊電器股價下滑、市值大跌已是老生常談的問題,而造成其市值下滑的根本原因是科技實力弱、競爭力不足,也就是基本盤不夠穩(wěn)。
一來,小家電賽道是個好賽道。但傳統電器巨頭入局加劇了行業(yè)內卷,小熊電器等網紅品牌缺乏競爭力。數據顯示,中國小家電市場在2020年達到了4500億元級別的規(guī)模,并有望在2023年超過6000億元,未來也將保持著穩(wěn)定的增長。
二來,市場上關于小家電產品質量的質疑聲越來越高,以往大火的空氣炸鍋、空氣凈化器、空氣凈化器產品降溫明顯,甚至部分理性回歸的消費者已經開始放棄購買小家電產品,市場需求下降對主打小家電產品的小熊電器極其不利。
三來,技術創(chuàng)新驅動制造企業(yè)產品升級和業(yè)績增長,但小熊電器長期只顧營銷輕視技術研發(fā),技術壁壘薄弱,資本自然不看好。
財報數據顯示,2016年-2020年,小熊電器的銷售投入分別為1.45億元、2.47億元、2.86億元、3.96億元、4.4億元;研發(fā)投入分別為0.17億元、0.25億元、0.47億元、0.77億元、1.05億元。2021年前三季度小熊電器研發(fā)費用9238萬元,占營收的比重僅3.9%;銷售費用為3.68億元,是研發(fā)費用的4倍。
小熊電器股價長期下跌必然影響企業(yè)形象和業(yè)務,進而引發(fā)引起負面的連鎖反應,為了避免更不利的情況出現小熊電器應該通過產品、技術升級來及時破解,因外界競爭壓力大、企業(yè)技術實力不足導致的市值下跌窘境。
修煉內功彌補短板
小家電產品銷量下滑的態(tài)勢一時難以逆轉。據奧維云網數據顯示,今年1-7月,包括豆?jié){機、破壁機、攪拌機、電熱燒烤爐,多功能鍋在內的廚房小家電零售額共計279.5億元,同比下降9.7%;零售量13301萬臺,同比下降8.9%。
對于小熊電器而言,小家電行業(yè)降溫是考驗也是機遇。
一方面,市場降溫后扛不住成本壓力的小型家電企業(yè)會被淘汰出局,同時頭部企業(yè)之間的競爭也更加激烈。另一方面,市場降溫讓瘋狂擴張的小熊電器有了調整“作戰(zhàn)姿態(tài)”,以及針對新的市場需求做出進軍計劃的時間。
首先,小熊電器應該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挖掘用戶需求點找到新的增量市場。其次,要重視技術創(chuàng)新,舍得斥巨資建立研發(fā)體系建,只有技術升級帶動產品迭代才能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產品體驗。
再有,堅持“顏值+性價比”打法并及時淘汰不受歡迎的產品,研發(fā)更多小家電爆款產品。據悉,小熊電器成立至今已從單一的小熊酸奶機產品線,拓展出多達60個品類,500多款產品型號。
此外,雖然小熊電器主投線上渠道省去了租金、人工成本但是僅有單一的線上渠道,運營風險較大而且其他巨頭已建立起全渠道銷售鏈,完善線上線下渠道、開拓更多元化場景才能大大提高小熊電器的競爭力。
總而言之,小熊電器應注重修煉技術內功同時彌補口碑和渠道短板,將重營銷模式轉向重科技模式,建立起技術壁壘、口碑護城河來保證業(yè)績可持續(xù)增長。
海外尋求增長
中國企業(yè)出海尋找更大的增量市場已形成一股浪潮,家電企業(yè)出海的也不少。
小熊電器進軍全球市場的目標十分明確,早前以ODM的方式出海,近期其又成立了廣東小熊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加速出海進度。據小熊電器2020年報數據顯示,國外銷售額由2019年的8598.59萬提升至2020年的2.09億,銷售額占比由3.20%提升至5.71%,同比增長143.21%。
家電企業(yè)出海既考驗企業(yè)的研發(fā)、生產、渠道等供應鏈實力,也要求企業(yè)要有過硬的管理和統籌能力,小熊電器已憑借多年的耕耘在海外鋪開一張“渠道網”。
在線上,小熊電器通過設立獨立站滿足用戶從當地官網下單進行線上購物的需求,同時用戶也可以從亞馬遜、 Powerpac 和 Lazada等第三方電商平臺購買小熊電器商品;在線下,小熊電器選擇與當地大型經銷商合作。目前小熊電器的銷售網絡已經覆蓋了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越南、美國、新加坡、菲律賓等國家。
另外,海外市場發(fā)展?jié)摿薮螅⌒茈娖饔型诤M馐袌鰳嫿ā暗诙l增長曲線”。據歐睿數據統計,廚房小家電在2020年拿下了231.24億美元零售額規(guī)模的佳績,預計到2025年,廚房小家電的零售額規(guī)模將達到379.36億美元。
在過去,小熊電器因抓住疫情期的“宅經濟”紅利,實現了營收、凈利的快速增長;在未來,小熊電器需要在海內外市場深耕技術和渠道展現出更高的價值,才能被用戶認可,被資本重新青睞。
劉曠公眾號,ID:liukuang110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