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北京連續三個月宅地零供應,住宅庫存只剩下一個半月
澎湃新聞記者 計思敏
字號


對于北京住宅用地稀缺的情況,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一方面,北京的土地供給量一直是在逐漸減少的,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北京市國土局和規劃委合并,造成一些批復手續緩慢的問題。
在張大偉看來,住宅用地的減少對房價的影響并不大,房價主要還是受制于信貸政策是否寬松。“雖然現在數據上看起來住宅用地供應以及去化周期都很少,但這是基于當前商品房成交活躍的背景下,一旦信貸政策收緊,去化周期等都會延長。”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稱,目前在北京鼓勵產業轉型和產業外遷的情況下,土地市場相對平淡反而是對的。對于北京土地市場來說,后續如何增加土地供應是需要積極探索的問題。從房企拿地的重心和傾向來看,其實多半偏重在大興、順義等區域。后續從京津冀概念的角度出發,建議適當增加對此類土地的供應和開發。
值得關注的是,中原地產研究部數據顯示,截至8月22日,全國已經出現單宗土地超過10億的地塊296宗,其中溢價率超過100%的高價地塊達到了147宗,而如果按照50%溢價率計算(選擇溢價率50%認定為高價地塊的原因是因為包括北京等城市有溢價率上限),合計高價地塊數量達到了208宗,這208宗高價地塊的土地出讓金整體高達5526.8億。
中原地產分析師盧文曦認為,樓面價超過房價已經成為常態,雖然高價地塊不完全代表未來市場售價,但如此多的集中出現,未來房價很難不受到影響。
盧文曦稱,對于一二線城市來說,未來一年房價漲幅不超過50%,拿了高價地塊的企業都將面臨入市難題,巨大的成本壓力和風險非常大。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澎湃矩陣
新聞報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