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2040|有9個主城副中心5個新城中心2個核心鎮中心

8月22日起公示的《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40)草案》顯示,上海將有9個主城副中心、5個新城中心和2個核心鎮中心。
城市副中心是面向市域的綜合服務中心,兼顧強化全球城市的專業功能。《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40)草案》(下稱《上海2040》)提出,上海將有9個主城副中心、5個新城中心和2個核心鎮中心。在中心城內繼續提升五角場、真如、花木3 個副中心的功能,并新增金橋、張江2個副中心。在寶山、虹橋、莘莊、川沙4個主城片區內分別設置主城副中心,實現主城區各片區的均衡發展。在嘉定、松江、青浦、南橋、南匯等5 個新城內分別設置新城中心,在金山濱海地區和崇明城橋地區設置核心鎮中心,強化面向長三角和市域的綜合服務功能,承載全球城市部分核心功能。

另外,面對老齡化程度日趨嚴重、人口結構更加多元的未來社會,上海致力于通過對城市品質魅力的不懈追求,成為城市治理成功、全球影響突出、市民高度認同的幸福人文城市。
《上海2040》提出:
構建多元融合的15分鐘生活圈。促進各類人群間的社會融合,針對不同人群和家庭類型的多樣化需求,調整住房的規模、結構、布局與方式,實現市民住房可負擔、可獲得;以城鄉社區為基礎構建15分鐘生活圈,充分滿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構建覆蓋城鄉、公平均等的多層次公共服務體系,增強高能級公共服務設施配置;營造優質的社區環境,推動社區交通、就業和公共交往空間品質提升。至2040年,社區公共服務設施15分鐘步行可達覆蓋率達到100%,城鄉社區公共開放空間(400平方米以上的公園和廣場)的5分鐘步行可達率達到90%以上。
保護風格獨特的歷史遺產。對各類城鄉歷史環境要素進行整體保護,推動搶救性保護的適當實施;注重物質和非物質遺產兼顧,拓展歷史文化保護對象;健全與全球城市相匹配的城鄉歷史文化風貌保護體系和機制,促進歷史資源的活化。至2040年,成功申請世界文化遺產,大幅度提高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公共預算比重。
塑造特色凸顯的城鄉風貌。保護城市自然景觀格局,構筑城市景觀結構,營造更多富有人性關懷的城市公共活動空間,培育和發展城市的高品質文化休閑功能和旅游服務功能,為市民和游客提供便于進入的休閑游憩場所。至2040年,建成2000公里以上的綠道。
培育兼收并蓄的文化氛圍。激發全社會的文化活力,鼓勵城市文化進一步包容開放,建設國際旅游目的地城市,塑造兼具人文底蘊和創意時尚的現代都會,使得全體市民和國內外來滬人士感受到上海的歷史積淀和文化氛圍。至2040年,文化產業就業人口占就業總人口比重達到15%以上。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