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基因魔剪”專利共享者叢樂:林帥亮倒戈郵件與事實完全不符
基因編輯技術CRISPR的數億美元專利爭奪戰殺出了“程咬金”——中國留學生林帥亮。近日,他的一封倒戈郵件被曝光,郵件將矛頭指向了他的前雇主——擁有CRISPR-Cas9專利的麻省理工學院生物學家、博德研究所實驗室主任張鋒及張鋒當時的博士研究生叢樂。

8月20日,張鋒CRISPR論文(2013年1月發表)的第一作者、專利共享者叢樂,用郵件方式進行了反駁,表示林帥亮郵件中的指控“對我博士期間在張鋒老師實驗室中針對CRISPR基因編輯工作的描述與事實完全不符。我很震驚林帥亮會做出這樣的錯誤描述。”

此前,作為專利之爭的另一方,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該校生物學家詹妮弗·杜德娜向美國專利與商標局提交了一封2015年2月28日林帥亮發給她的求職郵件。近日,美國專利與商標局公開了這封郵件。林帥亮在2011年10月至2012年6月在張鋒實驗室做輪轉學生,他指出張鋒團隊是在看到杜德娜的發表論文后才實驗成功。在郵件中,林帥亮表示,張鋒和叢樂的實驗數據是被誤讀和夸大的,“像一個笑話”。他向杜德娜謀求其實驗室的職位,并表示如果需要可以提供當時的實驗記錄。
CRISPR-Cas9被稱為 “基因魔剪”,這一基因編輯技術可以實現對DNA片段的敲除、加入等,在可預計的未來,將在治療疑難雜癥上大有市場。目前已有數個關于CRISPR的生物技術公司成立,涉及數億元的風險投資。其中就包括張鋒創立的、已經公開募股籌得9440萬美元的公司Editas Medicine和杜德娜創立的、獲得諾華兩輪共計8500萬美元投資的公司Intellia Therapeutics。
以下是叢樂就此事發給《知識分子》(微信號:The-Intellectual,由饒毅、魯白、謝宇三位學者創辦)的郵件聲明全文:
“這封郵件對我博士期間在張鋒老師實驗室中針對CRISPR基因編輯工作的描述與事實完全不符。我很震驚林帥亮會做出這樣的錯誤描述。我和張鋒老師在2011年初開始開發CRISPR在哺乳動物細胞中的應用并獲得數據支持這個系統可以用來進行基因編輯。他在2011年10月作為訪問學生來實驗室進行輪轉。他來訪期間,我們實驗室成員在繼續開發CRISPR技術,作為他輪轉研究的一部分他也參與了其中部分工作。訪問期間我和張鋒老師付出時間傳授他我們所掌握的實驗技術并在科研方面對他進行指導,實驗室CRISPR課題組成員一起提供他作為輪轉學生被張鋒老師安排完成的實驗所需要的幫助和實驗材料。這段歷史和相關記錄都很清楚,我希望確保你(注:指《知識分子》撰稿人)看到了Broad Institute(博德研究所)對這一情況的回應,其中提供了幾項關鍵證據,鏈接是:
https://www.broadinstitute.org/what-broad/areas-focus/project-spotlight/journalists-statement-and-background-crispr-patent-interfer”
叢樂提到的博德研究所回應,可詳見澎湃新聞(www.kxwhcb.com)在8月20日的報道:
美國時間8月17日,博德研究所的發言人Lee McGuire在該研究所官網發文回應。文中對林帥亮當時在張鋒實驗室時的情況進行介紹,指出林帥亮是在張鋒的指導下進行了CRISPR研究,并表示,大量證據顯示,林帥亮的指控是錯誤的。
為證明這點,Lee McGuire列舉了一系列張鋒和林帥亮之間的郵件溝通,比如:2011年8月,張鋒向其介紹了Cas9在基因編輯方面相關方面信息;2011年10月他向其解釋tracrRNA在crRNA二聚體裝載在Cas9過程中的重要性等;2011年11月,他承認由于未能完全遵循張鋒等人設計的實驗計劃操作而導致了部分實驗的失敗。
針對專利的歸屬質疑,Lee McGuire反駁道,大量例子表明,在2011年初,杜德娜發表論文之前,張峰團隊就已經成功設計出了在真核基因組上的CRISPR-Cas9系統。
此外,Lee McGuire對林帥亮發郵件的動機表示懷疑。Lee McGuire透露,2015年2月28日,正值林帥亮3月1日美國簽證過期的前夕,當他知道自己無法在博德研究所謀得一職后,林帥亮向杜德娜發送求職郵件,表示愿意提供更多關于博德研究所CRISPR實驗的數據,并在3月2日,得到了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職位,現為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院博士后。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