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媒體刊文:假冒醫美產品被“一鍋端”的示范意義

供圖/視覺中國
近兩年,有一個非常火爆的醫美項目——熱瑪吉,在受到了很多愛美人士歡迎的同時,熱瑪吉導致燙傷的事情也在各地頻頻出現,變美不成反被燙傷。尤其是今年以來,多家媒體頻頻報道熱瑪吉燙傷人事件。近日,上海警方偵破一起假冒熱瑪吉案,案值高達近億元。
這起案件的最大特點是,辦案人員沒有從具體的醫美損害案件查起,而是在交易資金等源頭尋找突破口。警方通過一些醫美機構采購渠道,發現多家高風險售假網店,并由此線索查到上游供貨源頭。通過尋找源頭等方式,警方順藤摸瓜,最終發現了數個犯罪團伙,上海多家購買假冒熱瑪吉的醫美服務場所也進入了執法人員的視野。
假如像過去常見的做法那樣從個案查起,那么,這起案值高達上億元的案件就可以分解成為很多起個案,這些個案很難被逐一發現,會出現很多漏網之魚。退一步講,即使這些案件能夠全被發現和查獲,由于案件太分散,所付出的執法總成本也要比單次執法的成本大得多,甚至讓執法者不堪重負。此次執法的好處在于,從緣起開始,沿著主干一直向下,把數量眾多的個案一古腦地全都查實,數量巨大的假冒產品也被“一鍋端”。
熱瑪吉的耗材主要是射頻探頭,市場價格大概在4000元左右,但犯罪團伙跟不法商戶訂的長期合同,大概一個熱瑪吉的探頭是350元到400元。差價這么大,違背了基本常識,只能說明該貨為假冒產品。物流不好查,但資金流很好查,這是調查這起案件獲得巨大成功的關鍵所在。
此外,醫美機構從業人員和執業地點的變動很大,監督執法面臨“抓不到現行”等困難,在此背景下,資金流尤其是違反常識的資金異動現象,就會對監督執法形成有力的引導。
這起案件的示范意義在于,不管生意是否合法,但總得有資金交易,網絡時代,現金交易已日益罕見,資金流就成為一個既可靠又很難消除的證據。關鍵是,通過一個非法賬號上的資金流,就可以將同類案件一網打盡。強化對醫美產品銷售機構和醫美機構的資金監管,一旦發現產品單價極低等反常現象時,就對整個資金流展開監控,如此可以讓辦案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查,讓非法交易更難僥幸逃脫。
醫美領域亂象頻現和執法難,是各地面臨的普遍現象,互聯網的虛擬性、隱匿性等,是醫美亂角難以治理的重要原因。但互聯網給執法帶來麻煩的同時,也為執法創造了諸多有利條件,當傳統執法方式難以發揮作用時,推出契合時代的執法監督新舉措,就成為走出醫美執法困境、扭轉醫美侵權與欺詐案件多發勢頭最直接有效的辦法。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