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他紅了,我很心疼

2021-10-31 09: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原創 最人物出品 最人物

10月20日,中國北京,冬奧會第一支火炬已經點燃。奧運腳步臨近,以98后、00后運動員為主的國家隊,正統一集訓著。

與此同時,南半球美洲大陸最南端,距離北京約20000公里的智利,卻有一位26歲的北京小伙正獨自訓練,只為賺取一張參加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入場券。

他叫張嘉豪,1995年出生,上個月剛在國際滑雪聯合會FIS系列積分賽智利站比賽上奪得1金1銀2銅的好成績。

但想要圓夢明年2月舉行的北京冬奧會,他面前還橫亙著的是11月中旬的歐洲杯,還有一場世界杯。

沒有團隊、沒有保障、沒有錢……一切看似天方夜譚,但張嘉豪還是決定試一試。

奧運火炬傳到北京的第二天,我們隔著11小時的時差,跟他聊了聊近況。

一個人為了夢想有多拼?或許在他身上能夠能找到答案。

在人們的印象里,國家隊運動員往往有著統一的組織、團隊,通過成績不斷證明自己,最終站到冬奧會的舞臺。

但也有運動員一個人出征備戰。

國際滑雪聯合會規定,奧運資格周期內,滑雪運動員至少得參加一站世界杯賽并拿到50個積分,且在國際雪聯排名前30名。

26歲的張嘉豪,看到了機會。

張嘉豪

但目前,他必須在下月在歐洲杯預選賽取得前3名、世界杯取得前30名,才能攢夠積分,得以擁有站上冬奧賽場的資格。

26歲,體能和天賦都已不占優。首次征戰世錦賽就斬獲2金1銅的天才少女谷愛凌,今年剛滿18歲;上半年在國內錦標賽分別取得兩個項目冠軍的奪冠熱門選手蘇翊鳴,正好17歲。

天才運動員的17、18歲,卻是張嘉豪剛接觸滑雪的年紀。

9年前,他17歲,還在酒店當一名面點師,因為熱愛,他半路出家,花了5個雪季刻苦訓練,摔斷過四肢、兩次肺部摔傷、多次腦震蕩,用血淚的積累,從零基礎蛻變為國內一線滑手。

張嘉豪在智利訓練

最近張嘉豪越來越害怕受傷。冬奧臨近,他沒有醫保、沒有翻譯、沒有隨行,一個人在異國他鄉訓練備賽,一旦摔傷,不但要背負高昂的治療成本,還會親手打碎自己期盼了九年的冬奧夢……

從普通社畜到馳騁雪場,張嘉豪備戰冬奧的過程,像極了《追夢赤子心》的歌詞。26歲這年,他正朝著夢想、拼命地燃燒。

充滿鮮花的世界到底在哪里

如果它真的存在那么我一定會去

我想在那里最高的山峰矗立

不在乎它是不是懸崖峭壁

用力活著用力愛哪怕肝腦涂地

不求任何人滿意只要對得起自己

關于理想我從來沒選擇放棄

即使在灰頭土臉的日子里

也許我沒有天分

但我有夢的天真

我將會去證明用我的一生

也許我手比較笨

但我愿不停探尋

付出所有的青春不留遺憾

向前跑 迎著冷眼和嘲笑

生命的廣闊不歷經磨難怎能感到

命運它無法讓我們跪地求饒

就算鮮血灑滿了懷抱

繼續跑 帶著赤子的驕傲

生命的閃耀不堅持到底怎能看到

與其茍延殘喘不如縱情燃燒吧

有一天會再發芽

未來迷人絢爛總在向我召喚

哪怕只有痛苦作伴也要勇往直前

我想在那里最藍的大海揚帆

絕不管自己能不能回還

失敗后郁郁寡歡

那是懦夫的表現

只要一息尚存請握緊雙拳

在天色破曉之前

我們要更加勇敢

等待日出時最耀眼的瞬間

向前跑 迎著冷眼和嘲笑

生命的廣闊不歷經磨難怎能感到

命運它無法讓我們跪地求饒

就算鮮血灑滿了懷抱

繼續跑 帶著赤子的驕傲

生命的閃耀不堅持到底怎能看到

與其茍延殘喘不如縱情燃燒

為了心中的美好

不妥協直到變老

《追夢赤子心》歌詞

蔚藍的天,潔白的云,云和雪連成一色,身穿亮色滑雪服的少年腳踩一塊雪板,騰空而起,又穩穩落地,白茫茫的一片雪野中,身影飄飄若仙。

速度越快,越輕巧的動作需要越扎實的基本功。單板滑雪是一項同時依靠實力、運氣和機遇的極限運動。國外,職業滑雪運動員從4歲開始訓練,16歲前已經達到運動巔峰。

今年開春,不滿17歲的蘇翊鳴完成了中國單板滑雪歷史上首個Cab 1800(反腳外轉五周1800度),全球能完成這一動作的滑手不到15人。

26歲的張嘉豪并不在這些年輕人中。

張嘉豪在國內訓練

17歲才開始滑雪,目前張嘉豪最穩定的動作是BS1260(滑雪中等偏上難度動作)。他有天賦,卻不是“全紅嬋”式的神級天才,也沒法在以98后、00后小選手為主的國家隊里展露頭角,只能自己單干。

他的冬奧夢注定只屬于他一個人。這場夢孤獨、焦慮,充滿著信息不對稱的虛無感,除此,張嘉豪還不得不持續分神去賽場外,處理更多事情。

決策去智利是一場豪賭。今年初,張嘉豪開始備戰洲際杯比賽,7月,他按照制定的計劃準備前往智利的簽證,卻得到了比賽可能取消的消息,因為當地沒有雪。

這種情況,去也不一定能比,但一去智利就得隔離10天,回到中國又隔離21天,來回的費用不但白花,造成的時間差還極可能會影響去其他國家的比賽。

張嘉豪不得不慎重考慮,羅列了三四種備選解決方案。最后他還是決心拼一把。

8月15日,張嘉豪從北京出發,前往智利參加積分賽。隔離期間,滑雪場還在人工造雪,比賽前一天,場地才做好,他沒有適應場地的機會。

身為唯一的中國選手,他沒有發怵,順利獲得單板滑雪大跳臺金牌、單板坡面障礙技巧銀牌和其他兩個項目的銅牌。

張嘉豪獲得金牌

國際滑雪聯合會的官網排名顯示,目前張嘉豪排在中國單板男子滑雪運動員大跳臺項目的第三名。下個月,他將前往荷蘭參加第二場積分賽,如果能拿到前三名,就能去美國參加世界杯。

這是他掙夠50積分的重要比賽,如果世界杯再拿到前30名的成績,便可以獲得參加北京冬奧會的資格。

因此,接下來三個月相當關鍵。但他整體心態尚可,“我一個做面包的,能取得今天的成績,已經很滿足了。”

1995年,張嘉豪出生在北京,小時候就愛滑冰。奶奶形容他滑滾軸時跟飛似的,摔傷了也不怕。

十七歲時,他從職校畢業,子承父業、成為了一名五星級酒店的實習西點師。

“上班盼下班,下班盼休息,休息盼發工資”的工作,讓這個愛玩的北京小孩有些坐不住,下班后便通過輪滑結識了一群玩極限運動的朋友。

2012年冬,張嘉豪發現自己有位好友發了動態,是一則玩單板滑雪的視頻,頓時覺得這運動太酷了,“我也要學這個!”

看著酷,玩卻并不容易。2013年1月,第一次和高中同學去南山滑雪場,張嘉豪就“摔成狗”,站都站不起來,但在潔白雪場上追求速度與激情的快感,深深地吸引了他。

第二天,他又去了雪場。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實習期每月工資1200元,8天周末的雪票得花800塊錢,除去100塊錢公交卡、100塊錢電話費,只剩下200塊錢。

為了省錢,張嘉豪只在家里吃飯,每天下班后就守在高速路口,蹭朋友的車去昌平雪場滑雪。碰到專業隊在訓練,他還會帶上自己烤的面包,向對方求教。

一切付出只是因為,他熱愛滑雪。每到滑雪場,他可以不吃不喝,甚至減少上廁所的次數,只為擠出時間多滑幾次。

做面點師時的張嘉豪

后來,朋友給他介紹了一家季卡只要三千多元的室內滑雪場,張嘉豪便有理由天天去滑雪了。

19點上班、7點下班,晚上在五星級酒店西餐廳制作轉天的下午茶點心,白天就在雪場玩命練習空翻技巧,或者去做力量訓練。一天,他只在往返滑雪場的車上瞇四五個小時。

那段時間,張嘉豪變成了“滑雪癡”。他瘋狂地積累著“雪時”,常邊走路邊比劃動作,想立刻趕往雪道練習。有女孩約他看電影,也被果斷拒絕了,因為得去滑雪,“看電影太浪費時間”。

一次,張嘉豪連續3天沒有睡覺,暈倒在了后廚。朋友心疼又好笑,說他是個機器人,而在一些同事眼中,他就是一個“雪瘋子”。

這是第一次,卻不是最后一次,張嘉豪被說瘋。

張嘉豪

一個雪季過去,張嘉豪可以飛跳臺了。

剛開始,他總看著滑雪大神們發在網上的視頻練習,后來身邊有了“雪友”,就和兄弟們互相切磋、學習。

但隔天在雪場遇到專業運動員,他才知道除了滑雪,運動員們還會做體能訓練。他集資買了蹦床訓練,也開始去健身房鍛煉體能。

自學成才的路很難,他決定咬牙堅持下去。

張嘉豪飛躍跳臺

2014年,張嘉豪在凱賓斯基酒店當西點師的工作轉正,工資漲到了3500元。經濟狀態有改善是好事,但沒日沒夜的訓練,身體傷痛也隨之而來。

單板滑雪一直以來就是一種極具張力的極限競技運動。大跳臺數十米高,U型池的地形也頗為曲折,選手們腳踩滑板沖向空中后,像風一樣自由。那幾秒鐘,他們可能完成驚為天人的技術動作,也極有可能失控、直直地摔向地面。

因此,受傷對張嘉豪來說,是家常便飯。甚至,比感冒發燒還頻繁。

接受「最人物」專訪時,他回憶,滑雪9年來,自己參加了近60場比賽,小傷無數,腿和手記不清斷了多少次,還有幾次腦震蕩,不得不住院動大手術。

更嚴重的是有一次,跳臺動作做完,他四腳朝地、被重力拍到了地上,醫生檢查是肺部有一處破口、進了氣 ——換句話說,就是內臟被生生摔破了。

但張嘉豪還不老實,總是身體還沒好全就溜出去訓練。

有次南山公開賽上,他摔斷了兩只胳膊,轉入北京積水潭醫院治療,“傷筋動骨一百天”,但他躺了10天就帶上裝備去了雪場,雪場的人看到他驚了,“這哥們兒瘋了嗎?”

多年后,張嘉豪與朋友重聚南山滑雪場

2017年的一次經歷也足夠瘋,他在訓練時把一只腳摔骨折了,醫囑兩個半月拆石膏、半年后再運動。結果張嘉豪第五天就把石膏拆開了,三個月后直接站上了跳臺。

他最近的一次大傷是三年前。當時,張嘉豪正在新西蘭的蹦床上做三周后空翻的輔助訓練,起身時身體往前帶了一下,落地后腳直接掰了過去,把腿摔斷了。

一個月能下地,又半月后,才可以走路。再等了一個月直接開始滑雪,到了腿摔斷后的第四個月,他又開始比賽了。這段靜養的過程,他不得不心急地調試著自己的韌帶和力量,重新將身體感覺恢復到競技狀態。

因此,每次受傷,張嘉豪想的都不是恐懼,只是擔心會有幾個月滑不了雪了。

張嘉豪在智利比賽

一般來說,滑雪時坡越陡、下滑的速度就越快。運動員在高山中回轉,往往會有130到140邁的速度,這時在高點往下望,是一望無際的白,又冷、又靜謐。這種情況下,人們的身體往往會自我保護地說“不”。

但張嘉豪覺得,超出能力、認知范圍后,人才會感覺到恐懼。

“不可能生下來就會玩滑板的。”他對滑雪,始終很有耐心?!皣L試一個新動作,沒有考慮危險性,直接就上了那是魯莽;摔過后害怕了,還敢上跳臺,那就是勇敢?!?/p>

張嘉豪反復練習滑雪技巧

剛學滑雪的兩年,他越來越能從這項充滿挑戰的運動中獲得快樂,一是想盡辦法實現自己目標時過程里的快樂,二是挑戰成功后的喜悅,他在這種連貫性的快樂中,不斷學習、不斷進步。

后來,為了把自己的訓練成果展現給大家,他開始報名參加專業比賽,并在截止時間之前瘋狂努力。很快,這份付出有了回報。

2014年,張嘉豪在一項國際賽事中拿到名次,把一張300美元的獎金支票帶回家,貼到了客廳墻上。

2015年1月10日,他參加第十三屆紅牛南山公開賽獲得國內組第二名,拿了8000元獎金。

2015年7月31日,北京、張家口將聯合舉辦2022年冬季奧運會的消息傳來,張嘉豪特別激動,給自己埋下一顆要在家門口參加冬奧會的夢想種子。

也就是這段時間,他迎來了人生的轉折點。他決定辭職,用更多時間訓練和參加比賽。

2016年,他參加在鳥巢舉辦的沸雪北京世界單板滑雪賽,在足有20米的跳臺上做出了內轉720度的動作,引得全場歡呼,拿到了中國滑手中的最好成績。

2017年單板滑雪全國錦標賽,張嘉豪獲季軍

雖然在奔向冬奧夢的途中,一路披荊斬棘,但張嘉豪的信念卻相當簡單。

他覺得,自己就是一做面包的,不是專業運動員。其實就是想知道自己竭盡全力,最終能到什么程度。

張嘉豪的心中,有一片沸騰的雪。但最近,他越來越小心,不敢讓自己受傷。

2018年11月,沸雪北京站比賽的前一天,張嘉豪因為熱身不足意外摔傷,肺部的疼痛讓他不得不退賽。臨近北京冬奧,他深覺自己的身體越來越寶貴。

“一個人在異國他鄉備賽,摔傷了都沒人抬,一旦有事,就沒有了‘一個人的冬奧夢’,一切就真的都結束了?!?/p>

他極度渴望爭取到北京冬奧的參賽資格。打好每一場比賽、統籌好簽證和航班的時間,爭取掙夠積分回國,隔離結束后正好趕上2月初的開幕式,這是張嘉豪最大的愿望。

今年,他的狀態不錯,不僅獲得戰馬南山公開賽pro挑戰賽冠軍,還是國內首個在雪上完成后空翻兩周的單板滑手。

9月,智利站結束后,張嘉豪留在當地訓練了一個月。他嚴格執行著教練制定的體能訓練計劃,確保到下個月近比賽的那一個星期都是自己最好的狀態。

原本是一個人的冬奧夢,但10月15日,一則張嘉豪的短視頻采訪走紅,各家媒體也開始關注報道,這個夢開始熱鬧了起來。

但他的困難并沒有減少。他的護照已經寄回國內的大使館,他正在等簽證下來,才能去買機票、規劃到達荷蘭的時間。荷蘭積分賽順利,才有機會統籌去世界杯的事宜。

這個過程充滿著時間的困難、錢的困難、身體的困難、動作的困難……

但張嘉豪篤定地說,只要有想把事做好的心,一切都不是困難。

“無論是創業、高考還是滑雪,困難都是差不多的,如果打心眼里想把這事做好,一切都會迎刃而解。信念是第一位的,最后才是技術層面的東西。”

張嘉豪在智利訓練

他不覺得自己是天才,認為自己取得的成績,其實是放下了其他一切、選擇理想而換來的。在他看來,“自律”應該倒過來說,是“律自”。

他也不喜歡熬心靈雞湯,只認為自己是因為熱愛,才能在苦練中熬過傷病,以及物質上、戰術上、體能上的其他困難,積累著一次次比賽的勝利。

就連被問起最關心的“到底能去冬奧會嗎”,張嘉豪也相當沉著。他覺得,“螞蟻”也有螞蟻的辦法。

“有句俗話是‘大象很難踩死螞蟻',即便困難再多,螞蟻只要走得準、躲得好,按照自己的節奏來,是沒有問題的?!?/p>

他覺得,冬奧在即,圓夢的大方向已經放在了明面上,就是看誰干不干了。

“這件事不在于誰聰明不聰明、誰有多么舍得花錢,只關乎一個人愿意為了自己的夢想,怎么去付出,這是最重要的?!?/p>

在智利獲得金牌后,張嘉豪與國旗合影

明顯的,張嘉豪很矛盾。生活上,他一直在攢,省吃儉用、攢出買滑雪設備和參加比賽的錢,然后一場一場攢積分,這是他的緊;

賽場上,他卻大開大合、不斷挑戰新動作,并堅持孤身一人向北京冬奧的參賽資格發出挑戰,不計成本、不計代價,這,又是他的松。

感性與理性也同時在他身上并存。愛上滑雪后,張嘉豪調侃,自己一直把腦袋放一邊,只要沒死就再裝上。

朋友形容他完全是油門一路轟到底、全憑仙氣撐著,這是極為感性的行為;但一個人輾轉世界各地比賽,在微薄的收入里省出滑雪費用,再去計算隔離、簽證的時間,這必須依靠一個邏輯縝密的大腦。

追夢途中,張嘉豪其實是在理性地發著瘋。

他用理智壓掉可能崩潰的情緒,卻一直不計成本做著感性的投入,為了夢想,在26歲這年不顧一切地燃燒。

因此,他“一個人的冬奧夢”才能這么打動人。

去年,張嘉豪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國家運動健將稱號,由此今年有了去北京體育大學進修的機會,這段時間正在上網課學習相關知識。

曾經,他沒能上大學,陰差陽錯的,滑雪讓他圓了高等學府夢。

今年夏天,張嘉豪收到了北京體育大學的入學錄取書

至于冬奧相關的更遠將來,他說,早已無畏于結果。這場漫長的馬拉松已經快到終點,“我就想全力以赴,然后看看我能做到什么樣子?!?/p>

通話最后,張嘉豪向我們介紹了一下自己從事的單板滑雪項目。語氣從一開始的嚴謹,到最后變得有些癡迷。

滑雪,就是他夢幻的世界。

“這是一項非常自由、非常炫酷的運動。當你踩上雪板的時候,會有一股無與倫比的刺激感和優越感,有時,你會感覺像鳥一樣在飛。

它會帶你去到很多的地方,去到各種的雪山,去到不同的地形。它會讓你認識很多的朋友。它會讓你更加堅韌、更加堅強。它會讓你特別的快樂,會讓你忘記工作的那些煩惱,還會讓你找到生活的意義…… ”

怕自己說宏大了。語段末尾,張嘉豪從對滑雪的喜愛之情中短暫地脫離了出來,有點羞澀地笑了。

張嘉豪在智利訓練

近期,張嘉豪的故事登上微博、抖音熱搜后,很多網友都非常感動。

和他們一樣,“有夢就拼 ”“燃爆了”,是我們之前對這位單板滑雪運動員先入為主的印象,但談話中我們卻在他身上,捕捉到了內在的沉穩和執著。

踩板飛出、做出漂亮的技巧后,用動量擺脫重力,平穩著陸?;r,人們必須集中精神,只想著下一步如何發生。

實際上,滑雪者的快樂就來自于此。他們享受的是挑戰的過程,任何比賽和任何冠軍都是錦上添花,不是目的。

因為滑雪的目的本就是滑雪。

一名微博網友說,張嘉豪的存在,深深打臉了那些說滑雪是“家里有礦”的孩子才能玩的人。

窮有窮的玩法,富有富的玩法,單板大多都是野路子出身,能走多遠,取決于選手堅持多久的訓練、有多少熱愛,以及有多少天賦和幸運。

也是因此這個“追夢赤子心”的熱血故事,有著更加雋永的意義。

張嘉豪17歲才第一次滑雪,谷愛凌、蘇翊鳴在17歲已經達到了運動的巔峰狀態,但他們現在都在為了北京冬奧的賽場,沒日沒夜地努力。

所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時區,在任何時間實現夢想都來得及。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p>

他記得,在歐洲奧地利訓練時,有次連下了三天大雪,雪層堆積到了一米。上山后感覺簡直不像滑雪,而是沖浪。

清晨,白云落在雪山上,視野開始模糊,不分清哪里是云,哪里是山上的雪。

太陽出來后,視野變好,他駕馭著雪板,滑過那片白茫茫的雪,行到哪里,哪里就留下了屬于自己的印記。

“特別爽?!彼f。

原標題:《他紅了,我很心疼》

閱讀原文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连平县| 璧山县| 绵阳市| 谷城县| 都安| 普宁市| 乌什县| 东丽区| 开封市| 石渠县| 秦安县| 莱州市| 化州市| 布拖县| 水富县| 比如县| 竹北市| 石柱| 鄯善县| 定州市| 扎赉特旗| 全椒县| 衢州市| 徐汇区| 彭泽县| 泗阳县| 辽阳县| 曲沃县| 竹北市| 九寨沟县| 灵山县| 桐柏县| 齐河县| 农安县| 新河县| 塔城市| 永胜县| 桐乡市| 同仁县| 宁远县| 静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