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問答】為什么坐地鐵時特別好睡?

問:為什么坐地鐵時特別好睡?
答:因為大部分人坐地鐵的時候比較無聊。
人是怎么打瞌睡,又是怎么睡著的?這種看起來自然而然的事其實非常復雜,科學家研究了幾十年依然不能對整個睡眠過程有全面的了解——涉及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問題,就沒有簡單的。但這不影響我們對入睡的過程有一個大體的了解,比如人腦內有一系列分布稀疏的神經元互相交織成網,功能之一就是維持整個中樞系統(tǒng)的興奮性,如果網狀神經抑制,整個中樞對刺激的反應都會降下來,據(jù)推測這是入睡過程的關鍵一環(huán)。
坐在地鐵上的時候,人經常無所事事地維持一個靜止的狀態(tài),窗外除了黑漆漆的隧道沒什么風景可看,周圍也沒多少交互,車輛行駛的噪音也經常是機械重復有規(guī)律可循,于是坐車人很容易適應這個外環(huán)境,讓它變成背景給忽略掉,如果腦袋里再空空的沒什么想法,失去興奮點的中樞可能會走向抑制。在靠地鐵通勤的上班族中慢性疲勞也很常見,于是大腦進入待機模式休息一會兒就理所當然了。但如果坐車的時候內、外環(huán)境有什么新鮮刺激,中樞神經系統(tǒng)很容易就會興奮起來應對變化,比如看見對面有美女/帥哥、旁邊有個狐臭大叔在摳腳或是上地鐵時接到老板電話說“到我辦公室來一趟”,都足以讓你的大腦保持清醒處理這些事,不至于睡著。
另一方面,地鐵站和地鐵車廂都在地下,雖然規(guī)劃做了大量的通風設施但和開闊的地表依然不在一個當量上。要是撞上人多的時候,滿滿當當一車乘客消耗氧氣制造二氧化碳的能力不容小覷,讓車廂局部空氣二氧化碳濃度升高一點點也不是什么辦不到的事。我們的腦很敏感,二氧化碳濃度升高一些,就能對它產生抑制效果,增加打瞌睡的幾率。
總而言之,給自己找點事兒做,讓大腦不至于無聊透頂,就沒那么容易睡了。
(周小二 司法鑒定專業(yè)本科,超聲心動圖醫(yī)師)
問:為什么睡覺時會被心跳驚醒?
答:飲用咖啡、不良睡姿、飲酒、低血糖等都可能導致這種狀況的發(fā)生。
眾所周知,睡眠對于人體是極其重要的,如果不能保證充足并且高質量的睡眠,就會對大腦造成不良影響,甚至可能影響大腦功能,最近有些朋友反映,在睡覺的時候,時常被心跳驚醒,晚上睡不好,白天很困擾,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由于這個癥狀不是特別典型,并且提供的信息也不是非常充分,筆者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這種癥狀的形成原因:
1.睡覺之前是否有飲用過濃茶、咖啡類的飲料?其中含有的咖啡因能起到興奮中樞神經的作用,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心率,出現(xiàn)心慌的表現(xiàn),有些敏感的人甚至可能出現(xiàn)心律不齊的癥狀,這樣一來必然降低睡眠質量。
2.睡前是否處于飽食狀態(tài)?睡前吃東西,會加重胃腸負擔,使胃鼓脹,可對周圍器官造成壓迫,胃、腸、肝、膽、胰等器官在餐后的緊張工作會傳送信息給大腦,引起大腦活躍,不利于入睡。
3.睡眠環(huán)境是否舒適,有無噪音?高分貝的噪音可能導致生理喚醒和一系列的應激反應,會引起血壓升高、興奮神經系統(tǒng),進而影響睡眠質量。
4.睡覺時姿勢和手臂擺放的位置都會影響睡眠:一般來說,俯臥時會壓迫心臟和肺部,影響呼吸,因此并不提倡這種睡姿,仰臥時手臂最好自然伸直放在身體兩側。放在胸前和肚子上都是錯誤的。手臂抬過頭頂,上肢肌肉不能完全得到放松,時間一長就會引起上肢肌肉酸痛。手放在胸前,時間長了容易胸悶,而置于腹部,會壓迫腸胃。
5.睡前有無飲酒?人們一般都認為,喝酒有助于睡眠,其實不然,當酒精的抑制作用逐漸消失后,會引起失眠與多夢,使總的睡眠質量下降。所以睡前喝酒并不能增加總的睡眠時間,反而有可能使睡眠變淺,不利于睡眠。
6.低血糖也會影響睡眠質量,血糖過低時,人會感到倦怠、疲勞、暴躁、反應遲鈍等。研究發(fā)現(xiàn),低血糖還可能在入睡后發(fā)難,使人容易在噩夢中驚叫而醒、渾身出汗,難以再重新入睡。
以上幾點皆可能引起問題中的現(xiàn)象,為了促進良好的睡眠,保持身體健康,大家需養(yǎng)成健康、規(guī)律的生活習慣。
(馬兒 吉林大學醫(yī)學碩士)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