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江蘇八旬老人“被死亡”領不到養老金,官方:同名同姓搞混了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江蘇邳州市鐵富鎮一位八旬老人“人還在”,可是養老認證系統卻顯示為“死亡”。這讓老人的兒子馮師傅覺得很荒唐,他說,在農村,這種事很忌諱。不過,此事經媒體報道后,8月1日,當地勞保所曹偉所長已經給他們賠禮道歉,并補上了停發一年的養老金。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從邳州市人社局社會勞動保險管理處農保處李娟主任處了解到,此事系村里誤報,把同名同姓的兩位老人的信息“搞混了”。她解釋道,由于七八十歲的老人基本上都沒有身份證、身份信息很難確認,又是在農村,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86歲的老人還健在,養老系統卻顯示“已死亡”
老人叫王馮氏,今年86歲,是江蘇邳州鐵富鎮溝上村人。
按照相關政策,在她年滿60周歲以后,每個月都可以領取到一百多元的農村養老保險。
2016年7月4號,馮師傅帶著母親去郵局領養老金,卻被告知養老金從2015年7月就已經停止發放。
于是,他到鐵富鎮便民服務中心一問才知道,據江蘇省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管理信息系統顯示,王馮氏“已經死亡”。
這是怎么回事?“明明人還在,怎么能說‘已經死亡’了呢?”
據徐州電視臺的報道,當時馮師傅帶著母親一起去服務中心,由于老人腿腳不方便,就坐在自家車里等著。
當時馮師傅告訴工作人員,自己的母親還活著,就在十米開外。但是,該工作人員“就是不愿去看,說她去年就已經認證死亡了。”無奈之下,馮師傅拍下了母親站在辦公地點門外的照片,可是面對照片,工作人員依然堅持不能認證,理由是“系統信息已經顯示老人去世”。。
這令馮師傅很生氣,“在農村,這樣的事情是很晦氣的,我們都很忌諱,怎么能‘被死亡’呢?”
據馮師傅對澎湃新聞說,這件事情去年也發生過,“我的本家大哥,78歲左右,也是系統顯示死亡了。”但是不同的是,他去服務中心反映了一下情況,人就給他改過來了,“我的那位工作人員卻不肯”。
此事經媒體報道后,據馮師傅介紹,7月19日,鐵富鎮勞保所曹偉所長就幫助母親進行重新認證。8月1日,曹偉所長還帶著當時態度不好的工作人員賠禮道歉,并把所有的養老金都補給了老人。
邳州市社保中心:系村里誤報,把2個王馮氏搞混了
那么,對于生死如此重大的事情,怎么會產生這樣的“烏龍”呢?
邳州市人社局社會勞動保險管理處農保處李娟主任告訴澎湃新聞,此事系村里誤報,把同名同姓的兩位老人的信息“搞混了”。她解釋道,由于七八十歲的老人基本上都沒有身份證、身份信息很難確認,又是在農村,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邳州市鐵富鎮勞保所曹偉所長對澎湃新聞進一步解釋說,上溝村一共有5位“王馮氏”。由于都是七八十歲的老人了,出生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那時候沒給取名字,因為本家姓王,嫁到馮家后,隨夫家姓,便稱作王馮氏。“去年3位王馮氏都去世了,所以認證時候搞錯了。”
據他解釋,對于“生存認證”的工作,他們也有些無奈。鐵富鎮一共有30個行政村,認證人口達3萬多人。每年上半年,為了方便老人領取養老金,鎮政府勞保所會組織進行“生存認證”。“一般,2個人就要負責對這3萬多人進行認證,工作量很大。”30個村認證下來,就要花去一個多月的時間。而對于那些認證時不在村里的老人,比如外出打工的、進城帶孫子孫女的,“我們都沒有辦法認證”。
這就是“生存認證”的第一步,由村里組織進行,然后把那些不在村里、尚未進行認證的老人名單交到鎮政府。第二步,由鎮政府的便民服務中心負責進行再次認證,“這時候,需要這些老人親自到中心去補審。如果沒有來,可能就會以為去世了。”
曹偉說,他們對于生存認證的信息都會反復核實,村里審一遍,不在的還需要親自去鎮上補審。因此,這樣的事情是個例,很少發生。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