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圍觀|“巴鐵”路面測試:“投資回報應該放在安全性后面”
2016年8月2日,河北省秦皇島北戴河區,我國自行設計研制的巴鐵1號試驗車啟動綜合試驗?!鞍丸F”是一種新型的大運量公共交通工具, 設計適用于城市主干道路面的上空,依靠電力驅動。同時又有媒體報道,這個熱炒的“巴鐵”項目背后是某網絡金融P2P理財公司在運作,其資金鏈風險很高。 對于巴鐵運營的可行性和投資風險,市民們這樣說:

“我覺得這個是不可行的?!?/p>
“這個巴鐵項目出來應該從整個城市的規劃上有很長遠的考慮,現在直接把這樣的車型和成品放出來,應該適合什么樣的城市和條件呢?”
“據我所知,這個巴鐵其實已經不算新技術?!?/p>
“德國我所知道的信息它已經有這樣的‘巴鐵’了,不用占用公路上的地理面積,也已經在運行了?!?/p>
“技術上不能說是領先了,而且國內運行的條件是不成熟的?!?/strong>
“它運行要受城市交通設施的限制,比如高架,橋梁的高度?!?/strong>
“我們現有城市大部分已經建成,難道為了運行這個巴鐵再去重建或者重新規劃嗎,這會花費很大成本?!?/p>
“巴鐵運行在地面上的也只是一些小型轎車,像suv稍微大一點的車子高度上都會有限制,我覺得這個都是不現實的,可行性和效果不大。”
“巴鐵總體來講具有和地鐵一樣的功能,其次減少地面用車行駛的面積?!?/p>
“但像上海這樣的大城市來說,我們本身地鐵已經很成熟,市民也很享受這樣的便捷出行方式?!?/p>
“像巴鐵這樣的技術要真正運用,需要多長時間才能真正受用到這種交通方式帶來的便利,我們都不知道?!?/p>
“小城市的話,建造巴鐵這樣的項目,也要考慮城市的人口密度和城市交通規范的線路。”
“如果連地鐵高鐵這樣的項目都沒有必要的話,那我們需要去考慮這種成本更高的項目嗎?”
“如果可以的話,我們希望看到更多的行業內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和數據,而不要在媒體上看到項目出來就一片歡呼。”

“我認為這個挺好的,可以解決城市的交通問題?!?/p>
“至于安全問題,我覺得這肯定有監管部門對它有一個嚴格的要求的。”
“不管怎么說,現在一、二線城市的交通是一個嚴重問題。這個肯定是對城市的交通各方面挺好的推廣。”
“當然巴鐵如果需要融資的話,我是可以大力支持一下,我很看好這個項目的?!?/p>

“我不看好這個巴鐵項目。”
“不過可以鼓勵創新?!?/strong>
“巴鐵那么長,在現實中怎么解決轉彎什么的,會不會造成其他車子的堵塞問題呢?”
“下面行駛的車子如果朝不同方向轉彎,又怎么解決呢?”
“還有這種車子的話,發生是事故乘客逃生問題是不是也需要相關部門的評估?”
“感覺也沒啥科技含量?!?/p>

“這種在新城區還行,你在市區、鬧市區根本不行,這個技術最起碼還5-10年才能成熟,這早了?!?/p>
“那種工業園區我感覺還行,直接用這種(巴鐵)通勤?!?/p>
“而且這個基礎設施建設太大了,所有的路邊都要開那個槽,跟地鐵一樣,造價感覺比地鐵還要高?!?/p>
“這個感覺美國那個‘超級高鐵’那個項目感覺差不多的,都是那種概念性很強的?!?/p>
“技術水平還目前達不到的,肯定有人質疑這種東西的,老實說可行性不高吧?”

“應該來說是比較好的呀,公交車下面再通車,它不影響別人的呀。應當是好事情。”
“你說它不行也不對的,你說它行也不對的。”
“如果專家肯定了,就直接發展了呀。我認為應當政府批它一段地段,給它一段試運,給它試運一年或者是半年。”
“行呢推廣,不行呢再想別的政策?!?/p>
“我認為他的構想很有創意?!?/p>
“愛迪生也不是名牌大學。人家照樣發明了好多東西的,沒事的?!?/p>
“任何東西都沒有百分百的把握,有70%的(把握),大家都會去投資的?!?/p>
“好與差在它發展的情況以后,現在可能下結論都是不對的?!?/p>
“投資進去你就要抱著50%判斷是錯誤的(準備),50%是成功的。”

“想法挺好的,而且我也挺贊成有中國的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p>
“因為中國太缺少真正做這種事情的了?!?/p>
“有點擔心它的安全性,萬一路上行人通過這個軌道的時候,這個安全性做得怎么樣,他們設計的應該考慮到這些事情?!?/p>
“投資回報應該先放在后面吧,這個項目要想成功的話首先要解決一個安全性的問題,解決了這個的話,就有可能得到政府層面的支持來推廣這個?!?/p>
“這種新的概念的推動如果沒有政府在背后支持是行不通的,光靠一家公司在背后支撐是行不通也做不好的。“
“我在美國也待過十年,我完全相信這種新的idea在國外出現很正常,然后沒推廣成也會有各種原因,有公眾的不同意見,西方國家很尊重public opinon(公眾的意見)?!?/p>
“在中國,這種項目更容易被推出或者成型?!?/p>
“(學歷)其實不影響你創新,這有基因的原因,有的人就是對于產生新的點子,或者是把不同的東西鏈接到一起產生非常的東西,這些跟學歷沒有關系?!?/p>

“我覺得這個東西還是需要匹配每個城市的經濟發展吧,像上海有磁懸浮呢。”
“這個東西肯定是中國特色嘛,先試點唄,到底行不行拉出來遛一遛。”
“我覺得P2P都是小打小鬧的,像這種項目還是需要很多資金投入的。”
“P2P它到底能不能融到資,或者會不會老板就跑路了,他承諾那么高,到時候是否能完成,不確定性很高?!?/p>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