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小店故事|一個門牌兩家店,老婆賣衣服,老公賣咖啡
澎湃新聞記者 朱喆
【編者按】小店是城市的生機,也是最美妙的風景。有別于大型商場和連鎖商鋪,個性小店折射出時代鏡像,為城市日常營造別樣生態,更是我們愛上海的理由。
澎湃新聞-私家地理推出系列探訪“上海小店故事”,走近上海最具個性的一批小店和它們背后的主人。這是一個好吃、好喝、好逛、好玩的城市,小店是它基因里重要的一部分。
今年,貫穿上海徐匯、黃浦、靜安三區的陜西南路迎來了筑路110周年。作為城中交通要道,這條馬路凝聚了歷史,也匯聚了活力,既有高大上的商業體,也有市井氣,臨近建國西路一端更是典型都市的日常生活氛圍。
在陜西南路菜攤、花店、小吃攤等一排小店之中,588號的“mini588”顯得格外別致——它有兩個門,一墻之隔,左邊賣衣服,右邊賣咖啡,看起來是毫無關聯的兩家店,但事實上兩位店主是夫妻。
人家要“合二為一”,他們卻要“一分為二”
眼下,上海的咖啡行業如火如荼,各種非餐飲的商鋪也在開展咖啡業務,“服裝店+咖啡”、“理發店+咖啡”亦隨處可見,借由咖啡的紅火之勢為其原本的商業引流,同時還能稱為“生活方式綜合業態”,這樣“合二為一”的模式也變成了做生意的套路。然而,mini588偏偏不信這套。

陜西南路588-1,mini588門口 澎湃新聞記者 朱喆 圖
穿著復古潮流風背帶褲、扎個小辮子的cc站在店門口,看著來來往往的路人,聊起了往事。“前兩年剛開店那會兒,兩門生意是放在一起經營的,但后來發現客人來了之后很‘迷茫’,他們常常問我們究竟是賣衣服,還是賣咖啡?”他笑著說,“慢慢地我們察覺到,我們這里的客人并不具有‘重疊性’,來買衣服的人未必要喝咖啡,而要買咖啡的人也沒想看衣服,所以今年夏天,我們干脆就一分為二,各自為陣”。
mini588的客人就是這片區的居民,以上海本地人為主,外來游客并不多,cc和太太Tina選擇在這里開店,也因為他們自己就住在附近,兩人打一開始就只想做家門口的小生意。
兩個門面也是真的小,合起來不到20個平方。Tina的服裝店呈“L”型,狹長的走道每次只能容一個人走。走道一側是衣架和貨柜,貨品的陳列也按照時令。最近,不少針織衫、羊毛羊絨衫和羽絨外套已經被掛起來,每件都不重樣。貨柜對側墻面則作為展示,擺放著當季時髦單品及搭配技巧。
Tina不是巧言令色之人,用她自己的話,要“實實在在做人”。“到我這里買衣服的都是隔壁鄰居阿姨、阿婆等中老年人,他們就是想添置些日常實穿的衣服和配飾,他們有自己明確的要求,比如顏色、花型不要過于夸張,衣服都腰腹部要寬松一點,價格要實惠”, Tina介紹,“很多阿姨都是回頭客,時不時都要來入新貨,‘翻行頭’的熱情和年齡無關”。

Tina的服裝店走道 澎湃新聞記者 朱喆 圖
采訪間隙,記者偶遇了一位耄耋之年的姚阿姨,她每周都要到店里逛逛,和老板娘聊聊天。她順手拿起戴著的一根項鏈,一邊說:“她(Tina)知道我喉嚨不好,給我特別配了一些植物止咳精油,是很把我們這些老人家放在心上,真心誠意的,他們夫妻都是這樣的人,性格很好,蠻有勁的!”

各式寬松的褲裝 澎湃新聞記者 朱喆 圖
這時候cc拿了個快遞包裹到服裝店,嘴里嘟囔著一句“這是你店里的東西么”,講完和姚阿姨打了個招呼就回隔壁去。“我們分開運營,咖啡店的事我不大曉得,但他做咖啡還可以。”Tina在采訪里第一次提到她老公。
好喝不貴,日常美味
老婆給予的肯定是cc開咖啡店的動力之一,畢竟他不是專業出身,接觸咖啡也只是因為喜歡,他坦言起步階段有過猶豫和顧慮。

cc在店里制作咖啡 澎湃新聞記者 朱喆 圖
他開店時,陜西南路這一段還沒有那么密集的咖啡店,疫情之后倒是一下子出現了很多,咖啡氣氛越來越好,cc的競爭力也是他的看家本領——美式咖啡。
除了常規美式,他還提供涼白開美式、氣泡美式、SHAKE美式、天然礦泉水美式、斐濟美式,其中涼白開美式還是每天限量供應,“自來水燒開后會帶一點醇厚的口感,就很有老上海咖啡館子賣的清咖的味道,這款美式也只推薦喝常溫”,cc語氣里信心十足,“別的不敢說,做美式我是真得蠻好的!”

Cc的招牌美式咖啡,他給它取名“自由美式” 愷勒 圖
之所以愿意在美式上花功夫,一方面源于他自己的咖啡偏好,另一方面他發現周圍街坊鄰居也是喝美式為多。作為一款基礎意式咖啡,其實也是考驗咖啡師基本功的題目,雖然美式咖啡的材料就是意式濃縮和水,但不同的水所具有的水質、水溫、ph值、堿度等指標都不同,哪怕搭配同一杯濃縮萃取液,其口感也不盡相同,更何況咖啡豆的表現也隨氣溫、空氣濕潤度等因素綜合影響,能穩定地制作出高水準的美式咖啡,也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店門口地上放著簡易菜單, 完整菜單可以在店里掃碼獲取 愷勒 圖
夫妻店面“拆分”裝修的時候,他沒來得及和老客人打招呼,等到9月中旬重新營業時,一位退休阿姨再度光臨,她比cc還要開心,因為“我這一個月沒喝過咖啡了”。老客人的這句話讓他大為感動,他知道自己的手藝過關了。

小店沒有座位,cc在門口擺了張長凳供咖友休息 愷勒 圖
cc常常想,他的客人們都是有飲用咖啡習慣的人,家里一般都有咖啡機或咖啡粉,他們為什么要出門再花錢喝?或者說走出來喝咖啡的意義在哪里?“你會發現這些問題指向的是咖啡的口味、價格以及咖啡館的功能,咖啡就是好喝、不貴、日常的美味,咖啡館本身也要有親近感,隨意一點,輕松一點”,他自己給出了解答。
他店鋪門口的地上放著菜單, 價格親民,店鋪墻上有一幅很大的彩繪皮卡丘,不少朋友,包括他咖啡團隊的伙伴都建議說把圖案抹掉,但沒能成功,cc覺得沒必要刻意“粉飾”,他就是隨性而為的人,做真實的自己就行了。

店里大幅皮卡丘彩繪圖,右下角棕色的磨豆機由子魚夫婦手工打造 澎湃新聞記者 朱喆 圖
不過他倒是聽取了咖啡團隊成員子魚夫婦的建議,把咖啡店取名“美是咖啡”,既用了他最愛的美式咖啡的諧音,也傳遞了他們對咖啡的認知。

美是什么?cc覺得美是咖啡 澎湃新聞記者朱喆 圖
子魚和她的先生還把親手制作的磨豆機、剪紙、插畫等藝術品放在小店里,如今店里頂梁上掛著的“美是咖啡”四個字也是他們的設計,子魚說最終成品還在調整中,之后會貼上更新版。

子魚的先生創作的剪紙作品 愷勒 圖

子魚的手繪作品 澎湃新聞記者朱喆 圖
子魚夫婦也住在附近,他們來滬工作和生活多年,最喜歡就是陜西南路這一頭,他們和cc就是因為他的咖啡相識,聊得投緣便自發地一起來為小店做點事。用小夫妻的評價,這里太海派,喝咖啡的時候還能看看好看的老房子。

mini588就是滬上經典老建筑,步高里。愷勒 圖
他們沒說錯,mini588對面的建筑確實很美,紅磚外墻,中式牌樓頂著斗拱與飛檐,近9米高的門樓上刻著秀潤的黑體中文字:“步高里”。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