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新股接連首日破發:詢價新規下定價中樞抬升與情緒面影響所致
10月26日,科創板新股中科微至(688211)上市首日在集合競價階段就出現破發。從10月22日到10月26日的連續三個交易日,都有新上市的科創板或創業板新股出現破發。
對于該現象的產生,德邦證券副所長、首席策略分析師吳開達告訴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詢價新規落地后,參與詢價投資者思維未快速轉變是核心原因。
“原規則下,抱團壓價傾向支撐了新股較高首日漲幅。隨著新規落地,投行定價權大幅提升,而網下投資者還是抱著入圍心態,因此使得新股定價中樞大幅提升。”吳開達說。
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連續出現破發有市場情緒面的影響。在新規定價的新股出現破發后,一些投資者會認為這個規則下定價的新股都有所偏高,于是進行了回避,這導致了出現連續破發的情形。同時,這種情況可能還會再延續一些時間。
當打新不再“不敗”,投資者該如何操作呢?吳開達建議投資者,一是關注股票基本面,二是考慮自身安全邊際謹慎參與。
新股頻現首日破發,定價中樞大幅提升所致,或仍將延續一段時間
連續3個交易日內,科創板、創業板4只新股出現首日破發。
10月26日,科創板新股中科微至開盤即跌破90.2元/股的發行價。同時,盤中最低至78.7元/股。截至收盤,中科微至報78.81元/股,跌12.63%。
10月25日,創業板新股可孚醫療(301087)低開10.89%,截至收盤,報88.97元/股,跌4.43%,可孚醫療的發行價為93.09元/股。
此外,同日上市的科創板新股凱爾達(688255)也低開4.9%,遭遇開盤破發。
10月22日,科創板新股中自科技(688737)上市開盤即破發,至收盤全程低于發行價,收盤價66.03元/股,跌幅6.87%,其間最低報58.88元/股,跌幅近17%。而中自科技發行價為70.9元/股。
對于科創板和創業板的新股近幾日頻頻出現首日破發,吳開達說,科創板、創業板詢價新規落地后,參與詢價投資者思維還未快速轉變,是新股接連出現首日破發的核心原因。
“原規則下,10%高價剔除比例、定價四數孰低要求使得新股定價是‘買方市場’,投資者有抱團壓價的傾向,因而支撐了新股較高首日漲幅。但新規則落地后,投行定價權大幅提升,網下投資者還是抱著入圍心態,使得新股定價中樞大幅提升,面臨一定破發風險。”吳開達解釋說。
王驥躍認為,科創板創業板連續出現新股首日破發,有市場情緒的影響。在新規定價的新股出現破發后,一些投資者會認為這個規則下定價的新股都偏高了,然后就先回避了,導致出現連續破發的情形。
“詢價新規”推升新股定價中樞,但定價是否真的過高還需時間驗證
“詢價新規”指的是圍繞注冊制下新股發行詢價問題展開修訂的新的規則。
此前的9月18日,上交所發布了新修訂后的《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與承銷實施辦法》、《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發行與承銷規則適用指引第1號——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同日,深交所也發布了新修訂的《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證券發行與承銷業務實施細則》。
具體而言,科創板、創業板新股詢價,有了三大變化:
一是調整最高報價剔除比例。將最高報價剔除比例由目前的“不低于所有網下投資者擬申購總量的10%”調整為“不超過所有網下投資者擬申購總量的3%”。
二是調整“四個值”(即網下投資者有效報價的中位數和加權平均數、五類中長線資金有效報價的中位數和加權平均數四個值)定價要求。取消新股發行定價與申購安排、投資者風險特別公告次數掛鉤的要求。
三是強化報價行為監管。在交易所業務規則中進一步明確網下投資者詢價報價規范性要求,并將可能出現的違規情形納入自律監管范圍。在發行承銷業務或者詢價報價過程中涉嫌違法違規的,交易所將相關線索上報中國證監會查處,涉嫌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中信證券稱,“詢價新規”后,注冊制新股的定價中樞有所上升,目前已有多只新股定價突破“四值孰低”。“詢價新規”修訂前,科創板、創業板新股絕大部分以略低于“四值孰低”的價格定價發行。
“詢價新規”落地以來,23只科創板、創業板新股中,排除1只虧損發行的,剩余22家平均發行市盈率43.23倍。今年以來“詢價新規”前,267家科創板、創業板公司平均發行市盈率為30.49倍。兩者對比,“詢價新規”后新股發行市盈率明顯高出不少。
值得關注的是,雖然新規后新股定價中樞出現抬升,但定價是否偏高,王驥躍認為還需要時間的驗證。
“詢價新規實施后,科創板和創業板的新股定價是否真的過高,還需要新股經過一段時間,待市場平穩后再判斷。破發只是今天破發了昨天定的價格,新股從定價到打新到上市存在時間差。”王驥躍解釋說,“因此,要驗證新股定價是否真的過高,需要上市一段時間市場平穩之后才能夠判斷。”
王驥躍強調,首日破發并不代表定價就高了,科創板首只遭遇首日破發的新股建龍微納(688357),很快就回到發行價之上,及至目前漲幅還不錯。
“同時,首日不破發也不代表定價就合理,一段時間交易之后破發的公司也屢見不鮮,只是首日破發更有新聞性,更容易引起關注而已。”王驥躍進一步指出。
統計顯示,近期運行一段時間后出現破發的新股并非個例。如9月13日上市的匠心家居(301061),發行價為72.69元/股,上市后高開低走在第五個交易日破發。9月30日上市的星華反光(301077),發行價為61.46元/股,開盤第三個交易日破發。10月15日上市的麗臣實業(001218),10月25日上午跌破45.51元/股的發行價。
破發常態化是注冊制市場化定價的正常現象,下一步打新需關注兩方面
展望后市,吳開達表示,破發常態化將成為注冊制市場化定價的正常現象。這將打破“新股不敗”的思維定式,在一定程度上遏止炒新的不合理行為,促使新股收益的理性回歸,從而IPO定價由博弈行為轉變為對新股真實價值的判斷。
王驥躍同樣預計,科創板、創業板新股遭遇破發的情況,可能還會再延續一些時間。
長期以來,A股打新一直被認為是一種無風險套利的情況,因此網上網下打新者絡繹不絕。但詢價新規之后,新股套利的空間將會進一步被壓縮。那么,下一步打新投資者該如何操作?打新中又該關注那些指標呢?
吳開達表示,破發之后,隨著一二級定價接軌,投資者應重視新股基本面研究,后續研究能力取代入圍率成為新的分配邏輯。
“現行規則下,當且僅當新股臨近破發,投資者將重新考慮自己的安全邊際進行報價,從而打破搭便車報價策略,博弈再平衡。此時,賺取的一二級價差不再是無風險收益,收益的分配方式不再是入圍率高低,輕研究重博弈的定價方式將有效改善,收益分配回歸研究能力。”吳開達說。
吳開達建議投資者,當打新不再是無風險收益,打新應結合對股票基本面的判斷,對比新股發行價格,考慮自身安全邊際謹慎參與。
王驥躍說,打新的風險是無法回避的,除非不參與新股市場。下一步,建議打新投資者,除了股票基本面,還需考慮一下自身接受風險的承受力。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科創板、創業板頻現破發,有觀點認為,有著發行市盈率23倍天花板的主板新股,或成為目前“閉眼”打新的首選。
對此,王驥躍說,主板新股定價偏高的情況也是存在的,同時出現破發或首日僅實現微漲的情況不在少數。因此,只能說未來科創板、創業板打新的投資者會更加謹慎,在主板的定價機制沒有發生變化的背景下,主板打新目前看較此前并不會出現明顯變化。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