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親生父母將女嬰送人后反悔,江蘇首開責令接受家庭教育指導令

法院和婦聯的工作人員給夫婦倆“上課”勸導。 淮安市清江浦法院 供圖
因為經濟壓力大,將剛出生的孩子送給他人撫養。其后,這對親生父母又后悔了,遂起訴養父母,想要“奪回”撫養權……這個聽起來像發生在影視劇的事情,在現實中上演。
日前,江蘇淮安市清江浦區人民法院最近審理了一起收養關系糾紛案。清江浦區人民法院也開出了江蘇首張責令接受家庭教育指導令。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從法院獲悉,2020年8月,周某、趙某因感情不和協議離婚,約定由男方周某撫養大女兒、女方趙某撫養即將出生的嬰兒。然而,雙方離婚后,這對父母決定將剛出生的小女嬰送由朱某夫婦撫養。
事后,周某與趙某對送養小女兒行為感到后悔,多次與朱某夫婦協商將孩子要回。
截止到今年10月,朱某夫婦撫養孩子已有近一年的時間。他們自稱對孩子感情深厚,也花費了許多精力,不同意將孩子送回。
這起糾紛最終鬧上法庭。
經法院審理查明,雙方并沒有到民政部門進行合法的收養登記。經過調解,雙方最終達成了協議,朱某夫婦同意將孩子送還,而周某與趙某也要補償養父母一定的經濟損失。
審理案件的法官吳然表示,作為父母應盡到對孩子撫養監護的法定義務,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提供一個穩定、和諧的家庭環境。“為了逃避監護責任將孩子隨意送與他人,這實在是糊涂的行為,更是不合法的行為。”吳然說。
隨后,法院向這個女嬰的親生父母(周某、趙某)發出了責令接受家庭教育指導令。簡單來說,就是通過專門的家庭教育輔導,督促和引導父母正確履行對孩子的撫養監護職責。
澎湃新聞了解到,淮安清江浦區人民法院與婦聯主動對接,聯系了專業的家庭教育指導老師,庭審當天就在法院的“家事法官會客廳”基地,為兩名原告上了“第一節課”,要求二人認真反思錯誤,學會妥善處理家庭生活中的矛盾,讓孩子在溫暖、快樂的家庭氛圍中健康成長。
法官吳然告訴記者,責令接受家庭教育指導令的“課程時長”,依據當事人的“上課效果”來決定,法院會有定期的回訪跟蹤,及時對父母撫養監護孩子的情況做好評估。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