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溫州92歲老人喜以時事新聞入詩,稱南海仲裁為“一張廢紙”

“南海從來中國疆,鄰邊合作好商量……”這是溫州樂清市92歲的錢金鑄看了有關“南海仲裁案”的新聞后寫的詩——他1988年退休后開始學習舊體詩詞,至今已創作2600余首。
“我現在最大的樂趣就是每天看‘新聞聯播’,看到一些重大時事新聞都忍不住寫詩。”8月1日,錢金鑄告訴澎湃新聞(www.kxwhcb.com)。
樂清有悠久的詩詞創作傳統,從南宋起涌現出王十朋、翁卷、李孝光等詩人,謝靈運、孟浩然、蘇軾等都寫過稱頌樂清山水的詩句。2010年,樂清被中華詩詞學會授予“中華詩詞之鄉”,是浙江第一個獲此殊榮的縣級市。今年3月,一首名叫《秘密》的小詩曾經走紅網絡:媽媽說我撿來的,我笑了笑,我不想說出一個秘密——怕媽媽傷心。我知道,爸爸姓萬,哥哥姓萬,我也姓萬,只有媽媽姓姜。誰是撿來的,不說你也明白,噓!我會把這個秘密永遠藏在心中。這首詩,作者是樂清虹橋鎮10歲的小學生萬奕含。
生于1925年的錢金鑄是樂清市詩詞學會會員中年齡最大的一位,1988年從小學教師的崗位上退休。“學寫舊體詩詞、講格律,是在退休以后,通過購買書籍自學。”他說。

退休至今,錢金鑄已創作詩詞2600多首,多為對時事的感悟、旅途記述、對生活經歷的感想等,2003年出版《蹣跚叟吟草》,2012年出版《蹣跚叟詩文集》。2015年,他幫助比自己小1歲的詩友張巖奶整理出版了《石溪樵歌續集》。
錢金鑄稱,剛退休那幾年身體還可以、經常出去跑跑,旅途記述多一些;現在年紀大了,平時看看報紙、電視,主要是看時政新聞,了解動態,獲得創作靈感。
“爺爺很喜歡寫詩,也喜歡拿詩集送人,他還準備整理這幾年寫的詩,再出一本詩集。奶奶總笑他是不是想留名,爺爺回答,他寫的都是‘蹩腳貨’,留名不敢、送人應該、相互切磋。”錢金鑄的孫子錢進告訴澎湃新聞。
南海仲裁案兩首
(一)
一張廢紙仲裁書,蓄意包裝使出爐。
公道焉容任扭曲,惡人先告理終輸。
(二)
南海從來中國疆,鄰邊合作好商量。
共同開發雙贏利,誰敢霸侵難下場。
文房四寶詩
毛筆
揮舞龍蛇手法殊,一張懸壁眾驚呼。
高翹拇指夸名筆,紙墨微勞不在乎。
墨汁
選同清水結成親,省卻文人調墨辛。
理在書房添一寶,金花五朵共迎春。
紙
幾經磨難出娘胎,貴賤分門由命裁。
喜落文房多幸運,題詩作畫托良才。
硯臺
型可方圓蓋有無,稠稀多寡任研磨。
為人灑墨還清白,自卻終身背黑鍋。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