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地產商土地焦慮癥蔓延!武漢土地樓板價2萬/平米,遠超房價

一線和強二線城市土地市場火熱的勢頭,也蔓延到武漢這種不是很冒尖的中部二線城市。
7月28日,武漢土地市場推出8宗地塊,其中位于漢陽二環濱江的攔江路地塊遭到19家房企瘋搶,經過210輪激烈喊價,該地塊最終被碧桂園以25.31億元拿下,成交樓面價達20017元/平方米,溢價率288.79%,刷新武漢單價最高地塊紀錄。在之前的7月8日,武漢剛剛拍出當時的最高單價地塊,樓面價為18011元/平方米。
據了解,此次刷新單價最高紀錄的地塊為住宅、商服用地,容積率4.00,建筑面積12.64萬平方米,起始總價6.51億元,起始樓面價5150元/平方米。在競拍過程中,有房企一次性加價2億元,可見其饑渴。而該地塊周邊在售的樓盤均價大多在1.5萬-1.7萬元/平方米之間,繼一線和強二線城市之后,面粉貴過面包的行情也罕見地在武漢這個中部二線城市上演。
“和一線城市比不算什么”
“這塊地最終拍出的價格超出了預期,目前周邊在售的項目房價也才不到2萬元/平方米,樓面價比房價高,這在武漢非常少見。這對武漢這個還在逐漸發展的市場來說,有點反常。”克而瑞武漢機構總經理吳洋說,近幾年武漢房地產市場的特征是成交量非常大,但價格增長較為穩定,比較符合城市的發展狀況,而地價、房價增長太快,會破壞這個城市健康穩定發展的節奏。“所以這塊地以這么高的價格拍出來,并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吳洋說,從以往武漢拍出的幾個高價土地項目看,后續的情況都不是特別地好,有擱置多年才開發的,有虧本銷售的,所以他對這塊地的前景不是很樂觀,“這個項目風險不小,對市場肯定是不利的,是否會助推房價和地價上漲,需要觀察,再過兩周武漢還會有土拍,還會有一些優質的地塊出來,從目前的情況看,存在再創新高的可能。”
中指院華中市場研究總監李國政則沒那么悲觀,“那塊地確實值這個價錢,它的地段好,是臨江的,可以看到江景,長江大橋、黃鶴樓都在其視線范圍內,而且商業配套也優質和成熟。武漢的土地市場不存在一線城市和強二線城市存在的非理性問題。”李國政分析說,今年上半年,和武漢同屬于二線城市的南京、蘇州土拍溢價率平均都在100%以上,另一個二線城市合肥則超過200%,而武漢只有22%,“所以土地市場并沒有表現出火熱。這次和7月8日拍出的所謂地王,總價都不高,像這次的總價才25.31億元,7月8日拍出的地總價只有7億元,這樣的總價和一線、強二線城市比,不算什么。”

碧桂園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拿地是集團旗下區域公司根據自身的考量做出的正常商業行為,碧桂園此前在除武漢以外的湖北三四線城市有30多個項目,此次進入武漢這個區域中心城市,是看好其未來的發展。
李國政說,這次的土拍結果,并沒有多么夸張或者說風險很高,25億元對于銷售額超千億的上市公司碧桂園來說算不了什么,而且現在房企資金充裕,資金成本也低,所以對于企業來說并沒有多大風險,“但從另一個角度講,拍出這么高的地價,對房價的助推效應也是擋不住的。”李國政說,2014、2015年武漢住房的銷售套數都是全國第一,今年上半年住房銷售套數和面積也是全國第一,“銷量很大,庫存去化周期目前也達到歷史最低值,只有不到6個月,樓市出現偏緊的趨勢。”
房企尋找避風港
關于此次武漢土拍,某央企投資部負責人稱,從大勢上看,很多房企開始從三四線城市往一二線城市聚集。
由于一線城市拿地太難,很多房企把注意力集中在二線城市,所以中部地區像武漢、鄭州今年以來都表現得比較熱,也漲的比較快,但這屬于補漲,像武漢作為二線城市里不是很冒尖的,之前的房價、地價的價格水平都比較低。隨著南京、蘇州等強二線城市地價也出現虛高,很多房企在布點方面開始向二線中游城市傾斜,“很多房企在上海、南京、蘇州賺到了錢,又在當地拿不到地,索性避開這些城市到武漢、鄭州這些二線城市拿地,而且作為省會城市,武漢在中部地區算是有發展前景的了,人口吸納能力還是有的,加上之前的價格水平較低,所以也是一個很好避風港。”
同時出讓的其他7幅地塊,位于青山濱江地塊被招商地產以43.56億元底價拿下,該地塊也成為青山的總價最高地塊。而位于東西湖慈惠農場附近的一宗住宅地塊也遭到7家房企爭搶,在競拍3小時競價341輪之后被安徽瑞泰置業5.533億拿下,樓面地價4556元/平方米,溢價208.59%。本次土拍,成交7宗,流拍1宗,總成交價77.15億。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