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CBA公司奧運后注冊“卡位”,姚明牽頭的中職聯徹底出局?

2016年07月27日,上海,2016職業籃球產業資本論壇舉行。 本文圖片均為 視覺中國圖
4月27日的CBA聯賽投資人會議,已經過去整整3個月。CBA聯賽辦公室主任張雄和姚明又一次坐在一起,探討CBA的未來。
7月27日,2016職業籃球產業資本論壇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行。張雄在論壇上透露,國家體育總局已經批準了《CBA聯賽管辦分離改革“分兩步走”方案》,CBA公司將在里約奧運會結束后啟動注冊,并在新賽季前完成注冊。
至于姚明牽頭18家俱樂部成立的中職聯籃球俱樂部(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職聯”),張雄在整個論壇上只字未提。

CBA公司奧運后注冊,明年5月前組建經營團隊
當張雄和姚明坐在一起,開誠布公地討論中國籃球的職業道路該如何發展時,資深籃球評論員徐濟成用這樣一句話定義了這次論壇,“這是第一次把產業、職業、資本和籃球結合的論壇,在中國籃球歷史上或許將是一個轉折點。”
然而,這并不是姚明和中職聯在幾個月前“最期待”的轉折點。
在論壇上,張雄明確表示:“CBA管辦分離的核心就是CBA公司。CBA公司將先得到聯賽的商務權,等到運營穩定后,由中國籃協將競賽組織等辦賽權授權給CBA公司。”
按照中國籃協的計劃,在CBA公司的組織架構設想中,中國籃協作為發起人占股30%,20家俱樂部合計占股70%,其中每家均等分配3.5%。
至于“占股比例過高”的疑問,張雄解釋,中國籃協在每年CBA聯賽的收益中只收取5%的專項經費,且用于扶持女籃以及青少年籃球的發展。

更重要的是,中國籃協對CBA公司的發展已有了明確的時間節點。“奧運會結束,我們要啟動CBA公司的注冊,并根據上級的要求,在新賽季開始前完成注冊。”張雄在論壇上如是說,“2017年5月份之前,我們CBA公司要組建自己的經營團隊,為新的商業周期做準備。”
這也就意味著,姚明牽頭成立的中職聯公司在此前談判中希望得到CBA商務權的訴求,徹底落空了。
對于張雄在論壇上如此明確的表態,姚明只能笑言:“你這話說出去,就不能再收回來了。”
張雄:中職聯的作用已達到
事實上,3個月前的CBA聯賽委員會暨聯賽投資人會議上,籃協曾給中職聯另一個“方案”。
中國籃協建議授權北京中籃巨人廣告中心(中國籃協下屬獨資企業)與中職聯公司合并,浙江稠州和山西汾酒兩家俱樂部出資入股一并加入,完成對公司的重組。
如今看來,這個方案也無疾而終。
“CBA公司和中職聯是兩家不同的公司,之間沒有關系。”張雄告訴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中職聯中18家俱樂部的投資人是以友好的關系組織在一起,他們非常希望中職聯對推動職業聯賽起作用,現在這個作用達到了。”
從CBA聯賽管辦分離的時間軸上來看,正是上賽季CBA全明星賽期間,姚明和另外17家俱樂部的投資人在東莞召開會議,決定“另立門戶”,中國籃協才正式提出“籌劃組建CBA公司”。
其實早在2005年,中國足協成立中超公司后,中國籃協就一直有意借鑒效仿,但10年來并沒有實質的進展。2014年中國籃協向體育總局遞交了管辦分離的文件后,也一直沒有得到批復。
張雄很早就表示過,中職聯公司和CBA公司的先后出現只是“時間上的巧合”,但兩者的時間如此接近,不免讓人聯想,是中職聯公司“催生”了CBA公司。
不僅如此,據界面新聞報道,7月15日,北京國際招標有限公司發布招標廣告,對中國籃協CBA、NBL品牌價值評估項目進行公開招聘,以遴選出有資質執行CBA、NBL價值評估的公司。
這也就意味著,CBA各方終于就CBA公司成立達成初步一致意見,CBA各俱樂部投資人也已經同意籃協提出的由第三方機構對CBA聯賽價值進行評估的提議。

商業公司無法助CBA管辦分離平穩過渡?
至少從現在看來,中職聯公司并沒有從CBA聯賽這個大蛋糕中分到一小塊;而中國籃協占股30%的CBA公司不免再次讓人聯想起不少業內人士的那句“換湯不換藥”。
“中國的職業聯賽,脫離不了中國國情。”在張雄看來,如果沒有各個省市體育局的支持,沒有各級公安和相關部門的配合,單靠中國籃協的組織,CBA聯賽依然無法平穩發展,更不用提依靠私人的商業公司來運營整個聯賽。
在論壇上,張雄舉了一個例子——上個賽季CBA決賽第三場比賽結束后,遼寧男籃球員和四川隊球迷在酒店外發生了群毆的惡性事件。隨后,國家體育總局和當地公安進行了協調,總決賽第四場的安保級別上升到了二級,而總決賽第五場的安保更是上升到了最高級,當地動用了2000名特警,甚至還有裝甲車和直升機。
“如果只靠一家私人商業公司去運營這些聯賽,出現了這類問題之后怎么辦。”張雄表示,CBA公司這樣的構架也是出于對未來調動各種社會和政府資源的考慮。
“我們咨詢過公安,如果是單純的商業比賽遇到這類的斗毆事件,那么必須停止。整頓好了之后在公安允許的情況下才能重新比賽。那一場上半年3月份的總決賽,可能要拖到下半年再打。”
對此,一旁的姚明并沒有給出直接回應。
“在我看來,中國籃球職業化的管理方式我們都還在摸索的過程中。”姚明在論壇上也分析了中國籃球的職業化應該借鑒什么模式,“現在體育管理分兩種,歐洲體系和北美體系。歐洲聯賽由各國家球隊組成,以轉會費的模式作為利益傳導,每個俱樂部有青年隊;而北美的籃球體系,球員從大學畢業,就像是去NBA找工作。”
在姚明看來,不管借鑒哪種模式,中國籃協和俱樂部的投資人都希望中國籃球能吸引更多資本,走向更職業化的道路。
“在CBA公司成立之后,依然還有很多管理細節要討論,包括球員的勞資問題以及競賽的問題。這些都需要更專業的人士一起為CBA出謀劃策。”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