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泄密郵件阻礙希拉里上位,看看民主黨大會如何為她挽回形象
很快就有網友在她的推特下回復:“下周你就會后悔發這條推特的。”
Schultz當時肯定不會想到,一周之后,她甚至連維持大會秩序的機會都沒有了——7月22日,“維基解密(Wikileaks)”網站公布了20000封此前黑客獲得的民主黨全國委員會(DNC)的內部郵件,讓Schultz不得不宣布即將在黨代會后辭職,在周一上午參加活動引來一片噓聲后,她宣布將不再主持民主黨大會。
黑幕曝光,希拉里顏面掃地

接近兩萬封的內部郵件,爆出了DNC大量不光彩的內幕,包括計劃偽造特朗普公司性別歧視的招聘廣告、列出名單為捐助者提供職位任命推薦等。而其中最為嚴重的,就是多封郵件顯示,DNC部分官員明顯偏向希拉里,而且有計劃將桑德斯塑造成無神論者,降低基督教徒對他的支持率,幫助希拉里獲勝。
盡管沒有證據表明這些打壓桑德斯的計劃最終得到了執行,但這些郵件,無疑證實了桑德斯和其支持者對民主黨建制派偏向希拉里的指責,也違反了政黨全國委員會應在各候選人中間保持中立的原則。
雖然DNC對希拉里有所偏好的事幾乎人人心照不宣,但赤裸裸地將證據展現在人們眼前,無疑讓整個民主黨和希拉里競選團隊都顏面掃地,也讓部分桑德斯支持者和特朗普支持者更有了理由指責希拉里和建制派的“腐敗”,控訴系統被操縱了。而希拉里團隊所能做的,只能是將話題轉移到“黑客是受俄國指使,普京暗中相助特朗普”上來。
“團結勝利的大會”開局不利

按照原計劃,共和黨開完了帶著雜音的大會,希拉里團隊在上周五公布副總統人選為蒂姆·卡因(Tim Kaine)。過完了周末,民主黨大會應該展現出一個“團結勝利的大會”的形象,與共和黨形成鮮明對比。然而這場郵件事件,卻徹底打亂了希拉里和民主黨的如意算盤。這讓另一邊的特朗普,借黨代會的勢頭,在星期一最新出爐的數個民調中反超希拉里。
似乎一切劇情都朝著對希拉里不利的方向發展。而民主黨大會,依然要按原計劃進行,在歡呼、抗議聲、噓聲中拉開帷幕。
全方位攻擊特朗普,撲滅后院的火
盡管開局不利,但民主黨的大會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不順。與共和黨大會“反希拉里”的主題類似,民主黨大會也采用了“反特朗普”的策略。
不過比起共和黨對演講者的內容失去掌控,民主黨對主題的把控倒更顯成熟。整晚的演講由一個個對特朗普攻擊的剪輯視頻串聯成一塊,在移民、女性、LGBTQ群體、少數族裔等多個話題對特朗普進行全方位攻擊,每個視頻前甚至還頗有心機地加上了刺耳的鉛筆劃過黑板的聲音,同樣也是為了增加觀眾對特朗普的厭惡。
民主黨的新星、新澤西州參議員Cory Booker則為黃金時段點燃了氣氛,政治素人Cheryl Lankford以特朗普大學詐騙的故事拉開了十點黃金檔的序幕。接下來接連上臺的重磅嘉賓第一夫人米歇爾·奧巴馬、參議員伊麗莎白·沃倫、伯尼·桑德斯,最終將大會推向高潮。
桑德斯顧全大局,歡呼壓倒噓聲
民主黨將三位重量級的嘉賓安排在同一天,顯然頗有深意——他們三人在全國范圍內的好感度都接近60%,遠高于希拉里和特朗普。不過這一安排也經歷了郵件泄露事件發酵后的微調,此前計劃壓軸的是米歇爾,民主黨取而代之將沃倫和桑德斯放在了最后,也是試圖安撫憤怒的桑德斯支持者們。
而這一安排的確起到的預期的效果,米歇爾·奧巴馬和伊麗莎白·沃倫的演講已經引爆了全場,到了伯尼·桑德斯登臺時,如潮的歡呼讓桑德斯連說了十多次感謝都無法正式開場。桑德斯小心翼翼地并沒有在一開始就捧出希拉里,而是在指出了在教育、醫改、最低工資等數項議題佐證其支持希拉里的合理性后,才正式喊出“希拉里·克林頓必須要成為下一任美國總統”,到了此時,場內的歡呼已經完全壓倒了噓聲。
大會的“團結”氣氛能否感染選民?

一個政黨的全國代表大會,與其說是真正求得團結,倒不如說是向更多旁觀者展示團結。對民主黨來說,他們至少不用像共和黨那樣面對眾多大佬缺席、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窘境。
除了希拉里本人和副總統人選蒂姆·卡因之外,能為希拉里助陣的還包括現任總統奧巴馬、副總統拜登、前紐約市長布隆伯格,更不用說自己的丈夫比爾·克林頓,以及幾乎民主黨所有的前總統候選人和議員們。在取得了桑德斯的支持之后,她也不用擔心有人像泰德·克魯茲在共和黨大會上那樣,拒絕支持她還喊出“用你的良心投票”。
而經歷了三天“團結”氣氛的普通選民們,到了第四天希拉里正式演講接受提名之時,可能早就把“郵件泄密事件”拋諸腦后。不要忘了,特朗普在接連經歷了大佬缺席、妻子涉嫌抄襲、部分代表“謀反”、克魯茲拒絕背書之后,依然在最后一天順利接受的提名,并迎來民調支持率的躍升。而希拉里面臨的困難,或許并不會有特朗普那么多。
兩個不受歡迎的候選人,到底不要哪個?
民主黨的大會終于坎坷起步,而第一天的結尾,應該算是符合了民主黨的預期。但桑德斯的支持者是否真的能買賬,場內的代表在正式提名希拉里時是否又會制造混亂,場外更多的支持者是否會因為桑德斯“背叛革命”而真的倒向第三黨候選人甚至特朗普,仍然懸而未決。
長遠來說,對希拉里更為致命的,則是自己已經跌至谷底的信任度和好感度。自參選以來,希拉里的不滿意度節節攀升,最近已經高達56%,而與之相比的滿意度僅為39%。不過,好在她面對的是一個和自己同樣不受歡迎的候選人特朗普,不滿意度同樣常年徘徊在50%到60%之間。對于美國選民來說,他們面對的選擇或許不是“希拉里還是特朗普”,而是“不要希拉里還是不要特朗普”。
1992年,希拉里的丈夫比爾·克林頓在民主黨大會后,民調奇跡般地暴漲兩位數,完成了對老布什的大逆轉。24年后,如果一場黨代會真的能給希拉里·克林頓的公眾形象帶來些許轉變,那白宮出現又一個“克林頓總統”的概率將會大大提升。
(作者是美國媒體人)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