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南京7歲男童目睹爸爸沉塘溺亡,家屬:水塘挖建一年未設警示

蔣家門口,順著一條寬敞的水泥路往左手走,百米開外,就是一處面積約5畝的水塘。
2016年6月18日是一個周六,34歲的蔣德勇和往常周末一樣,帶著妻子和7歲的幼子童童(化名),從南京城區回到位于六合區程橋街道桂花大隊金小沖小組的老宅,和雙親相聚。
當晚,蔣德勇帶著幼子童童來到屋門口的水塘捉魚時,不慎失足溺亡在水塘。
事發時,7歲的童童呆在田埂上,嚇得目瞪口呆,一聲不吭。蔣德勇的父親蔣家智向澎湃新聞(www.kxwhcb.com)介紹,事發至今已月余。但如此深的水塘,事發到現在,還是沒有裝上警示牌。
幼童嚇呆,好一會兒才開口指認現場

從水里撈上的殘破的漁網。澎湃新聞實習生 喻晨樸
父親蔣德勇的突然離去,讓幼子童童開始變得沉默寡語。
爺爺蔣家智向澎湃新聞回憶說:“喪事當天,童童看到爺爺哭,又看到媽媽哭,他也哭得很兇。現在,他一聽到有人提他父親的名字,就開始掉眼淚,好像一下子就長大了。”
事情要回溯到6月18日,當天下午三時許,童童隨父親蔣德勇來到水塘,下網。
傍晚,蔣德勇的妻子正站在院子門口,猛然聽見從水塘方向傳來的兩聲“救命”,“救命”。她馬上告訴公公蔣家智。正在喝酒的蔣家智摔下酒杯便奔向水塘。
蔣家智來到水塘邊,問童童,“你爸爸在哪兒?”
7歲的童童嚇得目瞪口呆,不發一言。
“我們處在丘陵地帶,村子里沒有河,這一帶的人普遍不會游泳。當時我心里又慌又急,只能站在水塘邊上摸索,我是第一個到現場的人,我恨自己‘為什么不會水’,痛恨自己‘為什么沒有及早用竹竿摸索水底的情況’。”蔣家智向澎湃新聞記者回憶時,滿滿的自責。
五六分鐘過去了,水塘旁,有三個路人經過。蔣家智喊他們過來幫忙救援,可他們三人既上了年紀也不諳水性。
蔣家智著急,又轉而問呆立在岸邊的孫子:“你爸爸到底沉在哪里了?”
童童往水塘中央一指。隨后,家人按照童童指的方向,將已沒有生命體征的蔣德勇打撈了上來。
家屬:水塘從去年夏天挖建至今,從未設立警示牌
“由于修整河埂,這個池塘被清淤,塘底變得高低不平,最深處有兩三米。”蔣家智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從去年夏天開挖到現在,都從來沒有立過一塊警示牌。”
南京市六合區程橋街道桂花村村委書記秦家勝告訴澎湃新聞,蔣德勇出事的水塘,在2015年進行土地整治工作時曾被清淤,以擴大蓄水能力。“雨水聚集后,一來水的凈化能力得到加強,二來可以在旱季應急,而且也可以給村民提供洗衣等方便。”
案發地的村民小組長蔣家富向澎湃新聞介紹,挖建該水塘主要是為灌溉農田,由政府負責招標施工隊具體執行,政府有監督施工的職責。“水塘開挖一年多,蓄積的是雨水,但挖的一個3米多深的坑一直沒有回填平整,留下隱患。”
南京市六合區教育局宣教科耿姓負責人表示,童童是該區某小學的一年級學生,他們將聯系該生的班主任和相關老師,對孩子提供額外的關注和關照。此外,六合區教育局將抽調一些教育心理學相關專業人士,對孩子進行系統的心理輔導。
秦家勝書記也告訴澎湃新聞,事發后,“我們桂花村委會向蔣家送上了4000元的慰問金。”
截至7月25日,案發地的水塘尚未樹立警示牌。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