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北境之地︱美澳英同盟來了,俄羅斯需要擔心嗎,不需要嗎?
美國、澳大利亞和英國締結新的政治和軍事同盟(AUKUS,后文簡稱“美澳英同盟”),澳大利亞隨后取消了由法國為其打造新一代柴油動力潛艇的“世紀合同”。
俄羅斯國內對此事的看法不一——有人樂于看到美國和法國這倆北約盟友內訌;有人憂心忡忡,認為美澳英同盟不只是針對中國,也是針對俄羅斯的;還有人擔心美國與非核武國家分享核潛艇技術會帶來不測后果——澳大利亞將擁有8艘核潛艇,而不是法國的柴油潛艇。
這些觀點都不無道理,但它們都只關注了組建“美澳英同盟”可能造成的短期后果。“美澳英同盟”及其升級澳大利亞水下艦隊的方式,對包括俄羅斯在內的許多國家,都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首先,啟動“美澳英同盟”表明,對抗中國已經成為拜登政府外交議程上毫無爭議的頭等大事——為此,美國不惜與法國撕破臉,把澳大利亞置于“毀約”的尷尬境地,以及重新解釋“核不擴散”的概念。事實是,美國在海軍領域單槍匹馬地與中國競爭,已經變得日益困難,尤其是在東太平洋,它別無選擇,只能依賴信得過的盟友,同時忍受由此產生的不可避免的成本。
與現代柴油潛艇相比,核動力潛艇只有一個無可爭辯的優勢——更大的作戰范圍,這主要歸功于其卓越的水下運行自主性。也就是說,如果新潛艇僅僅是為了保護澳大利亞,那么它們大可不必采用核動力。但是,如果它們要在更遙遠的水域,比如在臺灣海峽、朝鮮半島附近或是阿拉伯海的某片水域,執行可能長達數月的秘密任務,那么核反應就會是一個顯著的優勢。
對俄羅斯來說,這意味著從今往后,一舉一動都會被華盛頓置于美中對抗的大背景下加以研判。比如說,美國一方面對俄羅斯與印度或是越南的軍事合作視而不見,因為那會增強相關國家對中國的制衡,另一方面又會揪著俄中軍事合作不放,尤其是俄羅斯對中國海軍現代化的支持,這甚至可能成為美國發起新制裁的理由。
有人認為,未來隨著更多國家的加盟——從加拿大、新西蘭,到日本、韓國,最后甚至是印度和越南——“美澳英同盟”將演變為亞洲版的北約。這些推測無疑會引發俄羅斯方面的關切。
我認為這種可能性不大。像印度、韓國這樣的國家歷來不愿加入多邊軍事同盟,以免影響它們與其他國家的關系。而美國之所以要搭建“美澳英同盟”這樣的新安全框架,無非也是認為20世紀那種僵硬的同盟模式不再適用于新世紀。從這個角度看,“美澳英同盟”與其說有可能成為北約,不如說是有可能取代北約。
北約在美國戰略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可避免地會弱化,但這不一定符合俄羅斯的長遠利益。較之“美澳英同盟”這樣的新構架,北約有著清晰而細致的決策流程和機制,以便在眾多成員之間達成妥協。對莫斯科而言,北約的決策或許會令人不快,但它們總體上是有延續性和可預測的。“美澳英同盟”就不一樣了,它沒有那么厚重的組織構架,相應地,其行為“即興發揮”的空間就大,因而不可避免地會增加政治風險。
在美國的設想中,“美澳英同盟”的首要任務仍然是維系其對海洋航線的控制權。對于歐亞大陸的陸路運輸走廊,美國無法實現足夠的控制,也不需要這樣做——在可預見的未來,全球主要的貨運路線仍然是在海上,也就是說,美中戰略競爭的主戰場將會是海洋,而不是陸地。
對俄羅斯這樣的陸權國家來說,這總的說來是件好事——只要莫斯科不自己擠到中美對抗的風暴眼里。從理論上講,再過幾十年,澳大利亞潛艇就可能出現在俄羅斯庫頁島和堪察加半島的附近水域,甚至穿越白令海峽進入北冰洋,對俄羅斯北方艦隊構成新的潛在威脅。但我們有理由相信,它們的主要活動區域在遙遠的南方,并不會直接影響俄羅斯的利益。
值得一提的是,幾乎就在美澳英結成同盟的同時,中國提交了加入《全面進步的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的申請。這一“協定”由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發起,本身就是其遏制中國經濟戰略的一部分,雖然美國在特朗普上臺后退出了,但中國能夠加入CPTPP的機會仍然微乎其微。通過申請這一姿態,中國再次表明了,它希望將與美國的競爭限制在貿易、投資和技術的范疇里。相反,“美澳英同盟”的出現,則表明美國及其盟友有意將對抗擴展到軍事技術和地緣戰略的領域。
時間回到1882年5月,德國、奧匈帝國和意大利剛剛締結了政治軍事同盟(史稱“三國同盟”)。當時,沒有人會去參詳這一決定可能導致的長期后果,畢竟,這只是一個單純旨在遏制法國的盟約——法國在1870-1872年的普法戰爭中失敗后,復仇主義(revanchism)盛行——除此之外,柏林、維也納或羅馬都沒有更遠大的計劃。然而,僅僅三十年之后,整個歐洲大陸都卷入了空前血腥的戰爭之中。
今天的“美澳英同盟”看起來只是一個匆忙拼湊的、松散的不穩定框架。但或許不出二三十年,那種促使美澳英在今天締結政治軍事盟約的邏輯,便會將它們和它們的對手,乃至全世界引向萬劫不復之地。而這,才是“美澳英同盟”真正的危險之所在。
-----
作者安德烈·科爾圖諾夫,系俄羅斯國際事務委員會總干事。本文俄文版首發于2021年9月29日的莫斯科卡內基中心網站。“澎湃”經授權編譯刊發。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