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圍觀|網購給差評遭商家攻擊:“不應該看到差評就那么沖動”
今年6月,操作系統開發公司CoreOS首席安全工程師馬修·加勒特,在亞馬遜美國網站上購買了一款中國廠商生產的插座,并給予一星差評后寫了一篇近800字的評論,從專業角度分析了產品的安全漏洞。但隨后他遭到了中國廠商銷售人員的郵件騷擾和舉報威脅。7月14日下午,濟南公安歷下區分局通報稱,山東男子在網上訂餐后因給粗口差評被砍縫19針,店主被拘。針對最近頻繁出現網購或訂餐出現因差評而遭受攻擊的事情,市民這樣說:

“對于打人的事情,我覺得這個是很不應該的,必須要處理!”
“但是我覺得那個老外給的近800字的評論,其實沒必要,買的人那么多,就你有那么多建議,如果我是商家我不會接受的。”
“我不管買什么都會給好評!”
“其實想想,有些東西可能買回來過幾天就用不著了,沒必要和商家較真,他們也累啊。”
“最多和商家說東西不好,他肯換就換,沒必要給人差評。”
“真要不肯換我就退貨,不過也不會給差評,就不去評論了。”
“也不是怕威脅,大家換位思考,上班都很累,商家開個網店也不容易,賺錢也辛苦,互相體諒,就沒那么多事了。”
“我覺得快遞這方面需要再規范點。”
“我也不會在網上買什么很貴的東西,一般超過500塊的東西,我是不會在網上買的。”

“對于這種給差評而被攻擊的事情,我覺得必須要嚴懲!”
“這種太極端的,我也聽新聞說過有給差評給買家寄壽衣的,挺不吉利的,算是惡劣的,都可以舉報維權了。”
“如果我碰到類似這種惡劣的購物體驗,我也會給差評的。”
“如果被威脅了,我會報警,因為已經上升到人身傷害了。”
“商家和平臺的規范性還有待改善,制度的制定還有售后的處理,以及相關法律都需要更好的改善。”
“我沒有碰過,大部分人做生意嘛,還是以和為貴。”
“有些商家確實也會比較奸詐,會把一些商品的提醒放在很不醒目的一個位置,這可能也是造成矛盾的原因。”
“我個人購物會比較小心,買多了也有經驗了,知道哪些店的東西會比較放心一點。”

“我們也有出現過差評的情況。”
“無論是我們還是快遞員的問題,都會和買家溝通解決問題,給客人一個滿意的答復。”
“出來做生意,肯定要以誠信為主。”
“無論客人的好壞意見我們都要以一種正確的方式去接受,而不是去動手打人。”
“這不是正常的商家,不然不會以這種惡劣的手段去針對客戶,客戶是上帝嘛,你肯定不能得罪客戶。”
“這個監管還是需要加強的,比如食品衛生安全上,其他商家我不知道,我們是肯定沒有問題的。”
“作為商家,有缺點改善,無則加勉。”
“我覺得可能快遞配送這方面需要改善一下。”
“我覺得關鍵還是溝通。”

“我一般點外賣都看這家店被點的次數多不多,覺得靠譜才決定點外賣。”
“所以基本沒有碰到食物無法忍受,而給差評的情況。”
“每個人性格、脾氣都不一樣。對于我來說,這次不好吃,我下次就一定會換家店,但不至于會給差評。”
“因為差評這個東西其實店家還是挺重視的,影響也挺大的。”
“想成為網絡平臺店家是一個很容易的事,隨便一個做生意的都能通過,說明這個網站本身的審核機制不夠嚴謹。”
“上升到法律層面上來說,這種網絡平臺的監管沒有做到位,縱容很多事情發生,而且監管體系本身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不應該看到差評就那么沖動。”
“客戶對你提出建議或者指出不對的地方,你應該以理服人,說服對方,好好溝通。”
“如果動用暴力,你即使有理也變成無理了,這件事不應該發生。”
“網絡外賣平臺現在已經受到了很多條例和法律的約束,前段時間好多無證經營,不符規定的店家已經受到了相應法律條約的處罰。”
“我覺得網絡平臺的店家必須有衛生許可證和營業執照。”
“人吃五谷雜糧,沒有衛生就沒有健康,就站不住腳跟。”
“現在夏天了,吃的方面必須要注重衛生,這是一個店主的基礎。”
“阿姨再說一點啊,每一行都要做自己本分的事,要心地善良,以心待人,對顧客好,顧客才能對你好。”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