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一“寵物救助中心”被指販狗虐狗,屢遭舉報還打傷執法者
“薩摩、金毛、博美等寵物幼犬,最低領養只有幾百元,收養的流浪貓狗免費贈送。”這些出現在微博、微信、貼吧等場合的寵物救助廣告源于“上海寵物救助中心”——被不少動物保護公益組織稱為“全上海最大的偽動保賣狗組織”。
然而,該中心卻屢屢被投訴以領養寵物狗的名義,向愛狗、愛貓人士出售有瘟病的寵物,而該中心的經營者則辯稱,投訴是因為同行競爭,并表示出售的幼貓幼狗只是為了給流浪貓狗籌錢。
7月14日,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從靜安區寶山路街道了解到,位于其轄區內的“上海寵物救助中心”被投訴和報警不斷,因此街道相關部門已經多次上門執法。
“三天兩頭有人吵架報警”

2016年5月,通過微博搜索“上海寵物領養”,邵小姐找到了加V認證的“上海寵物領養網”,并根據上面提供的號碼聯系到了對方。“他讓我加微信,加了之后發了我幾個小視頻,也告訴了他們的地址。”邵小姐說,“當時我問他是不是免費領養,他說是的。”
5月22日,邵小姐和朋友根據對方提供的地址“寶山路390號”前往這家寵物領養中心,到了之后發現這里其實是一家超市,電話聯系之后她才知道了實際的地址。“很破舊的小屋,沒有任何機構介紹和負責人介紹。”邵小姐表示,由于自己本身是從事公司資質認證方面工作的,對這方面會比較警覺,她們進去的時候,屋里已經有好幾個和她們一樣要領養的人。“屋子里很臟,不透風,味道很難聞。”邵小姐回憶,寵物全部關在最內側的小房間內,堆了大概15個籠子,每個籠子都是1到3只動物。
當邵小姐提出想領養一只小貓時,一名中年男子提出要付體檢費200元,而被問及去哪里體檢,對方“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邵小姐表示,對方后來告訴她,體檢費用包括2針三聯免疫。但她自己養過貓,知道打針是要在3個月之后才能打的。之后,邵小姐以再考慮一下為由和朋友離開了。“出來之后用手機查了一下,網上很多曝光他們的。”邵小姐表示,最終她放棄了領養的想法。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在大眾點評網、百度貼吧等場合,都可以看到不少網民的投訴。在大眾點評網上,對位于寶山路的“寵物救助領養中心”的評價,5星點評和1星點評基本各占一半。
一名叫磨磨丫的網友表示,自己花了1000多元,領了一只尾巴有缺陷的假拉布拉多,第二次去給換了一只又拉又吐的病狗。
另一名網友表示,自己在2015年11月將一只懷孕的母貓送養,還交了500元助養費,但后來工作人員一直沒有按約定通報貓的情況。一個月以后,全家人執意要去接回貓咪時,發現母貓已經流產,而且滿身跳蚤耳螨,頸部也受了重傷。
同時,有多名網友表示付款領回家的狗后來被查出犬瘟,還有網友表示,中心以做公益之名買賣“星期狗”,多數7天以內就會發生問題,嘔吐、咳嗽、便血,甚至死亡。
還有自稱“上海寵物救助領養中心”鄰居的網友稱:“三天兩頭有人過來吵架報警,你們送過來的流浪狗,他看沒品種的就不收,或者當面問你要收留費,轉眼就扔掉了。”
在評論中,持不同意見的網友還發生了激烈爭執,互相指認對方是“托”或是“黑子”。
澎湃新聞記者還了解到,2015年11月,來自一家寵物救助組織的幾位外國志愿者表示,發現這家“上海寵物救助領養中心”存在寵物交易、虐待、以愛心救助名義收取費用。當月25日,在“BFC一路有你”(上海雙語動保公益組織)、“星寵”和一些愛狗人士的參與及警方的介入下,80多只小奶狗及兩只成年犬被從寶山路營救出來,在12月開始接受長達一個多月的治療和觀察。
“我們是在近一半狗狗因疾病去世后,于12月11日接受了剩余47只的醫療照顧及領養事宜。”BFC的一名志愿者說,“雖然有部分狗狗不得不安樂死,但最后定點接受狗瘟治療的13只奶狗中,有8只小奶狗挺過來了。”他表示,正規的寵物領養基本都是免費的,領養后需要簽協議、回訪等。雖然他們曾嘗試過要起訴“上海寵物領養中心”,但警方表示證據不足。
環境雜亂,鄰居提醒“別買”

按照網絡廣告中的地址寶山路390號,澎湃新聞記者在寶山路寶昌路口多次尋找,確實沒有找到該中心。最后在路人的指點下,才發現在對面的寶山路403弄三寶浴室的招牌左側,有一小塊自制的紅色廣告牌,提示:寵物公益領養所,走進403弄內20米(72號)。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寶山路403弄又名寶山里,是一條老弄堂,環境雜亂。走進弄內,很容易就可以找到72號,但門窗緊閉,木頭的柵欄空隙內都釘上了木條,只有上方兩個滿是油膩的排風扇還在高速旋轉。而在窗戶下面的路邊,一個寵物籠里躺著一條臟兮兮的金毛犬,雙目無神,連頭也抬不起來,只能趴在籠內。
在72號的大門上,非常醒目的紅色提示板寫著“禁止觸摸寵物、禁止拍照”,下面則寫著:“被領養的狗狗不能保證肯定不生病,若被領養后一周內有犬瘟細小病發生,將免費為狗狗看病,若不幸夭折,我們會安排其主人再送條類似狗狗。”同時,還有一篇長長的文章,以一種近乎爭辯的口氣回應著網絡上的各種指責。
而澎湃新聞記者在門口逗留的十分鐘時間里,至少有三位小區居民在經過時向記者使眼色,小聲說道:“你們要買狗嗎?千萬不要在這里買,這里都是有瘟病的狗。”一位附近的居民表示,72號經常有警察接110出警,一般都是因為買了病狗而在這里爭吵的。而據他觀察,除了一些不明真相的市民交錢,將自家的寵物狗放在此處送養,其余有相當一部分狗可能是狗販不要的病狗,放在這里轉手出售。
目前經營已轉入地下

“他們就是打著寵物收養的幌子,在販賣有病的狗,糾紛不斷,有時候甚至一天打110報警的電話要有個十個八個。”說起寶山路403弄內的這個“救助中心”,寶山路街道存仁居委會黨支部書記張謙表示非常頭疼。他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很多前來買狗的市民遇到同樣的情況,狗領回家沒多久就死了,于是就上門來理論,甚至發生打架等事件。同時,周邊的鄰居意見也很大,因為這間房子散發出很大的臭味,而且經常將各種狗籠放在弄內的通道上。
“現在,那里一般都處于沒人的狀態,要買狗的人打電話聯系時,他就跟你約地方交易,而不在弄堂內交易。”張謙表示,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街道、派出所、城管等部門已經多次上門,甚至不得不采取破門的方式,拆除門口私自安裝的攝像頭,將其中所有的狗籠沒收。其間,甚至發生了執法人員被打傷的情況,責任人員也被處以拘留。
據張謙了解的情況,“救助中心”是向小區居民租了此處房子,已經有至少一年的時間。租戶東北口音,現在有兩個人在管理,但是房屋內已經很少放有狗,具體存放狗的位置可能是虹口區的某處。“你看,我們剛接到居民投訴,說他們把一條快死的狗放在門口,我們馬上還要去處理。”張謙說道, “我們現在上門,他就說我是愛心收留貓狗,法律上有什么不允許?”
澎湃新聞記者從寶山路街道了解的情況,與張謙的描述基本一致。街道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在接到投訴后,執法部門是按照跨門經營、影響鄰里生活的相關法規進行管理的,但現在租戶將犬只搬離,具體經營場所隱蔽到其他地區,街道相關部門即使接到投訴,也拿不到證據,沒有執法依據。“如果是個別買主,因為買回去的狗死了而上門發生爭執,公安和社區也只能進行協調。”街道工作人員無奈地表示。
就是以前的“東方狗典”?

澎湃新聞記者還注意到, 不少網友表示,上海寵物救助中心就是以前的“東方狗典”,而“東方狗典”曾經在2006年被媒體曝光過打著寵物救助的旗號做生意,當時位于寶山路349號。
按照網友提供的線索顯示,這家現在名稱為“上海寵物救助中心”的機構,曾多次變更地址,而且經常使用相近的門牌號,而在領養人到達附近后,才告知真實地址。同時,其微博、網站使用的寵物圖片,也有部分被指認盜取自其他正規的領養平臺。
7月14日,澎湃新聞記者按照網上的聯系電話,與“上海寵物救助中心”的一名負責人取得聯系。他表示,該中心收養的成年流浪貓狗肯定是免費贈送的,而家養的幼貓幼狗才是收費的,收費是為了給收養的流浪貓狗籌集費用。“這是我們運營的一個基本準則。”同時他又強調,領養的貓狗要保證肯定養活,是不可能的。對于網友的反映,他表示狗死了是可以再賠一條狗的,但很多人不愿意接受,而網上那張貓頸部受傷的照片,是因為貓本來就有嚴重皮膚病。
“其實,是我的競爭對手,一家寵物診所一直在搞我。”這名負責人表示,領養中心的環境就如同記者所見,自己不是開寵物店的,是做公益的,所以沒有條件花一兩萬塊錢房租去租賃一個寬敞的場所。對于“救助中心”的犬只是否犬瘟發生的幾率比較高,他表示是因為該中心的“出貨量大”。“我們一個月要送出去幾百條狗,是全上海最多的。”他表示,實際犬瘟的發病率在5%左右,并不算高。
7月14日下午,寶山路403弄內那條奄奄一息的寵物犬已經被城管拉走,這名負責人表示:“正好,我也沒有錢再給它看病了。”而對于其他貓狗為什么沒有放置在寶山路的地址,他明確表示是怕被城管查抄。而當澎湃新聞記者詢問,“救助中心”是否在別處為這些寵物貓狗提供了住所,記者能否前往看一看,以便證實“中心”的公益性質時,這名負責人表示,一部分狗給周圍的老鄉幫忙養,還有養不下的才會放在“救助中心”,但肯定不會讓外人去看。“因為我覺得沒有這個必要,我不需要澄清什么。”這名負責人強調。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