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吉林特崗教師為學生上街賣唱?當事人:從未打著學生名義表演

在長春市重慶路商圈的街頭,特別是周末的夜晚,一位年輕人的歌聲總能引起行人的注意。有人駐足傾聽,有人在他面前的吉他盒子里放下零錢,也有人豎起大拇指。
然而,7月4日的一則新聞,將這名28歲的年輕人胡世博推入了尷尬境地。
這則《特崗教師街頭賣唱,為孩子買教具》的圖片報道中,胡世博穿著打著補丁的衛衣,站在4月的長春街頭賣唱,他的行為被上升為“義舉”——賣唱所得,都用來給村小的孩子買食物和文具。
7月11日,這名吉林省扶余縣鄭家村小學四年級班主任、鄉村特崗教師告訴澎湃新聞(www.kxwhcb.com),用“賣唱”“募捐”這些詞匯形容他和他的學生并不準確,“音樂是我的愛好,我也不會打著學生的名義去街頭表演。”
生活有遠方的音樂
1988年生的胡世博是吉林省松原市人,從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后,他曾在長春、天津做過手機、汽車銷售。考慮到家鄉的母親和妹妹,2015年,他選擇回到家鄉做了一名特崗教師。“受我從小到大老師們的影響,心里也比較想從事語文教師這個行業,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去報名,結果考上了。”他說。
胡世博任教的鄭家村小學從幼兒班到六年級一共不到50名學生。胡世博的班上有8個四年級的孩子,8門課程都由他一人負責。
平日里,他會在課余帶著學生唱唱歌,周末則背起一把吉他,去長春街頭彈唱。
“沒有什么能夠阻擋,我對自由的向往,天馬行空的生涯,你的心了無牽掛。”《藍蓮花》是胡世博最喜歡的一首歌,為了讓班上每一個孩子都會唱,胡世博把琴帶到了課堂,花了好幾個月教會了大家。
胡世博把對音樂的熱情也傳遞到了課堂,“我會教給學生一些有意義的歌曲,比如《藍蓮花》、《送別》、《歡樂頌》、《讓我們蕩起雙槳》。”
新聞標題里的“我”是夸大后的我
7月4日,一則《特崗教師街頭賣唱,為孩子買教具》的報道走紅網絡,讓胡世博突然形象高大起來。
報道最早由一個門戶網站的圖片報道專欄發出,報道中的胡世博“經常利用周末的業余時間在長春的街頭賣唱,用來給村小的孩子們買足球、文具和食品”。
對這一說法,胡世博明確反對,對于報道宣揚自己的“節儉”,他也頗有微詞:“我只不過是因為喜歡這些東西。那件羽絨服確實是有些年頭了,衛衣雖然打補丁了但穿著也很舒服。我不敢說自己節儉,雖然我確實反對浪費。”
胡世博說自己在外打拼的時候認識的朋友不多,無聊時就會到市中心唱歌,不是為了賺錢,而是過得充實,自己也比較有樂趣。
他強調,“我唱歌的目的從來不是募捐,我初始的目的也并不是為了孩子去買一些東西。”不過他確實給孩子們過買文具、書籍還有足球鞋,一些零食和水果,“是心疼這些孩子,想讓他們品嘗時鮮水果。”
鄭家村小學的另一名特崗教師張宇(化名)也告訴澎湃新聞,“他(胡世博)從來沒有打著為學生買東西的名義去賣唱,音樂只是他的愛好。”
未來仍想從事教育事業
“在學校里的每一天都是快樂、充實的,尤其是跟孩子們在一塊兒,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
胡世博表示,他有時候覺得自己并不是一個教師,是孩子們的一個玩伴,除了授課,他會用學校的多媒體設備給孩子們放電影,如《放牛班的春天》,或會教他們《弟子規》、《論語》,“孩子們也會有變化,比如他們在有了好東西之后,會第一個想到他們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
特崗教師的聘期一般為3年,談到聘期結束后的規劃,胡世博對澎湃新聞表示,不確定是否還做特崗教師,但仍然想從事與教育相關的職業。
目前,胡世博每個月工資2734元,有寒暑假,住在中心校宿舍,“住宿條件還不錯,早晚餐都在中心校吃,中午到我們自己學校吃。”
“為學生賣唱”的報道刊出后,帶給胡世博的也不全是困擾。有些人匿名給鄭家村小學資助了一些足球或者其他體育器材,胡世博街頭唱歌的習慣也沒因此而擱下。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無奈……”7月9日,又一個周六的晚上,胡世博拿起了熟悉的吉他,走上了城市的街頭,在來往行人的注視之下唱起了歌,一個行人拿過他的話筒,唱起了《外面的世界》。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