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長安街知事:陸軍司令員李作成1998年抗洪時遇上過險情
長安街知事7月8日消息,就在剛剛,民政部發布消息:6月30日以來,長江中下游等地遭受的洪澇、風雹、滑坡、泥石流等災害,已造成11省、自治區、直轄市的3100.8萬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670.9億元。
面對肆虐的洪災,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大力支持地方做好防汛救災工作。
實際上,每逢抗洪搶險,咱們的人民子弟兵必是沖在最前線的中流砥柱,這次也不例外。這兩天,網上流傳著一張年輕的解放軍戰士身著泥衣,在救災現場啃饅頭的照片,感動了無數網友。
同時,很多人還找出了解放軍參加1998年抗洪的視頻,以此來證明誰是真正的“抗洪神器”。1998年,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共出動了30余萬人、1170艘舟艇、200余架飛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軍為抵御自然災害動用兵力、裝備最多的一次軍事行動。曾任中央軍委副主席的張萬年上將,當時參與指揮抗洪全過程,在后來自述中他介紹說,“這次抗洪搶險,一共有100多位將軍在一線指揮。”
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發現,18年過去了,當年參加指揮抗洪的將軍,多數已退役。其中仍在現役的,幾乎都成為了我軍的高級指揮員。首任陸軍司令員李作成上將,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李作成時任第41集團軍副軍長。汛情極其嚴峻之時,他奉命率部先后轉戰湖南、湖北等地的11個縣市,救出被洪水圍困的群眾1.7萬余人,排除大小險情140多處。
1998年7月,解放軍成功營救一名幼兒園老師的事跡,一時間被廣為報道。那次指揮現場救援的最高首長正是李作成,他還遇上了險情。
據《光明日報》報道,湖南安鄉縣一處堤段被沖潰后,幼兒園老師周運蘭被困樓房之中。風大雨急,空軍救援直升機無法接近。前來督戰的李作成和廣州軍區某舟橋團團長李新民親自乘舟,察看營救線路,但這時沖鋒舟突然熄火,被一股急流掀出20多米遠,幸虧李新民用鐵鉤死死勾住一棵樹,沖鋒舟才沒有翻沉。最后,幾名水性好的共產黨員組成“敢死隊”,采用分段漂流的辦法,經過4小時驚心動魄的營救,終于將周老師救上岸。
時任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于永波,在荊江大堤看望官兵時,曾稱贊李作成“為人民立了新功”。此后,李作成被四總部表彰為“抗洪搶險先進個人”。正是抗洪那年,李作成升任41集團軍軍長,他當時只有45歲。
現任東部戰區司令員劉粵軍,也參與了這次抗洪。劉粵軍當時是一名師長,洪災發生時,他正在休假,從報紙上看到洪災肆虐的消息后,他估計可能會有任務,就提前趕回部隊。
果然,抗洪救災的任務很快到來。軍區首長直接給劉粵軍打電話說:“你們師出動需要多長時間,你們自己定。”接到命令僅一個半小時后,劉粵軍的部隊就登上第一趟專列,比預定時間提前8小時到達指定地點,正趕上第六次洪峰。苦戰一個月后,洪水終于消退。
中央軍委委員、軍委后勤保障部部長趙克石當年在31軍任職,他下屬的一個營被中央軍委授予“抗洪搶險英雄營”榮譽稱號;現任陸軍副司令員彭勃,當年率部參加東北地區的抗洪搶險,《新聞聯播》還予以專題報道;現任解放軍駐澳門部隊司令員王文,也曾奔赴抗洪一線,當時他還是某師副參謀長。
也有令人遺憾的將軍。去年,武警河南總隊原司令員沈濤被組織調查。沈濤也參加過1998年長江抗洪搶險,他所帶的團被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抗洪搶險模范團”榮譽稱號,個人還榮立一等功。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抗洪救災的危難時刻,人民子弟兵從未退縮過。他們來了,老百姓就安心了。張萬年曾生動記錄了解放軍的“抗洪精神”:“洪水一來,群眾往下走,軍隊往上沖,群眾一看解放軍來了,就有了主心骨,這叫‘壯膽’;這個時候,常常有壞人造謠,流言四起,擾亂人心,軍隊來了就能壓住陣腳,維護社會穩定,用老百姓的話說,就叫‘壓邪’;江河發大水,哪里的老百姓被淹了,部隊就趕快到哪里去,人命關天,救人第一,這叫‘救人’”。
和平年代,實戰較少,參加重大搶險,就成了檢驗解放軍戰斗精神的重要時段,也是磨礪軍事指揮員素質的寶貴課堂。執行好重大非戰爭軍事任務,對將軍而言,既是積累指揮經驗,也是晉升考核的重要標準。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