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人類史上最燒腦餐廳,關門十年仍無法超越
人類史上最燒腦餐廳,關門十年仍無法超越! 原創 梅姍姍 風味星球 收錄于話題#霍格沃茲 1 個內容 #分子料理 2 個內容 #斗牛犬餐廳 1 個內容 #分子烹飪 2 個內容 #小眾美食 3 個內容

這是一個食物界的霍格沃茲。
在這里,餃子能在入口瞬間消失;泡沫可以吃出西班牙沙灘的味道;透明水里,番茄最濃縮的精華能在你齒間縈繞。

“不就是分子料理么?” 你可能會略帶不屑的說。
沒錯。但如果說其中最早的發生在1998年,那個大哥大都還沒普及,交流全靠bp機的年代,是不是就開始有點魔幻了?畢竟那時候,連肯德基都還沒進入全國大部分城市。

當時的電腦都還長這樣,打字速度快可以月薪上千
*搜狐
但在西班牙的海邊,這個霍格沃茲已經開始了對滋味最大膽的實驗。
周一的“風味世界”很久沒推薦美食紀錄片了,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講講這個“霍格沃茲”的故事,片名叫《斗牛犬餐廳:烹飪進行時》,也叫《美味絕饗》。你可以在結尾“閱讀原文”的鏈接里看到完整紀錄片。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可以看到完整紀錄片
西班牙和法國交界的布拉瓦海岸,有一座老宅佇立在制高點。

從老宅遠眺,大海的生機和遼闊一望無垠。但老宅里并沒人在意,他們忙著收拾東西,把所有的廚房用品搬到距離不遠的巴塞羅那,在那里的一個“實驗室”中。
“今年的主題是什么?” 廚師們在“實驗室”相互交流。“不知道,不過可以先把已知的,會應季的食材羅列出來。”

柿子、秘魯番荔枝、松茸…羅列的食材對絕大多數西班牙老百姓都是陌生的,但這些面對他們廚師似乎稀疏平常。
緊接著,實驗開始。


按理說實驗都要有目的,但這里的廚師卻不知道自己在驗證什么。他們只是習慣的知道,要盡可能拆分這個食材的一切性狀。
比如柿子,生的是什么口感質地?打成泥呢?油炸呢?烘烤呢?低溫慢煮呢?除了本身質地味道發生改變,還有什么新物質會產生么?它的焦糊邊兒味道怎么樣?析出的汁水呢?

柿子在不同烹飪方法下會產生怎樣的變化,從表格到照片都被詳細記錄
實驗的每一步都要被相機拍攝下來,并嚴謹的記錄在電腦里。除此之外,倘若一個汁水足夠美味,基于這個汁水可能的不同思維實驗也需要詳細的記錄。

廚師也是記錄者,也是攝影師,他們不會錯過食材實驗的每一步
如果你來到此時的“實驗室”,根本不會意識到這是一個廚房:每個穿著白色褂子的男子不是面對電腦,就是手持相機,偶爾再用離心機或真空機抽著什么液體。只有當看見房間中央那幾個有爐灶的廚師位,才會被拉回現實。
“這個是我那天跟大伙兒在巴西探訪一家餐廳”,一個廚師指著電腦屏幕上一盤很明顯的剩菜照片解釋著。

“當時這道菜是燉魚,這是肉,這個是加了橙汁的酸汁,我就是突發奇想,把啤酒杯里的冰塊放到了盤子里,然后帶著魚肉、冰塊和湯汁一起咀嚼——那真的是口感的新大陸啊!”
廚師因此獲得靈感,他意識到自己當時的快感來自于冰塊的脆、魚肉的嫩和混合酸油脂,在口腔一起發揮的作用。

他當然不會復刻這道剩菜,但基于這個靈感,他開始嘗試復原這些元素:酸的冰塊碎,某種柔軟的質地,外加某種油脂豐富的食材。他覺得這道菜或許是個冷湯,或許是個沙拉...
他并不知道成品會如何,但開始了有針對性的實驗。
創造這個實驗室的人名叫費蘭·阿德里亞(Ferran Adrià),他主要負責給這些廚師的靈感提供更高層面的指導,和自己的味覺反饋。他不否定任何創意,會品嘗每個實驗元素:比如烤蘑菇的汁和蒸蘑菇的汁,到底味蕾上有什么區別?

Adria Ferran
*Wired UK
每個廚師做出了新元素第一時間都會送給他嘗,他會告訴廚師們自己的感受,并在實驗出第一個成品后,給廚師們繼續修改還是不通過的意見。

這道碎冰酸汁實驗獲得了費蘭的批準,并在后續的一系列更復雜的實驗中,成為了一道屬于2007~2008季度實驗菜單上,一個名叫“碎冰醋配貢桔瓣兒和綠橄欖”的清口菜。

從剩菜獲得的靈感,最終呈現成這樣
巴塞羅那的實驗室只運營到每年5月,隨后這里所有人和設備都將再次轉移,回到那個俯瞰布拉瓦海岸的老宅里。

餐廳的營業季快到了。
這座老宅名叫斗牛犬,因為最早買下這塊地的房東有好幾條斗牛犬。那個房東是個醫生,也是個環游世界的饕餮客。在財富自由后,他把這塊地打造成了上面自己住,下面是餐廳的結構,并專門請了個廚師。

80年代的斗牛犬菜單
*El Bulli
費蘭·阿德里亞是1983年來到這里餐廳打工的。作為海灘旅游圣地,西班牙的布拉瓦海岸有著天然的淡旺季之分。費蘭的好運氣,在于愛吃的房東喜歡在淡季帶著廚師去各地吃喝見世面。
后人總是好奇,為什么費蘭這個零廚房經驗的洗碗工,可以擁有如此前衛的創意理念?答案就在這里:跟房東老板各地吃喝取經。

早年在法國各地取經的照片
*El Bulli
費蘭回憶,自己認知最徹底的改變是在尼斯拜訪Negresco餐廳。當和餐廳經理聊到創意這個話題時,經理說“我們之所以能與眾不同,是因為我們杜絕任何傳統經驗,不模仿,只創作”。
這句話之后,費蘭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脈,斗牛犬餐廳也開始了先鋒美食創造之路。
“能把羊排煎到羊排可以達到的極致的餐廳很多,那也是一種完美。但在斗牛犬,你會獲得的,是一次永生不可復制的體驗。這里即便烹飪羊排,也絕不會制作成你熟悉的模樣。它的每一道菜,都是食材和味覺的先鋒實驗,你在斗牛犬獲得的不是吃飽,而是一次顛覆食物傳統認知的體驗。” 英國衛報的美食評論家早在20年就如此評論到。

比如這是一道加了薄荷粉和糖粒的冰碗,吃的時候打碎冰碗上層,結合著薄荷粉和糖咀嚼,就仿佛喝了薄荷水,但是咀嚼出來的
回到紀錄片。這個2007~2008季度,餐廳實驗的主題最終被確定成了“水”。什么是水?水有什么可能的表現形式?其他液體和水能有什么碰撞?這些概念在歷經半年的一系列試驗后,被濃縮成一個35道體驗的晚餐。

巴塞羅那的那些“實驗員”們此刻都回歸了廚師的老本行。他們招了一批“新同事”(即世界各國的頂級廚師。斗牛犬的創新聲名在外,廚師們都擠破了腦袋想來這里打工,學習先進經驗),并開始指導每個新同事如何制作這一季的菜單——比如如何封裝“消失的餃子”,它的原理是什么。

在很長一段時間,斗牛犬餐廳都是世界廚師擠破頭想進來學習的餐廳
學員們從打掃斗牛犬餐廳開始,一個月內,快速上手。
費蘭呢,則坐在餐廳里自己的固定座位。每天成品上桌之前,品嘗第一份樣品,指示廚師們進行最后的調整。“這個皮還能再薄一些”,“明天這個原料換成氣泡水試試”… 他的靈感如噴泉般,根本止不住。

這大概也是斗牛犬餐廳可以成為一代傳奇的原因。
2021年,在北京的一家黑珍珠餐廳,我喝到了一款透明的,入口是濃郁的番茄味兒的液體。
“這是我們用了多種市面上番茄味最濃郁的番茄品種,用離心機專門濃縮的番茄汁”,主廚認真且帶著些許驕傲的介紹。在場的朋友們都驚呆了,我也驚呆了。彼時我還不知道這款透明番茄汁的概念最早源自于23年前的斗牛犬餐廳,只是第一次吃到透明的番茄汁。

如今了解離心機、低溫慢煮、泡沫的原理的人已經很多了,也有很多餐廳會做透明的各種果蔬汁
*G-Free Foodie
23年過去了,斗牛犬全部創意里的冰山一角,才傳播到中國。
有人說費蘭是分子料理之父,但在看完《斗牛犬餐廳:烹飪進行時》后,你或許會感受到這句話的偏頗。費蘭的目的從來不是開展一個新的領域,他只想不斷地挑戰一個食材被解構的可能,然后不斷地用最意想不到的方法去重組它。

“費蘭之前,從來沒有人意識到食物可以如此認知;費蘭之后,也再沒有人有如此大的想象力,來再次重新定義食物的含義”,衛報美食評論家的總結,大概也是對費蘭最恰當的描述。
(注:斗牛犬餐廳于2011年永久停業)
作者:梅姍姍
排版:風味君
頭圖:WIRED UK
圖片部分來自網絡
如有疑問請聯系
communications@labsdoc.com
原標題:《人類史上最燒腦餐廳,關門十年仍無法超越!》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