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鬧完笑話,臺灣導彈艇需要引起我們哪些關注?(上)
【編者按】
據臺灣地區中央社消息,7月1日上午臺灣海軍“金江”艦實施“甲類操演”時誤射“雄風三型”超音速反艦導彈,貫穿“翔利昇號”漁船船體并導致該船沉沒。目前,臺灣軍方已經證實這一造成1死3傷的事故由軍方誤射造成。
“金江”艦是“錦江”級導彈巡邏艇的一艘。在臺灣海軍的構成中,導彈艇是其爭奪臺灣海峽制海權的主要力量。那么,臺灣現役的導彈艇有哪些?如何應對這些數量龐大、火力強悍卻又體型較小的作戰單位呢?
目前,臺灣共有三型導彈艇,計劃到2018年擴編至54艘,其作戰任務是在戰時奪取海峽控制權,攔截大陸渡海登陸輸送編隊。
“錦江”級巡邏艇12艘

錦江級長61.4米,寬9.5米,吃水2.9米,滿載排水量680噸,航速15-25節,編制50人,續航力 4159海里/15節。原配備4枚射程40公里“雄風”-1 反艦導彈,40毫米、20 毫米炮各一門,深彈投放器2座,水雷投放導軌兩組。LN66對空雷達、HR75C5導彈火控雷達各一部、一套海眼光電觀測系統,艦殼高頻搜索攻擊聲納一部。
據報道,部分“錦江”級導彈艇已換裝“雄風”-2反艦導彈,40毫米艦炮換為76毫米。“錦江”級的優點是排水量適中,武器配備較全,適于執行近海巡邏警戒任務,可執行反潛、反艦、布雷等作戰任務。其弱點是航速低,最大航速還不到30節;防空火力較薄弱,沒有隱身性能,攻擊時易被對方發現,只能作為機動的近岸導彈發射平臺,執行防御任務。
“光華-6號”隱身導彈快艇30艘

“光華-6號”是臺灣主要的近岸突擊力量,艇長34.2米,舷寬7.6米,最大吃水2.96米,平均吃水1.8米,滿載排水量180噸,最大航速33節,巡航速度22節,續航力1150海里,編制19人。裝備4枚射程150公里“雄風-2”導彈,2座20毫米炮,2座干擾火箭發射器;HR-76C5型對海搜索雷達1部、DECCA型導航雷達1部、INNARSAT-C衛星通訊系統、艦用“大成”數據鏈系統、“海鏢”分系統和NGPS船位回報系統等。
“光華-6號”的優點是采用了隱身設計、隱形涂料、新型螺旋槳,從而使雷達回波、紅外特征大幅降低(據稱雷達信號強度僅相當于幾十噸的漁船)。而且,艇體小便于隱蔽、速度快較為靈活,對艦打擊能力強,戰時可疏散部署,適合近海突擊水面艦艇編隊。由于其數據鏈與海、空軍作戰系統直接聯接,可有效遂行海空聯合作戰。
“光華-6號”的弱點非常明顯,一是導彈艇重心高,穩定性不好,適航性不佳,如果海上風浪稍大,就會影響導彈發射質量,在4-5級風浪的海況下無法出海作戰;二是防空能力差,防空火力只有前后主甲板各一門人工操作的20毫米炮;三是沒有配備雷達和光電設備,無夜間作戰能力,威力小、可靠性差。
“迅海”級隱形導彈巡邏艦(計劃12艘)

“迅海”級采用高效穿浪雙體船型,排水量小于1000噸,長60.4米,寬14米,高6米,最大吃水2.3米,最大航速38節,12節經濟航速時續航力2000海里,自給力約12天,噴水推進,艇員34名。武備為:“奧托”76毫米艦炮一座、4挺12.7毫米機槍,20毫米MK15“密集陣”系統一套,配備16枚反艦導彈(包括8枚最大射程300公里、最高速度2馬赫的“雄風”-3超音速反艦導彈,8枚射程150公里“雄風”-2亞音速反艦導彈)。艇艉有直升機起降甲板,可以起降MD500“防御者”艦載直升機。配備一部“海虎”對海/空搜索雷達,一部火控雷達,一部導航雷達,一套艦用“大成”數據鏈系統、“海鏢”分系統和NGPS船舶回聲定位系統。
“迅海”級優點眾多:首先,有較強的隱身能力。“迅海”級采取隱身設計,艇體多由光滑的平面組成,消除了垂直交換面,艇艏系纜樁、錨泊設備等封閉在甲板以下,降低了艦艇雷達反射截面積。此外,“迅海”級和我軍022導彈艇一樣把排煙道放在艇體中間,屏蔽了最主要的紅外輻射源,提高了艦艇隱蔽力和生存力。其次,具備較強的反艦能力。“迅海”級16枚反艦導彈的火力配置較之前的兩款有很大提高,而且由于導彈速度很高,被攻擊艦艇預警時間很短,難以及時做出反應和實施有效攔截。第三,執行作戰任務靈活性好,可擔負近岸巡邏任務,也可以擔負一定的反潛任務。“奧托”76毫米速射炮在執行海上巡邏治安任務時有很大的實用性,其艦載直升機也可執行反潛搜索。更重要的是,它能夠擔負導彈艇編隊指揮艦的功能,通過為“光華”-6號導彈艇提供目標探測與指示,可以率領“光華”-6號執行突擊任務。
“迅海”級也有其弱點,一是其隱身效果值得懷疑。“迅海”級噸位較大(900噸),艦橋過高,雖然其艦橋結構模仿了法國的“拉斐特”級,并配合使用了高性能隱身涂料,但它并沒有進行整體的航行波浪消除設計,因此可以推斷其高速航行時尾部必然掀起高波浪,隱身效果會大打折扣。二是相對薄弱的防空能力。其只有艦炮一種對空防御武器,打擊范圍在10公里以內,面對現代飛機數十千米以上的攻擊距離,明顯無能為力。三是缺乏持續保障能力。該艦的系統多數都依賴進口,戰時所需的動力、武器、電子系統等裝備難以持續供應。四是其反艦作戰過分依賴臺軍的信息獲取和信息傳遞系統。“迅海”艦自身不具備引導“雄風”-2 和“雄風”-3導彈實施遠程打擊的信息保障能力,需要臺軍預警機、沿岸觀通站等通過“大成”系統數據傳輸鏈路提供遠程目標探測、識別、跟蹤的信息保障,戰時臺軍這些感知能力很容易被壓制和摧毀,信息傳遞系統易被切斷或癱瘓。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