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文教產業遇上“雙減”是挑戰還是機遇?聽聽特級校長怎么說
10月15日,“臨港杯”2021年“創青春”上海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在線文教單元賽決賽在漕河涇開發區會議中心舉行。

論壇現場 團區委供圖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從共青團徐匯區委員會了解到,本次在線文教單元賽作為上海青年創新創業的主賽道之一,經過層層選拔,最終11支創業團隊入圍決賽,在現場被頒發優秀項目獎。活動現場,團市委副書記丁波、徐匯區委副書記沈權為新一批“徐匯區青年夢創導師團”頒發聘證。

頒發聘證 共青團徐匯區委員會供圖
對“雙減”背景下,在線文教產業發展有何新機遇、新挑戰?在大賽現場的“當文教產業遇上‘雙減’”主題論壇上,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學黨委書記、特級校長陳宏觀表示,當文教產業遇上“雙減”,前提一定是在普通教育階段,孩子的特色特長是產業發展重點。
陳宏觀還表示,在此基礎上產業的公益屬性必須強化,要遵循人的成長規律,因材施教,不拔苗助長、急于求成,不賺昧心錢。
“雙減”落地后,體育運動成為了家長和孩子們首選課余活動之一,對體育行業帶來怎樣的正面影響呢?女排國際級健將、亞洲“最佳二傳手”、徐匯區青聯委員諸韻穎退役后,繼續從事著青少年排球體育事業。諸韻穎介紹,目前體育教育與培訓行業高速發展,體育培訓行業在“十三五”期間實現了跨越式增長。
諸韻穎認為,“雙減”政策帶來的機遇,“雙減”讓之前埋頭在題山題海各類補習里的學生空閑時間增多了,用于體育鍛煉的時間會相應增加,另外,學科類培訓釋放出來的家庭資金也有可能被用到體育項目上。然而,行業競爭會更加激烈,對參與課后服務的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建立評估退出機制,服務差、亂招生、擾亂學校秩序等問題的培訓機構,將被市場淘汰。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