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紅色記錄丨冼星海岳父錢亦石是中共早期理論家
6月26日,一位來自浙江杭州70多歲老阿婆來到上海奉賢。她叫冼妮娜,是中國近代著名音樂家冼星海的女兒,這么多年來,一直想走訪一下外祖父——錢亦石為抗戰留下最后一滴血的地方——奉賢。當天,她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錢亦石生平


1930年底,他回到上海,在組織安排下從事翻譯著述,被聘為上海法政學院和暨南大學教授,先后發表論文評論近百篇,是中國共產黨早期的理論家,董必武稱贊他的論著“文辭條理流暢,語言精核,足傳不朽。不僅國內一流,即置于國際一流論文中也毫無遜色。”被稱為“紅色教授”。

1937年淞滬會戰帶領戰地服務隊來到奉賢南橋投身抗日,在奉賢也發出了他人生最后一封家書。

1937年戰地服務隊在奉賢合影
戰地服務隊在南橋駐地舊址
1938年1月,在南橋淪陷前的最后一小時,染上瘧疾的錢亦石先生離開了南橋,不久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在他的追悼會上,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送的挽幛上寫著“哲人其萎”四個大字,遺容兩邊為郭沫若擬稿的挽聯“戰死非病死,英魂化國魂”。

冼星海生平

1926年入北京大學音樂傳習所,1928年進上海國立音專學習音樂。1929年去巴黎勤工儉學,師從著名提琴家帕尼?奧別多菲爾和著名作曲家保羅?杜卡斯。1935年回國后,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1938年赴延安,后擔任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主任。1939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5年10月因勞累和營養不良,他的肺病日益嚴重,最后冼星海病逝于莫斯科。

他短暫的一生創作了包括《黃河大合唱》、《太行山上》、《二月里來》等500多首膾炙人口的革命歌曲,為中國的新音樂運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毛澤東贊譽他為“人民的音樂家”。《人民音樂家:冼星海》結合冼星海的書信、日記以及學生、故舊的追憶評述,以生動的文字、翔實的史料呈現出冼星海執著于音樂和理想的一生。
(原標題:冼星海之女圓夢奉賢)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