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兩個演員演繹雙重身份,《南唐后主》再現李煜生命絕唱
李煜身上一直交織著雙重身份,一個是亡國之君,一個是千古詞帝,音樂劇《南唐后主》在再現這個人物時,決定用兩個演員同臺,探究他的一生。
“他做過很多看起來割裂的決定,用兩個角色表現人物,我們想探究,是什么促使他作出這些矛盾的決定,又是什么經歷才能沉淀出那些偉大的詩詞。”編劇張吟昕說。
11月6日-14日,《南唐后主》將在上海大劇院首演,以國風美學,演繹南唐末代君主、詞人李煜的生命絕唱。

主持人與劉曉邑、張博、張吟昕、孫浩程。主辦方供圖
“李煜的詞,就是故事、就是節奏、就是韻律、就是結構,就是音樂,就是舞蹈。”在用音樂劇表現這位歷史人物時,導演劉曉邑表示,要拋棄一些對音樂劇固有的條條框框的理解。他要求主演苦練基本功,熟悉戲曲身段與唱念做打,劇組還專門聘請了古代禮儀老師,讓全劇有更濃郁的古風。

主持人與四位主演(王楊、徐澤輝、張智涵、王敏輝)
“我當時沒想做,后來聽到張博做的嗩吶音樂和《春花秋月何時了》,我就覺得,這個戲我要接。張老師的音樂一出來就很動人,你的細胞會被音樂震動,我不需要再做任何的調整。”劉曉邑說。
琵琶、嗩吶、江南絲竹……張博采用民樂勾勒色彩性、主題性的音樂,同時,讓古風國韻與搖滾電音碰撞,產生火花。而在刻畫李煜時,他也在設計上有所區別,可以聽到主觀和客觀、內部和外部兩種音樂風格。
全劇的服裝造型設計在參考晚唐至宋的服飾風格基礎上,融入了現代時尚感,有古典意蘊,又有想象空間。每個角色的形象設計,都運用了不同的面料質感、款式形制,進行角色的性格塑造、身份區分。

《晚妝初了明肌雪》
舞臺設計頗為特別:中心區是一片鏡面臺,象征欲望的苦海;舞臺邊緣的多根立柱形如毛筆,象征李煜與詩詞、與筆墨相伴一生;柱子外側的多片鏡面,可以同時欣賞到現實舞臺和鏡中舞臺里演員的表演,正如李煜不同性格的側面……
舞美設計徐肖寰的靈感源頭是“圍困”,李煜被他人所圍、被自身所困、更被命運牢牢地束縛著,重重合圍中,他的詩詞突破了時間和地域,世代傳誦。

《龍椅》張智涵 王敏輝
《南唐后主》由劇伙音樂、上璽文化聯合出品,由劇伙音樂擔綱制作。
2019年,在上海文化廣場首屆“華語原創音樂劇孵化計劃”中,《南唐后主》從77部作品里脫穎而出,并在當年底的工作坊中,獲得觀眾投票的人氣最高獎,成為最受期待的原創音樂劇之一。劇伙音樂認標后,在今年3月、7月進行了兩輪工作坊,在劇本、音樂、制作等方面不斷調整、不斷打磨。
從中國歷史和神話傳說中汲取靈感,劇伙音樂與上璽文化計劃推出 “新·國風音樂劇”三部曲,打頭陣的《悟空》已經獲得不俗口碑,《南唐后主》問世后,還有一部《南墻計劃》正在制作的路上。此外,劇伙音樂還將繼續拓展音樂劇《悟空》的系列創作,預計在明后兩年,完成《悟空》三部曲,通過“悟空”的視角演繹一個全新的神話宇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