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安徽提出要深度融入長三角,國家級濱湖新區有望年內獲批

長三角城市群規劃已于近期公布,作為中部省份的安徽正積極布局。
“為使安徽更加深度融入長三角城市群,安徽將籌劃建設國家級合肥濱湖新區,助力長三角副中心城市建設,增強中心城市能級。此外還將大力推動蕪馬、安銅池等沿江城市組團聯動和跨江發展,增強輻射帶動能力。”安徽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張韶春在23日舉行的“‘端’行皖江采風活動”啟動儀式上介紹稱。
除上述舉措外,張韶春還介紹,安徽將推進口岸升級、開發區轉型升級和海關特殊監管區建設,支持有條件的市創建各類海關特殊監管區。推進市場一體化,積極參與推進長江大通關,建立海關、檢驗檢疫、海事等多部門參加的通關協作機制。
安徽地處沿海向中西部梯次推進的關鍵節點,東鄰滬蘇浙經濟發達省市,西與中部省份相連,是長三角輻射內陸前沿區域,更是長江中游地區東向發展的必經要道。
作為長三角城市群的重要一環,張韶春還向澎湃新聞(www.kxwhcb.com)介紹了安徽下一步其他工作重點:
一是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大力構建皖江綠色生態廊道,加強長江流域生態系統修復和環境綜合治理。具體包括:繼續加強長江、淮河、巢湖等重點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與保護;探索建立能源資源跨區調配的環境修復補償機制;加快黃山、巢湖流域、宣城等構建綠色生態廊道。
二是進一步推動沿江港口岸線資源整合,優化港口功能布局,加快現有港口碼頭改造,提升港口的集約化水平和運營效率,形成功能互補、聯動發展的港口群。提升蕪湖港、馬鞍山港、鄭蒲港對于江海聯運樞紐和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作用,力爭成為始發港。
三是依托長江黃金水道,構建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加快推進合安九、杭黃、鄭阜等鐵路建設,合寧、合安、合巢蕪高速公路改擴建,蕪宣機場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有序推進蕪湖長江公鐵大橋、池州長江公路大橋建設,加快推進蕪湖泰山路過江通道、安慶公鐵兩用過江通道、馬鞍山慈湖公鐵兩用過江通道等前期工作。
據了解,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方面,安徽的合福鐵路已建成通車,鄭徐、杭黃高鐵,望東長江公路大橋、蕪湖長江公路二橋,揚績、濟祁高速公路等重點項目,也都正在按計劃推進。
四是強化創新驅動,進一步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大力實施調結構轉方式促升級“4105”行動計劃,全力推進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智能家電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建設。加快啟動建設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實施省創新百強試點工程。打造皖江示范區升級版,推動合肥、蕪湖、安慶、馬鞍山等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建設。加快推進高世代面板及玻璃基板、晶圓制造、鉆石通用航空等一批重大產業項目建設。
在2014年9月發布的《貫徹國家依托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的實施意見》明確了安徽在長江經濟帶中的戰略定位--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的新興增長極、全國重要的自主創新示范區和先進制造業基地、內陸對外開放的新高地、長江流域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區。
此外,安徽也在不斷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已落實中德兩國在皖會晤達成的重要成果,達成13個合作項目協議:也已與俄羅斯伏爾加河沿岸12個聯邦主體建立直接交往關系。另外“合新歐”國際貨運班列加密開行,新開通了合肥—寧波鐵海聯運班列,首個綜合保稅區合肥綜合保稅區正式封關運行,蕪湖出口加工區獲批升級為綜合保稅區等。
據此前安徽本地媒體報道,申報中的"國家級合肥濱湖新區”規劃范圍包括廬陽區、蜀山區、包河區、肥東縣、肥西縣的部分區域,覆蓋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合肥出口加工區3個國家級開發區和蜀山經濟開發區、包河經濟開發區、合肥商貿物流開發區、合肥空港經濟示范區等4個省級開發區,總面積491平方公里。
濱湖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紀工委書記詹向明6月初曾表示,“目前申報進展一切順利,按照國家發改委的說法,或將有望于今年年底得到批復。”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