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畢業季︱即將離開校園的他們,會給學弟學妹們送哪本書?
又到畢業季,即將離開校園的畢業生們積累了一箱箱的書,帶走,郵費不菲,留在身邊,似又無處安放。有人轉手賣給學校的收書小攤販,三個月后,這些書又會被另一群“小鮮肉”翻開;有人嫌收書價格太低,在朋友圈中友情轉送,以期增進同門之誼;還有家中特別寬敞又不嫌郵費貴的,像是唐長老取回真經一般,一箱箱地全數寄回家。
成百上千的書,如果認認真真地選,送給學弟學妹一本書,他們會送什么?
赫爾羅德:
王小波在《黃金時代》里寫道:“那一年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或許是給學弟學妹最好的祝福。

作為一只典型金牛座,我大一時不懂事,選了一門藝術學的課,教材用的是許德民的《中國抽象藝術學》,后來沒學下去,期中退課了,但是這本書花了我88塊呢,現在還很新,不送的話挺浪費的。

我送《我愛問連岳》,希望大家好好學習戀愛,在學習專業課的同時,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不管是人生觀還是愛情觀都要形成一個“正確”的觀念吧。《我愛問連岳》這套書基本上能覆蓋感情方面的問題,希望大家能在其中找到自己。

送一本秦紹德老師的《大學之水》吧,喻意全如書名,四年畢業,回過頭看看,學了四年新聞傳播卻不知道什么是傳播。以為自己會跟張無忌一樣,在張三豐授予全套太極拳后,師傅問“無忌你還記得多少”,無忌說已經都不記得了,結果打出一套巨牛的拳法,大學讀過很多書,但現在能想起來的,就是腦子里的一攤水。
KK:
我會送《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之前有修過這門課,現在回想起來簡直害怕,老師上課提問,甚至會問到某一場戰役里雙方的傷亡人數有多少。但這門課、這本書也給我的歷史觀提供了完全不一樣的視角,書讀起來太痛苦,讀過這本書,其他專業的書都不難讀了。

想送一本《自控力》給學弟學妹,希望他們不要那么“自由而無用”,盡量不要成為咸魚吧。然后再送一本《笑林廣記》,我國古代重口黃色笑話集,原來你是這種名著。

如果只能選一本書送給學弟學妹,我會選《我親愛的甜橙樹》。這是一本在巴西家喻戶曉的童話書。很多年前我在家鄉的小書店里坐了一下午看完這個故事,當時對內容不甚理解,只記住一句話:“人的心是很大的,裝得下我們喜歡的一切東西,但當你停止喜歡一樣東西,它就會在你心中慢慢死去。”很多年后我和故事里的小男孩一樣慢慢長大,經歷過至親的遠去、戀人的離開、朋友的陌路,但我不希望這些東西讓我的心“慢慢死去”。我想保有溫柔地去愛的能力,想要記住我愛過的每一個人,因為他們都是我的一部分。畢業之際,從詩和遠方走向柴米油鹽,希望我們都能對生活多一點信心和溫柔。

小龍血:
送一本許慎的《說文解字》,越來越感受到中國的文化遠比我們想象的要豐富與精彩。而漢字形態的變化是我們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獨特視角。
貓小河:
《愛的藝術》吧?感覺愛一般被認為是一種情感,而不會被認為是一種能力。所以我們往往在與他人相處時左支右絀,以為是找錯了愛的對象,而不知是匱乏這種能力。學會“愛”而與他人相處,學會與自己相處、掌控情緒、自我控制等等,這些我們總是認為早就掌握的東西其實都經不起挑戰。雖然《愛的藝術》也只涉及前者,但是從這里出發,我們可以再試著去思考那些生活中我們忽視的能力。

送一本《加德納藝術通史》,我們的世界不只是我們眼前的領域,還要了解世界的美,還有遠方和博物館,這本書可以防止你去博物館的時候兩眼一抹黑,實在不行還能用來當磚頭。

快畢業的一天,去圖書館借了本1982年商務印書館的《聯邦黨人文集》,我從不期待這樣的書整潔如新。其實它很舊很破,印刷很差,不過讓人感到無限安慰的是:在這本書來到學校的33年來,很多我素不相識、才華橫溢的學生,在書的邊角寫出了非常精辟的注解,甚至有人對比原文的用詞,仔細修改了不精確的中文翻譯……最早讀到這本書的學生,應與我父母年齡相當。人來人往,花開花落,無數學生在廣闊思想天地里留下的微小印記穿透幾十年的塵埃,依然頑強地在這片狹窄熱鬧的校園里,安靜地存在著。

作為中文系的同學,送一本《昭明文選》吧,還是要好好學習!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