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云南:當好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打造中國西南生態屏障
作為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的舉辦地——云南,一直以來是我國西南的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是全球生物多樣性的寶庫,素有“植物王國”“動物王國”“世界花園”的美譽。
習近平總書記在云南考察時,要求云南把生態環境保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成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囑咐,“生態環境是云南的寶貴財富,也是全國的寶貴財富,一定要世世代代保護好?!?/p>
10月12日,云南省社會科學院、中國(昆明)南亞東南亞研究院黨組書記、院長楊正權教授,向中外媒體介紹了云南省打造中國西南生態屏障,當好生態文明排頭兵的理論與實踐。澎湃新聞(www.kxwhcb.com)從現場了解到,云南省從多個方面為抓手,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藍天白云是“標配”
“藍天白云已成為云南的‘標配’,成為一種常態?!睏钫龣嗾f,云南省大力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和工業企業大氣污染綜合治理等工作,提前4年完成國家部署的任務。2019年以來,累計淘汰國Ⅲ排放標準老舊柴油貨車53652輛,積極推動大宗貨物公路運輸轉鐵路運輸,鐵路貨運量比2017年增長19.46%。全省空氣環境質量繼續保持優良,16個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空氣優良天數比率連續五年保持在98%以上,2020年,16個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空氣質量全部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優良天數比率達到98.8%。
在打好藍天保衛戰的同時,碧水保衛戰也初見成效。楊正權說,撫仙湖、洱海、滇池等九大高原湖泊保護治理攻堅戰中,劣V類水體從2015年的4個減少為1個,撫仙湖、瀘沽湖水質穩定在I類,洱海治理成效明顯,滇池水質得到改善,草海水質連續兩年穩定在Ⅳ類,為30年來最好水平。云南還加強以長江為重點的六大水系保護治理,六大水系出境跨界斷面水質穩定保持Ⅲ類以上,赤水河云南段3個國控、省控監測斷面水質均為Ⅱ類。納入國家監管的33條黑臭水體整治全部初見成效。
此外,云南省劃定了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保護區面積5200萬畝,完成了農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逐級建立了污染地塊名單。
劃定生態保護紅線
云南是西南生態安全屏障,承擔著維護區域、國家乃至國際生態安全的重要任務。同時,云南又是生態環境比較脆弱敏感的地區,生態環境治理欠賬較多,資源利用方式亟待轉型,生態環境保護任務艱巨,污染防治形式仍然嚴峻。
楊正權說,為把習總書記關于“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鐫刻在云嶺大地,云南發布了《云南省生態保護紅線》,明確劃定云南省生態保護紅線面積11.8萬平方千米,占全省國土面積的30.9%。境內六大水系上游區,特別是金沙江、怒江、瀾滄江等約70%的流域面積被納入生態保護紅線。
目前,云南已劃建自然保護地362處,總面積達549.58萬公頃,約占全省國土面積的14.32%。初步形成了類型豐富、功能多樣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有效保護了全省90%的重要生態系統和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以及絕大多數重要的自然遺跡,為筑牢祖國西南生態安全屏障、維護國家生物生態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累計建成10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州縣、5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85個國家級生態鄉鎮、3個國家級生態村,1個省級生態文明州、21個省級生態文明縣(市、區)、615個省級生態文明鄉鎮(街道)、29個省級生態文明村。2020年森林覆蓋率65.04%,森林蓄積量20.67億立方米,全省森林資源數量質量持續提升,森林資源保護成效顯著。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