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湖州最后的老舞廳:依然藏著一代人的芳華
早上6:15,湖州朝陽影都三樓的舞廳迎來了第一波顧客。
舞廳位于朝陽路,2000年,這條朝陽路是湖州活躍的商業區,這里有時髦的影院和舞廳,還有經營服裝、特色小吃、美容美發等生意的眾多商家。

▲早上7:30,舞廳迎來最熱鬧時刻。
上世紀90年代,影院陸續關閉,但舞廳日漸風靡。朝陽影都三樓的放映廳,就在那時改成了舞廳。這些年來,湖州市區的舞廳起起落落,從鼎盛時期的60多家銳減到現在的4家。

▲朝陽影都的牌子依然掛在顯眼位置,確略顯寂寞。
繼續經營著的朝陽舞廳,已多年沒有年輕人的身影了,現在走進舞廳的大多是退休老人。這幾年廣場舞的流行,又帶走了大量顧客,目前還在營業的4家舞廳,都在艱難維持。
“5元錢,就能收獲健康與快樂 ”
早上5點,舞廳老板楊子芳就會趕到朝陽舞廳,搞好衛生、燒好開水之后,在吧臺坐下,等待第一批客人的到來。

▲第一批到來的顧客在舞蹈聊天吃早飯。
楊子芳來自農村,37歲時到朝陽舞廳做服務員,兩年后,老板娘轉行,楊子芳接手了舞廳。經營舞廳的23年,60歲的楊子芳,在很多老顧客眼里還是那個“小楊”。
散場后,覺得不過癮的客人,會朝著楊子芳說:“小楊,再加兩首曲子。”

▲早上6:30,舞廳老板楊子芳在音控室準備播放舞曲。
經營的這些年,楊子芳趕上了舞廳的最好年代,也經歷了舞廳的日漸冷清。朝陽舞廳一天安排早中晚三場,以前熱鬧的時候,舞廳一場早舞會有近200位客人,而現在舞廳的客人少了三分之二,有時候晚場,整個舞池只有七八個人。

▲66歲的查斤法在舞廳熱身。
“現在年輕人不喜歡進舞廳,估計客人也多不起來了。”楊子芳說,流失的老顧客,大多轉移到了小區的廣場舞,而這兩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讓舞廳的經營再次下滑。

▲音控室內,楊子芳準備了一臺縫紉機,方便顧客縫補舞裙。
舞廳的裝修還停留在20年以前,為了節省空調開支,舞廳安裝了排風扇,座椅上,還有楊子芳給客人放置的蒲扇。舞廳的門票多年沒變,普通客人收費5元一場,但老會員都是結卡,打好折后只有3.8元。對他們而言,5元錢就能收獲健康與快樂,是一件多么值的事。

▲但幾場舞跳下來,每個人都會汗流不止。
“她是我的伴,我是她的伴”
朝陽舞廳的客人,最大的80多歲,最小的也有47歲。

▲72歲的吳財林從32歲開始跳舞,退休之后開始學交誼舞、華爾茲。
吳財林從32歲開始跳舞時,正是舞廳剛開始興起的年代,每天晚飯后,吳財林經常會約上同事們走進單位的舞廳。十年后,因為單位糧油廠關閉,吳財林才停了跳舞。再次重回舞廳時,吳財林已是55歲。

▲今年75歲的周樹寶舞齡20年,他堅信跳舞能讓人健康長壽。
70歲的時候,吳財林因為要照顧患尿毒癥的老伴,又在舞廳消失了兩年,今年5月,老伴病情逐漸穩定,除了每周一三五透析外,吳財林每周會有4天出現在舞廳。“老伴知道我喜歡跳舞,她也希望我能出來多鍛煉。”

▲退休幼師黎云在學習國標舞。她希望提升自己的表演水平。
金承森和邵慶春夫婦也是朝陽舞廳的常客。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整天伏案教學的夫婦倆開始一起攜手學習跳舞,“她是我的伴,我也是她的伴。”金承森說,從交誼舞到國標舞、再到摩登舞,近40年的夫妻共舞,不僅帶來了健康的體質,同時也讓寶貴的活力一直延續至76歲。

▲金承森和邵慶春夫婦,近40年的夫妻共舞,76歲的年齡依舊延續著青春活力。
尋找被忘卻的芳華
幾十年的堅持,使得留守舞廳的客人,都是忠實的舞蹈愛好者,他們經歷了一個時代的流行,也帶著曾經的時尚從中青年步入老年。

▲舞廳里,顧客們對著鏡子在練習舞蹈。
章新民的微信名叫“潮爺舞之魂”,從青年到老年,章新民一直是距離潮流最近的人。他做過時裝模特,在上世紀80年代獲得過省里的交誼舞大賽冠軍。

▲舞池中,意猶未盡的章新民和舞伴們表演走秀。
朝陽舞廳也是吳興區舞蹈協會的訓練基地,章新民和朋友們的日常訓練,幾乎沒有休息天,練舞的日程排得比上班還要滿。
章新民第一次接觸舞蹈,還是上海的電影公司來湖開設的一期培訓班,那時章新民是剛從鄉村回到城里工廠上班的知青,老師們的示范,讓章新民發現跳舞可以是兩個人搭著跳的。
那時湖州還沒有舞廳,也難以找到合適的舞伴,家里的客廳和板凳,成為章新民排練的主場和搭檔。

▲一位舞者的舞蹈前熱身。

▲63歲的費小云在跳拉丁舞。
“第一次看到老師表演的拉丁舞,我就告訴自己,我一定要學”,19年前第一次看到拉丁舞表演帶給自己的震撼,63歲的費小云依然記得。
為此,費小云在酒店承包過一個舞廳,但只經營了兩年。為了謀生,費小云進了一家建材店當銷售員。直到退休,不用為生計忙碌的費小云重新走進舞廳。
遲來的夢想,沒有因為年齡的增長變得可以將就,為了提升自己的舞蹈水平,費小英還專門向拉丁舞老師學習了6年。

▲張云峰辦過廠、開過舞廳,他希望今后能開一所國標舞培訓學校。
這些退休的舞者,對重新燃起的夢想,有著不輸年輕人的執著和熱血。在湖州最后的老舞廳,依然藏著一代人的芳華。

黃萬英和舞伴站上環太湖體育舞蹈公開賽領獎臺。
監制:吳建勛
記者:項飛 攝影報道
原標題:《湖州最后的老舞廳:依然藏著一代人的芳華》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