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Prada離開菜場的第一天,年輕人都不見了
原創(chuàng) 外灘君 外灘TheBund
紅遍全城的快閃活動落幕第一天
我去了烏中市集
這里已經(jīng)恢復了往昔的平靜
但商戶們?yōu)槲益告傅纴?/p>
這10多天前所未有的火爆

剛過去的國慶長假里,魔都老網(wǎng)紅烏魯木齊中路幾乎每天刷屏朋友圈。
這次大家的目的地不是什么小眾咖啡館、買手店,而是菜市場。
攤位上的蔬菜水果全副武裝,在外面包上了一層印有“Prada”最新紋樣的包裝紙。沾滿泥巴的青菜頓時身價暴漲,拿在手里也覺得很時髦。
平時一個禮拜逛不了兩次菜場的年輕人全部涌進來,個個穿得像去參加公司年會一樣隆重。
畢竟只要在這里拍下一張帶有“Feels like Prada”字樣的照片,就等于掌握了流量密碼。

從9月底開始,這場由時尚奢侈品牌Prada與烏中市集合作的活動就在上海掀起熱潮。
活動持續(xù)了整整10天,菜場的人流量翻了好幾十倍,尤其是原本沒什么人的花店,每天都銷售一空。

但大熱背后也有些不和諧的聲音。
有個女孩被拍到,出了菜場就把買來拗造型的芹菜,直接扔進了路邊的垃圾桶。
活動結束后第一天,我去了恢復冷清的烏中市集,和商戶們聊了聊:這幾天菜場到底經(jīng)歷了什么?
01
嗓子喊啞了,
新客人翻倍
Prada在烏中市集快閃期間,最受歡迎的無疑是門口花店,因為拍照好看,而且周圍都是知名網(wǎng)紅店。
但其實平時我上班路過的時候,花店客人并不太多。
結束后她對我說,“今天是這10幾天來唯一一個可以睡滿5小時的日子。”
雖說原先她也并不悠閑,但從沒像最近這么忙。Prada活動開始以來,由于訂貨量巨大,她每天晚上2點睡,5點就要出門,睡眠時間幾乎沒超過4個小時。

而除了夜晚休息,其余時間都像在打仗。
腰酸背疼已經(jīng)不算什么毛病了。由于來不及洗手,她的指甲縫和掌紋里嵌滿了灰黑色的泥。從早上7點到下午6點多,將近12個小時招呼客人,舌苔厚了一層,說話都嫌累。
在國慶前,她都是一個人忙活。等到9月30號發(fā)現(xiàn)自己根本忙不過來,趕緊向姐姐姐夫求助,兒子也特地請了年假來幫忙。
10月3號左右許多人選擇回家或出門旅游,來逛菜市場的顧客明顯少了。但平靜的時刻只持續(xù)了兩天不到,10月5號開始又擠滿了人。

這個時候,花店臨時小分隊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一套應急模式。自己招待顧客、收銀;姐姐和兒子分別負責剪枝、包花。
姐夫的作用就更大了,他充當了一面人形墻,攔在客戶和花束之間。想要什么花就告訴他,他再拿給老板娘。從確定花型開始到買單,整個過程不超過10秒鐘。
說起生意,老板娘忍不住彎起眼睛。單子比平時至少好了50%。來的人流量就更不用說了,翻了300%都不止。

她甚至記得不能顧此失彼。旁邊的商戶找她吐槽,都來買你家的花,我們賣菜的都沒生意了。
所以老板娘想了個辦法:引導大家去菜攤上買菜。
每天下午3點,花店就幾乎賣完了包裝紙,但又想拍帶有“Prada”logo包裝的花。這時候,老板娘就讓大家先買花,再到菜攤買菜,把菜外面的包裝拆掉后,再用來包花拍照。
可惜的是,人最多的那些天老客人都沒來。
幾個住在附近的相熟的阿姨發(fā)來微信說,擠進來要胸悶氣短的,這幾天就改去其他店買花了。
02
一夜之間,
不買菜的人也來逛菜場了
深綠色調的烏中市集素顏顏值就很高,每個角落披上Prada紋樣之后,隨便找個角度就能拍出一張仿佛充滿煙火氣又有時髦感的照片。
可以說,所有人都是奔著Prada去的。
不僅能拍建筑裝飾,更重要的是,還能把Prada捧在手里擺拍。
想得到它也不難:10點前到市集排隊,花錢買花或者買20塊錢的菜,商戶就會幫你用Prada包裝紙包起來,再裝進Prada紙袋里遞給你。

活動期間我去的那天,花店門口堵得水泄不通,蔬果店大哥見我一個人買了不少,多塞給我兩張包裝紙。我拿著包裝紙,去菜場外面的花店買了花,包好送朋友。
有個女生問他,我就買幾根茄子可以嗎?裝好之后才發(fā)現(xiàn)買得太少,包裝紙上“Feels Like Prada”的字樣折起來了不好看,她又回過來多買了幾根。

也有很多專門來拍照的人。
有的人也不打招呼,路過就抓起來狂拍一陣,然后把菜扔回攤位,去趕下一個打卡處。結果大哥撿起來一看,有的番茄皮破了,有的菜葉子爛了。
甚至有人拍著拍著,就把南瓜揣進帆布袋走出了大門。

相比一樓的紅火,二樓就冷清不少。
肉攤阿姨特別熱心,認認真真幫我包好排骨塊,再單獨給了一個Prada的小紙袋子,說肉有味道,把紙袋弄臟了不好。

到旁邊柴米多餐廳吃飯的人也一下子多了。
平時工作日中午我約朋友來吃飯,幾乎不用等位,9月底那天老板告訴我,不好意思你看現(xiàn)在這么熱鬧,至少要等位1小時。
03
老網(wǎng)紅成新網(wǎng)紅
烏中市集在我們辦公室附近,對它,真的是再熟悉不過了。
這個本來就是魔都網(wǎng)紅菜場的地方,每天都有無數(shù)人趕過來打卡。
這次它和Prada合作之后,一下子更是變成了全國聞名的“洋氣菜場”。

在菜品、室內裝潢等一些顯眼的細節(jié)披上了Prada的外殼后,烏中市集仿佛立刻被加了層大牌濾鏡,帶來無數(shù)流量。
10多天的紅火讓花店營收翻倍。果蔬攤的菜每天都早早賣完。樓上的創(chuàng)意餐廳無論在不在飯點,都忙到停不下來。

但流量也帶來了爭議。
有些人為了蹭熱度趕來,在攤位邊拍廣告、堵馬路上錄直播。有個女生過來買了45元的玫瑰,拍完照就轉手100塊賣給了旁邊的陌生人。還包括最開始時說的扔菜現(xiàn)象,都讓這熱熱鬧鬧的菜場多了些不和諧。
如今活動結束,市集又恢復了往昔的平靜。爭相來打卡的網(wǎng)紅們一下子沒了蹤影,原來的老客人重新走進來買菜了。
當網(wǎng)紅經(jīng)濟走進日常之后,如何平衡好兩者關系,這是一個值得繼續(xù)思索的話題。
文、編輯/Itsuki
圖片來自外灘TheBund
以上內容來自「外灘TheBund」(微信號:the-bund)
已授權律師對文章版權行為進行追究與維權。
歡迎分享,留言交流。轉載請注明出處。
- THE END
-關注"外灘TheBund"視頻號
原標題:《Prada離開菜場的第一天,年輕人都不見了》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