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蘋果新手機或具窺私技術:能分析用戶行為,不會違背隱私承諾
“蘋果從不收集用戶個人檔案,但一個越來越不容忽視的現實是,收集用戶信息對于制作優秀軟件非常關鍵,尤其是在大數據分析和機器學習的時代。”
在上周召開的蘋果世界開發展大會上,蘋果公司高級副總裁克雷格·費德里希(Craig Federighi)在主旨演講中,道出了許多軟件提供商共同面臨的兩難選擇。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針對上述問題,費德里希表示,蘋果公司正著手研發一種新的技術,既能夠分析用戶行為,又不違背公司的隱私承諾。而這項技術最快將被應用在今年秋季發布的蘋果新一代手機(iPhone 7)和平板電腦上。
據介紹,該項技術被稱作“差分隱私”(differential privacy),可以幫助該技術公司的工程師發現各類用戶使用他們的設備時的行為模式。這項技術會將不準確的信息添加到蘋果公司收集的數據中,通過這種做法,蘋果的算法能夠提取有用的分析,同時任何人想將準確的數據和單獨用戶聯系起來卻非常困難。
賓夕法尼亞州大學計算機科學教授阿隆·羅夫(Aaron Roth)指出,差分隱私絕對不是簡單地將用戶信息匿名化處理。因為這樣簡單的處理方式在此前已經被證明是無效的。2007年,Netflix發布了大量用戶的電影點評,其中隱去了用戶的名字和其他相關的個人細節,只保留了他們在Netflix上的點評,希望從而優化網站的推薦功能。但研究人員很快通過對Netflix數據與IMDB上的公眾點評數據進行相互對照,從中找出兩個網站之間相似的點評推薦,從而向Netflix本應匿名的數據庫中添加用戶的名字。
按照蘋果公司的觀點,差分隱私保護是一個統計學概念,指的是盡可能多地了解特定的團體,同時盡可能少地了解其中的任何個體。為了模糊處理個人的身份,差分隱私保護向個人使用習慣的小樣本中增加數學噪聲。隨著越來越多人呈現出相同的使用習慣,一般性模式浮現,從而有利于明確用戶體驗并幫助進行改善。換句話說,差分隱私就是一項以避免在數據與特定個人之間建立聯系為前提的數據處理方案。
在理論上,黑客或者情報機構是不能夠從經過該技術處理的數據中提取個體信息的。但蘋果是否能嚴格遵照差分隱私保護技術,來全面保護客戶的隱私,又將另當別論。
據蘋果透露,目前公司在利用“差分隱私”技術上的短期雄心是有限的。公司計劃利用這項技術,分析消費者在手機上,如何使用表情符號或俚語表達,什么搜索請求應該彈出指向應用的“深度鏈接”而不是網頁,并會使用該技術改進公司的“筆記”軟件。對用戶而言,有了這樣的技術,譬如在鍵盤打字中,使用者可能將能夠快速打出最新的網絡用語,哪怕自己以前沒有用過。
然而從長期來看,“差分隱私”可能幫助蘋果跟追趕上谷歌公司等競爭者,這些競爭者在收集用戶數據方面更積極,并有用這些數據改進它們圖像和語音識別項目方面的先例。
目前,學界對于蘋果的“差分隱私”技術所持的態度并不相同。
據羅夫透露,他在蘋果公司的授權下,已經部分“快速瀏覽”了該公司對這種數學技術的執行情況。雖然他表示不便對該技術具體情況做出評價,但認為“他們現在做的是正確的。”
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密碼學教授馬修·格林(Matthew Green),則持謹慎態度,他指出差分隱私不僅未經嚴格檢驗,還可能存在危險。“問題在于(蘋果所使用的)數據類型、測量方式和具體用途,”格林向媒體說,“這的確是個很棒的想法,但我從未真正見過它被應用。它最終會成為數據準確性和隱私之間的折衷。而隱私性的提高必然會伴隨著準確性的降低。”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