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警方查獲多個招工詐騙團伙:高薪相誘,入職前需交錢培訓
6月19日,上海市勞動保障監察總隊發布求職警示:近期,上海公安部門查獲多個以招工為名實施詐騙的犯罪團伙,勞動保障監察機構收到的關于違法職介的舉報投訴也明顯增加。從求職者反映的情況看,近期以招工或者職業介紹為名的詐騙活動手段不斷翻新,給求職者造成極大損害,因此希望正忙于求職的大學生擦亮眼睛,避免受騙。
高薪招聘乘務員、球童、司機多為詐騙
前段時間,某信息分類網站上發布高鐵乘務員招聘信息,聲稱“鐵路局招聘高鐵乘務員,做二休三,獎金、績效工資,綜合收入每月4500-6500元……”,代招公司為某勞務公司,吸引了很多求職者的注意。當求職者前往應聘時,發現所謂的勞務公司只是在一間房內放了幾張電腦桌和一張沙發,沒有懸掛《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和《稅務登記證》等證件。該勞務公司以保證金、管理費、置裝費等名義收取了求職者幾百元費用 卻沒有了下文。當求職者再度上門才發現,這個公司已經人去樓空。
上海市勞動監察部門還透露, 一些求職者在分類信息網站上看到招聘信息,稱高薪招聘遠洋貨輪船員,月薪8000至1萬元,工作地點為上海。當求職者前往應聘時,很容易就可以通過“面試”,然后統一被招聘公司用長途大巴運至山東某偏僻港口成為小漁船上的漁工。工作環境艱苦惡劣,工資待遇和當初網上招聘信息“天差地別”。船主還會以各種理由向求職者收取“服裝費”、“辦證費”、“保險費”等費用。一旦求職者不從,則由打手出面威脅。
上海市勞動監察部門表示,這樣類似的操作手法還包括招聘“高爾夫球童”、“長途司機”、“長途押運”、KTV“服務員”等。這類“黑中介”本身并無職業介紹資質,有些甚至連工商登記也沒有,完全是一些詐騙團伙在操作。他們大多在商務樓宇里短租一間辦公室,然后打著高薪招聘的名義招聘許多崗位要求不高的人員,在收取一定中介或招聘費用后,就“人間蒸發”了。
應警惕收取培訓費、體檢費的招聘陷阱
此外,一些所謂的咨詢公司或培訓機構在網站上發布“高薪招聘”啟事,崗位多為“移動互聯網產品經理助理”之類貌似白領的職位。由于招聘門檻不高,一般的大學畢業生都符合錄用條件,這些公司或培訓機構就聲稱要對求職者進行移動互聯網的專業培訓,培訓合格后即可錄用。在公司的誘導和承諾下,一些求職大學生就與其訂立協議,但是協議明確公司與求職者間無勞動關系,只是單純的培訓關系。只有在培訓合格后,公司才考慮予以錄用并建立勞動關系。這些培訓協議中還需要求職者承擔大額的培訓費,如果求職者身上資金不夠的話,這些公司甚至提出可以協助求職者貸款支付培訓費。
當培訓開始后,求職者發現,所謂高大上的“SAP培訓”只是一些網頁設計之類的簡單IT技能培訓,而且求職者基本沒有可能培訓合格,即使培訓合格了,當初聲稱要錄用的公司往往也會消失得無影無蹤。一些求職者甚至因此莫名其妙地背上了大額貸款,每月還需歸還培訓貸款。
上海市勞動監察部門表示,還有一些“黑中介”利用求職者急于找工作的心理,假裝按照正常的招聘程序,再要求求職者到指定的體檢機構體檢。體檢完成后,“黑中介”再以“體檢不合格”或者面試不合格不予錄用等理由,體檢費則被“黑中介”和指定的體檢機構瓜分。
遇到詐騙應及時報警或投訴來維權
上海市勞動保障監察部門表示,這類騙局都是近期求職欺詐的一些典型做法,由于此類詐騙團伙具有流動性強的特點,在一個地方一般不會超過半年,然后立即更換新的場所,因此查處和跟蹤極難。
上海勞動保障監察部門向求職大學生支招, 應樹立“理性求職”心理,求職者在求職前最好有所準備,了解自己有何職業技能,希望尋找何種行業的哪些崗位。同時,求職者一定要到正式的、合法的人力資源中介服務機構找工作,這類機構一般均有相對固定的經營場所,經營場所應當懸掛《營業執照》和《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招聘單位在招聘時一般不會收費,對于先讓交報名費、培訓費的招聘單位,求職者要遠離為妙。 在與招聘中介或單位簽合同時,求職者要“三看”:一看所簽合同到底是勞動合同還是其他所謂的“培訓合同”、“代理合同”、“居間合同”等等;二看合同內容是否準確、清楚、完整,確保自己完全理解并認同合同內容;三看合同是否具備必備條款,國家法律規定勞動合同必須包括勞動合同期限、工作內容、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勞動報酬、勞動紀律、勞動合同終止的條件、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等。
警示還提醒,一旦求職者遇到類似詐騙的情況,可以及時向公安部門報案,對于“黑中介”等情況,也可以向勞動保障監察機構投訴,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