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諾貝爾獎獲得者萊維特:計算機融入醫療行業帶來倫理挑戰
對于計算機和醫療行業的未來,你有哪些設想?
10月11日,首屆上海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周開幕,在開幕活動中,2013年諾貝爾獎獲得者、斯坦福大學結構生物學系教授邁克爾·萊維特發表了“自問自答”式的獨特演講。
邁克爾·萊維特教授發表了“自問自答”式的獨特演講。主辦方供圖
他認為,計算機和人工智能對于所有的行業都非常重要,尤其是醫藥行業。
邁克爾·萊維特舉例說,1980年底,美國的研究人員就開始使用計算機來設計藥物,“我做很多的專利藥物,就是抗體的專利藥物,我們用小鼠當中的抗體,使用這些抗體來把它進行工程化轉型,然后變成人類的抗體,這不能在實驗室當中進行,而是要在計算機當中進行,因為計算機會告訴你這些蛋白質要怎樣進行工程化轉型,才能讓這些抗體成為人類可以接受的抗體,這是基因學使用的。”如今,這個(計算機設計藥物)產業已經有差不多10億美元規模了,已經在抗艾滋當中進行廣泛的使用。
對于計算機能夠為發現新藥提供哪些幫助,邁克爾·萊維特給出明確回答:可以幫助我們通過蛋白質結構的預測來發明新藥。計算機可以計算很多的不同人的信息,年輕人、老人等等,看到這些信息的不同之處,通過這些不同人的數據就可以找到新的靶點。計算機和人工智能、大數據結合起來,對于人類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不過,這位諾貝爾獎得主同時表示,計算機已經融入了生物醫藥在內的很多行業,也帶來了很多倫理方面的挑戰,其中一個重要的挑戰,就是現在這么多數據,如何確保沒有破壞隱私呢?有很多的計算機程序都在使用數據,用計算機進行診療,很多數據都不知道哪里來的,這方面帶來了倫理的挑戰。
邁克爾·萊維特最后總結說,中國的醫藥行業非常重要的優勢,就是它的成本和價格低廉,這將會是對世界重要的貢獻。在生物醫藥與人工智能的結合應用方面,中國將會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