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社論】偶像的人設包袱
字號

與傳統偶像的出道方式不同,近年最紅的“偶像派”明星普遍是“養成”式出道。粉絲的參與大大前置,從出道前的選拔到出道后的每一步,粉絲不僅貼身參與還以相當大的人力、物力幫助偶像成長。所有粉絲共同參與了這場真人養成游戲。
這類游戲的本質是人設交易。粉絲們令人咋舌的付出中隱藏著一項要求,即偶像人設的實現與維持。
人設并非只有一種,但每一個偶像只能選擇一種。相關藝人和經紀公司時刻在往“人畜無害”、“人美三觀正”、“正能量好青年”的形象上靠,不說禁欲至少是寡欲。
傳統偶像優先展示的是熒幕人格,“養成”類偶像優先展示的則是真實人格。雖然粉絲看到的“真實人格”本質也是被刻意營造出來的,但“分辨率”足夠高就能讓人混淆真實與虛擬的界限。最重要的是,對于粉絲的入戲,偶像及經紀公司一直是有意引導并利用的。
明星作為公眾人物,本身就容易被公眾要求承擔更高的道德義務。而新生代偶像的人設包袱更難輕易抖脫,因為他們私人生活與明星生活更難分離。新的造星工業要求新的商業倫理,挑戰似乎才剛剛開始。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澎湃矩陣
新聞報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