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陜西一男子8次CT正常卻被診斷顱底骨折,醫院被指過度治療
醉酒后和同村村民發生沖突,扔板凳砸向對方頭部致其受傷住院。而傷者住院48天,出院后提出了5.9萬元的賠償,其中醫療費用就2.2萬元。傷人者親屬質疑醫院過度治療,“醫院所做的8次CT均顯示傷者顱底平掃未見異常,醫生咋得出了傷者顱底骨折的結論”。
酒后板凳砸傷人
對方索賠5.9萬余元
48歲的何虎民是旬邑縣湫坡頭鎮北崖頭村村民。今年4月5日,村上一戶人家辦喪事,他去幫忙時喝了不少酒,和村民何某發生了口角,爭執中他將一個小木凳扔向何某,對方躲閃不及被木凳砸中頭頂倒地不起。隨后,何某被送往旬邑縣醫院。
昨日,何虎民說,對方住院期間,他去看望并給了1.1萬元治療費。“我想著人家治好了,給他賠禮道歉,把錢一賠就是了。”誰知對方竟在醫院住了48天,直到5月23日才出院,診療費花了2.2萬元。對方以醫院診斷證明顯示自己被打成顱底骨折為由,提出了共計5.9萬余元的賠償,這讓何虎民很難接受。
“里邊啥項目都有,打傷頭部還做了多次腹部B超,光吸氧氣就吸了208個小時。”昨日,何虎民的哥哥何喜民說,他認為醫院有過度治療的嫌疑。
在病歷上,華商報記者看到上面寫著傷口5厘米,進行了清創縫合,但未寫縫合幾針。
昨日中午,華商報記者在北崖頭村見到了何某。對于提出5.9萬余元賠償一事,何某說,他在醫院確實花了那么多錢,誤工費、精神損失費、營養費等都是按照診斷結果中的情況索要的。至于CT報告和診斷結果為何不一致,何某說,這是醫生診斷的結果。
隨后,華商報記者分別在何虎民和何某提供的相同的診斷證明上看到,旬邑縣醫院在入院診斷欄和出院診斷欄均填寫有急性開放性顱腦損傷,顱底骨折、腦震蕩等癥狀。但奇怪的是,雙方手里的資料中,一份傷者的診斷結果和治療項目清單顯示,4月5日至19日期間,旬邑縣醫院曾給何某做過的7次CT報告中,均顯示顱底平掃未見異常。此外,何某還曾于4月30日,在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做過一次CT,結果仍是顱底未見異常。
“CT都沒檢查出骨折,醫生憑啥就寫成骨折。”在何喜民看來,如果他們和傷者之間將來有糾紛,旬邑縣醫院這份結論,可能會給弟弟帶來很大麻煩。
昨日,一名目擊當時事發經過的村民說,他看見何虎民將板凳扔過去后,板凳腿在何某頭上掛了一下,何某的頭就破了,出了血。
醫院成立調查組
旬邑縣衛計局已介入
昨日下午,何某的主治醫生王剛說,治療過程中,患者反映頭部不舒服及身體其他部位有問題,他給患者檢查并無不妥。因此,他并不認為這是過度醫療。
對于CT報告和診斷結果不一致,王剛說,顱腦損傷是一個變化的過程,雙眼周出現淡紫色滲出“熊貓眼”是顱底骨折的典型表現,而患者送來時沒有明顯的表現,在4月10日卻出現了這一癥狀,因此他根據臨床經驗及醫書《王忠誠神經外科學》中描述的情況,得出了診斷結論。
但難以讓何喜民接受的是,既然醫院已經發現患者出現“熊貓眼”癥狀,為什么在入院及出院診斷欄中均未寫明。對此,旬邑縣醫院顱腦外科孟主任表示,由于患者送來時沒有出現“熊貓眼”,而出院后“熊貓眼”消失,故沒有把這一情況寫入診斷結果中。對于醫院的答復,何喜民一家覺得不能讓人信服。
昨日,咸陽市一家大型醫院顱內科醫生表示,CT掃不到顱底骨折的情況確實可能存在,但是出現這種情況,主治醫生也應該和做CT的醫生進行溝通,以判定是否真的存在骨折的情況。
昨日下午,旬邑縣醫院一袁姓副院長告訴華商報記者,何虎民及家人到醫院反映此事后,他們非常重視,目前,醫院已經成立調查組展開調查。此外,華商報記者獲悉,旬邑縣衛計局醫政股也已介入調查,該股股長焦月喜表示,調查清楚后會給當事人一個滿意的答復。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