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嘴唇發干舔出唇炎?秋冬干燥,你需要這些唇部護理

天干物燥的季節來了,秋風起,不僅覺得皮膚干癢,連嘴唇也來添麻煩。很多人都會下意識地有舔嘴唇的習慣,結果就是嘴唇越舔越干,脫皮干裂,惡性循環。
很多時候嘴唇干,只要忍住不舔,同時配合使用基礎的滋潤唇膏就可以簡簡單單搞定了。
但是如果這種干燥一直持續并伴有脫皮、紅腫、干裂、結痂,且不只是集中在嘴唇,可能會蔓延到唇周,更嚴重的還會有疹子和流膿,這就涉及到唇炎了。

唇炎的成因有很多種,比如光照,接觸或食用了某種過敏物,日常不良習慣的累積,身體其他處疾病的唇部表現等等。各種成因之間還可以相互疊加,造成對唇炎原因的確認十分困難。本花經常看到有網友求助說唇炎一直反反復復,試過各種各樣的方法就是好不了,應該就是多種原因的疊加。
今天我們這里重點來講一講不同類型唇炎的成因以及一些簡單的可以對唇炎產生干預的操作,如果你試過這些簡單的方法還是無法改善那還就要及時去看醫生了!

嘴唇科普
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下唇部肌膚,它其實是我們身體上非常脆弱的一個部位,沒有皮脂腺、汗腺,沒有完整的角質層,所以薄薄的嘴唇水分流失是很快的,缺少了完整角質層屏障也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容易忽略對唇部的護理,嘴干了不知道涂潤唇膏,只知道舔嘴,殊不知舔嘴之后水分蒸發掉會讓嘴唇變得更干,就像是臉干一直洗臉不涂面霜一樣。
有時候唇部干得起皮了還有人會忍不住一直把這層皮撕掉,這些錯誤的行為累積,久而久之就很容易導致唇炎。


唇膏
日常中,大家一定要管住手,唇部干燥了可以及時使用潤唇膏。
傳統的潤唇膏主要以惰性的礦油、礦脂或合成蠟為主,形成封閉很好的保護膜,防止水分的過度流失,高效且性價比高。缺點是吸收性不好,可能有一直浮在表面的使用感。
還有極少數一些唇部天生敏感的人,對羊毛脂類滋潤的油脂反而會過敏刺激,引發接觸性唇炎。所以說唇炎真的是個難題,有的人是不用產品得了,有的人是用多了產品反而得了,大家還是得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具體分析。

好在現在的大趨勢是配方做得越來越綠色,很多天然來源的油脂替代了剛才提到的羊毛脂類,除了能夠提供足夠的滋潤和保護,很多植物油中天然還有親膚的成分以及額外的抗氧化性,膚感體驗也會覺得更好,這類的唇膏是日常使用的不錯選擇。

口紅
現在的精致豬豬女孩們口紅肯定是標配,哪怕有時候只是出門拿個外賣,也要涂個口紅來提升下氣色。
口紅的主體結構跟唇膏類似,但是會大量添加色粉來調配出各種顏色。同時為了追求持久度一般會添加成膜劑,所以口紅很多時候會讓唇部覺得更干燥,如果已經出現唇部起皮開裂等不舒服的癥狀時候,一定要及時停止使用口紅。

用過口紅之后要記得用專門的眼唇卸妝液來卸妝,否則長期的累積會導致唇部色素沉著,唇色暗沉。但是過于頻繁的卸妝,每次都大力摩擦嘴唇也會對唇部造成刺激。所以兩個極端都要避免,還得記著把唇妝卸了,做女生真的好難啊…

防曬
唇部的防曬也是個不容忽視的部分,因為唇部本身缺少皮脂保護,又沒有黑色素,長期的唇部紫外線暴露可能引起光化性唇炎,表現為脫屑、慢性糜爛唇紅緣與皮膚之間界限模糊等。

可以通過使用含有防曬指數的潤唇膏來保護嘴唇,但是個別人可能又會對其中的某些防曬劑過敏,比如美系防曬配方中常用的二苯酮-3,就是在防曬界風評不太好的一種防曬劑,分子量小滲透性強,有些人可能會因為使用了含該成分的防曬唇膏反而引起唇炎。
所以最保險的還是外出時帶好口罩、陽傘之類,物理防曬最靠譜。

身體全局
如果你覺得自己平時唇部都很正常,護理得也很好,忽然間得了唇炎并且怎么通過唇部干預處理都好不了,那可能是身體別的部位出了問題。
比如口服異維甲酸是治療面部痤瘡的一項常規有效方法,可惜它的一個常見不良反應就是會引發唇部的干燥脫屑。
還有一些胃腸道的炎癥疾病會有特異性的口腔表征,比如口角炎、唇部開裂等。這時候就不能只想著“頭疼醫頭,腳疼醫腳”,思路要打開,從全局視角來看看自己是不是身體別的部位出了毛病。

最后,唇炎確實是跟身體的整體狀態有關,比如缺乏維生素、礦物質等也會引發口角炎。長期熬夜、處在高壓環境下也容易讓自身免疫力降低,引發唇炎。
所以平時媽媽們說的多喝水、多吃水果、不要熬夜多運動,真的都是為了你好呀!這樣的健康真理請一定重視。
相信看了這么多例子,大家應該充分認識到唇炎的復雜性了,所以今天這篇我們不推薦任何具體產品,以防對大家產生誤導,盲目跟風嘗試,彼之蜜糖,吾之砒霜啊。

面對唇炎,最重要的一定是先找到其大致根源,再對癥下藥才行,自己無法確認的時候請一定及時就醫,不要在網上隨便搜搜別人口中所謂的“唇炎神器”就自己在那瞎試。
有些可能是含有激素的藥膏,治標不治本;有些需要涂抹或者服用抗生素才能治療的,你一直在那涂潤唇膏是好不了的,耽誤了治療時機可能會導致病情更加嚴重,后續處理起來也更加麻煩。
希望大家都能美美滴度過這個秋冬!
圖文設計 / 責任編輯:榨菜
審稿:言安堂肌膚管理研究院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本文由言安堂內容團隊原創,
支持原創,抄襲可恥,轉載請聯系。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