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要一輩子靠蔡少芬的張晉,“狂”什么?
要一輩子靠蔡少芬的張晉,“狂”什么? 原創 她姐 她刊
最近,大家在她姐的后臺“點菜成癮”。
前幾天她姐寫了黃貫中,后臺一片呼聲:
“寫寫張淇吧?!?/p>
“你為什么就是不寫張淇呢?”

我們“人間蠱王”怎么能落下呢?寫!
(點擊藍字查看)
寫了張淇,又有人站出來了:
“寫寫張晉吧,除了張淇外,(他是)我另一個垂直入坑的偶像了?!?/p>
自己的粉絲,還能咋辦,只能寵著啦。
寫!
當然,也不怪大家急吼吼“點菜”,實在是這人身上魅力點太多。
最近幾期《披荊斬棘的哥哥》里,張晉一期比一期讓人上頭。
最新一期《舍離斷》的舞臺上,張晉身穿古裝,手持拂塵。手腕一抖,拂塵繞身,自帶一股仙氣。
一張嘴的一句念白,直接把她姐眼淚逼了出來。



圖源:披荊斬棘的哥哥
之前那場的《跳舞街》,張晉也是魅力值MAX。
把外套一扔,手指一勾,又成了身姿靈活、力度恰到好處的舞者。
原地起跳,塵霧揮灑,氛圍感有了!
有網友看完跟蔡少芬道歉:
「以前不信蔡少芬,覺得她的“炫夫”發言太夸張。現在才知道,不是蔡少芬夸張,而是大寫的“真香”?!?/p>
圖源:微博
之前對張晉關注不多的時候還沒發現,如今越了解就越確定:
張晉真的是隱藏的寶藏。

在《披荊斬棘的哥哥》里,可能找不到第二個人,比張晉的身份更加多變。
舞臺之上,他幾乎算是全能王牌。
文武唱跳,樣樣能行。
初舞臺,他唱張國榮經典的粵語歌曲《倩女幽魂》。
一開口,臺下的觀眾和彈幕集體被震驚到:
「張晉原來這么能唱!」


圖源:披荊斬棘的哥哥
到了《好春光》里,他的一招一式更像是在往觀眾的心里砸。
一身白衣,如俠客般登場。擊鼓、出拳、舞劍,動作間毫不拖泥帶水。
不僅身姿飄逸,連偶爾捕捉到的眼神里也有藏不住的銳氣。
劍花一挽,端得是“皎如玉樹臨風前”。




圖源:披荊斬棘的哥哥
短時間內學新技能,也沒問題。
黑墨鏡、皮手套一帶,重慶話rap也能盡力“?!币欢巍?/p>
水平如何見仁見智,但這個范兒他已然拿捏了。


圖源:披荊斬棘的哥哥
下了舞臺,他又成了操心的老父親。
同組的高瀚宇和白舉綱能嗨能鬧,滿腦子都是奇思妙想。
舞臺想法聊興奮了,恨不得下一秒穿過大氣層,飛向外太空。
只有他這個“老父親”能保持冷靜,穩住兩個撒歡的“熊孩子”。
「大家在興奮之余,
還是要冷靜地想一下可行性和觀看性。」



圖源:披荊斬棘的哥哥(上)和微博@張晉max
原以為老父親又酷又嚴肅,混熟了發現居然全都是表象。
他身上自帶一種藏不住的搞笑基因。
“孩子模式”一開啟,“老父親”變成“老頑童”,玩得比誰都開心。


圖源:披荊斬棘的哥哥官微
初舞臺剛結束,他就貢獻了一個爆笑名場面——
哥哥們要用“火力值”來競拍自己喜歡的曲目,用于下次表演。
其它哥哥還在認真研究規則,以為一切盡在掌握的張晉已經走上了哄抬“物價”的道路。
別管是不是喜歡的歌,自己先all in(全投)一波。
目的就是讓其它組加碼,趁機消耗掉對方的火力值。


圖源:披荊斬棘的哥哥
看起來勝券在握,誰知道一頓操作,生生把自己隊玩脫了。
一把all in,拿到了自己完全不想選的歌。
倒是網友最清醒:
「晉哥收手吧,別玩了,賭徒心態不能有啊?!?/p>
圖源:披荊斬棘的哥哥
收手是不可能收手的。
新一期,各小組再次進行表演曲目競拍。
沒有人搶張晉組的曲目,他只要安靜呆著,等待競拍結束就行。
然而,張晉站起來了,四周看了看,悄聲來了句:
「我們要不要搗亂?」
胡海泉一看這哥記吃不記打,一把把他拽?。焊纾憧熳掳?。


圖源:披荊斬棘的哥哥
徹底放開了的張晉,連吐槽都是“專業”的。
甚至,幾期節目過去,張晉還直接喜提“人形彈幕機”的稱號。
分享好物環節,趙文卓拿來了自己喜歡的泡腳盆。
張淇覺得自己悟到了泡腳盆的用法:「有的時候不想洗澡,但有熱水的時候可以燙腳?!?/p>
其他哥哥陷入沉默,張晉迅速補刀:「洗澡主要還是為了干凈?!?/p>
圖源:披荊斬棘的哥哥
高瀚宇帶來運動用的健腹輪,并當場帥氣演示一番。
有哥哥表示:「這有點凡爾賽了?!?/p>
張晉直接透過現象看本質:「要不然就白拿(它過來)了?!?/p>
圖源:披荊斬棘的哥哥
一通穩、準、狠的專業“拆臺”搞下來,連炫夫狂魔蔡少芬都“看不下去”:
「張晉,你在節目里吐槽的樣子,就是這樣!」??


圖源:微博@蔡少芬
意外,太意外了。
以前以為張晉是個不茍言笑的冷酷硬漢。
誰知道不僅實力在線,搞笑能力和大灣區哥哥們也不相上下。
這反差,有點萌。


圖源:微博@張晉max

細細追查起來會發現,張晉其實早就展現出了自己有趣的一面。
最熟悉他這一面的人,還得是娘娘蔡少芬。


圖源:微博@蔡少芬
眾所周知,娘娘的普通話風格向來獨樹一幟,而張晉堪稱是娘娘的最大“黑粉”。
兩個人在街上散步,蔡少芬看見街邊墻上的特色繪畫,念出了上面的配文:
「窈窕淑女,棍(君)子好逑?!?/p>
張晉迅速捕捉到娘娘的塑料普通話:「“棍子”好逑?那我是不是棍子?。俊?/p>
圖源:我最愛的女人們
外出吃飯,張晉也堅定地走在了“吐槽”老婆普通話的最前線。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蔡少芬說普通話?!?/p>
她姐一度懷疑,要不是張晉在背后賣力“吐槽”,娘娘的塑料普通話可能也不至于這么出圈。
但,網友們早都吃瓜吃出經驗了。
越是吵吵嚷嚷,越是“你在笑我在鬧”,越保甜。
《披荊斬棘的哥哥》里有個細節,她姐看到仍覺得特別戳人。
哥哥們聚在一起聊天,胡海泉隨口念叨了一句“老夫老妻”,站在旁邊的張晉立刻反應了過來:
「不要亂說“老夫老妻”,
我曾經跟我太太說了這個詞,
然后被扁了很久,家規很嚴。」


圖源:披荊斬棘的哥哥
一些哥哥們坐在臺下笑,像是對“家庭地位”這件事心照不宣。
但張晉對這個詞的在意,跟所謂的家庭地位沒有一毛錢的關系。
其實是因為蔡少芬曾經跟他說過,她不喜歡這個詞。
在蔡少芬眼里,“老夫老妻”意味著愛情已經消亡了,只剩下平淡的日常。
從那之后,張晉就開始對這4個字格外敏感,甚至很少會主動提及。
一個詞語而已,可能不能真的代表感情的濃淡。
但,他在意蔡少芬的在意。
你看,玩笑歸玩笑,但答應蔡少芬的事、讓蔡少芬介意的事,他其實全都記在了心里。


圖源:我最愛的女人們
還有一件事,可能很多人不知道。
張晉和蔡少芬結婚的第4個月,蔡少芬就確診了一種疾病。
醫生跟蔡少芬說,這種病很難治,她的身體狀況可能會越來越糟,也很難懷孕。
張晉聽完,淡淡地說了句:沒事。
不是說不在意,而是比起在意未知,他更想和眼前的這個人走下去。
他默默做好了要一輩子、兩個人和疾病對抗著過下去的準備。



圖源:妻子的浪漫旅行
看《披荊斬棘的哥哥》和張晉的微博,很大的一個感受是:
他是一個極其有條理的人。
說話做事,如他的武術動作一樣,干凈利落,不拖泥帶水,不情緒化。
但這樣的張晉,也公然發過一次大火。
有網友翻看他以前的微博,發現了他為數不多的一次情緒失控。
不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蔡少芬。

圖源:微博@張晉max
不管遇見什么樣的事情,他好像從來沒有留蔡少芬獨自去面對過,他常常沖在前頭,牢牢把她護在身后。
蔡少芬曾經一度因為原生家庭而自卑,甚至自暴自棄到稱自己是“垃圾”。
但如今,她是肉眼可見的快樂,快樂到可以感染周圍所有人。
看到這樣的張晉,似乎一切都不難理解了。
因為她的生活里,總有一個叫張晉的男人,用無盡的愛為她兜底。
也正是因為如此,兩個人才婚后走過了13年,依舊甜甜蜜蜜。
然而在2008年他們兩個結婚之初,沒有多少人看好這段感情。

當時的報道稱這段婚姻中,蔡少芬是“下嫁”。
不怪媒體毒舌,實在是蔡少芬太火。
彼時的蔡少芬,演過經典港劇《天地豪情》《妙手仁心》等,早已拿下了TVB視后。
名氣、實績可謂雙雙在手。
和蔡少芬比起來,張晉還是娛樂圈里的一個無名小卒。
那時,張晉很多時候還是劇中連姓名都沒有的、最基礎的武替。
因為身型偏秀氣,偶爾也要給女演員做替身。

《臥虎藏龍》中擔任章子怡替身、指導武術動作
但他有一個演員夢。
因此,張晉一邊做著武替、武指,一邊到處跑組面試。
由于不是科班出身,面對“演戲”,他常常要自己去學習、去琢磨。
漸漸地,他也抓到了一些零星的機會,可以在影視劇里露臉。
從幕后到幕前,雖然只有一字之差,路卻遠比想象中要難走。
演出的角色能否被觀眾記住先不說,很多時候,導演拿到他簡歷的第一反應仍是:「張晉,國家武英級運動員,拿過全運會金牌,厲害。但我們這個戲不缺能打的啊。」
一句話,就宣告了他進組希望的破滅,連嘗試文戲的機會都沒有。


圖源:《水月洞天》
某種程度上來說,因為跟蔡少芬結婚,當時的張晉才終于在娛樂圈里留下了一道更清晰的痕跡。
然而,比機遇更先一步到來的,是狗仔的窮追不舍。
港媒扒了一通他的過往,終于找出了他為數不多的黑點——
不如蔡少芬有錢。
嘲諷他是“窮武指配女明星、軟飯男”。


圖源:《蕭十一郎》
一邊是媒體的逼問,一邊是劇組一次又一次地拒絕。
某次撐不住了,張晉態度很不好地沖蔡少芬發起脾氣,「你總說我特別好,但只有你一個人欣賞我有什么用呢?」
后來再想起這句話,張晉恨不得抽自己一巴掌。
明明是自己沒能調節好心情,卻無端向什么也沒做錯的老婆發脾氣。


圖源:非常靜距離
這種籍籍無名的狀態,持續了很久。
直到他遇見了王家衛的《一代宗師》,遇見了被巨大野心吞噬的馬三。
因為這個角色,張晉拿下了第3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男配,也“打”進了更廣闊的影視天地里。


圖源:《一代宗師》
憑借《一代宗師》拿獎的那一年,張晉40歲,距離他正式入行已經過了近20年。
有記者采訪他,形容他是「大器晚成」,張晉聽到后猶豫了一下,搖搖頭否認了:
「如果大器晚成是指年齡的話,我覺得還行,男人四十多歲也還不算太晚。
如果指心態的話,我覺得更不算大器晚成了,我現在還有很多東西都不會呢。」
他依然沒松勁兒。
該去拼、去打的時候,他依然像以前一樣去做,不惜力,不偷工減料。


圖源:《殺破狼2》
印象深刻的,是《殺破狼2》里他那一段難度極高的打戲。
張晉一人迎戰吳京和托尼·賈,每一個鏡頭幾乎都需要他踢腿40、50下才能完成。
偏偏典獄長一身西裝三件套,頭發打理到一絲不亂,連兇起來都透著點優雅。
那個托尼·賈雙膝飛襲的畫面,他躲早了不好看,躲晚了又容易受傷。
鏡頭拍了一次又一次,他就屈膝后仰了一次又一次,最終托尼·賈的雙膝是將將擦著他頭發絲過去的。
畫面是真漂亮。


圖源:《殺破狼2》
打是張晉的老本行,比打更麻煩的還是典獄長的臺詞。
影片中,常常是泰語、韓語、粵語和普通話4種語言或方言輪番混雜登場。
他本可以更輕松省事的,比如用配音。
但張晉偏偏給自己“找麻煩”,他一點點把這些語言和方言死磕了下來。
最終,《殺破狼2》里,用的是張晉的原聲。


圖源:《殺破狼2》泰語接韓語
耐得住性子,吃得了苦,不放過每一個機會,還總在不停地學習新東西。
這下才終于知道,舞臺上那個后勁十足,閃閃發光的哥哥是怎么來的了。
過往的挫折把張晉打磨了個瓷實,將過硬的文武功力結結實實埋進了他的身體里,構成了他獨一無二的氣質。
那些他自己折騰來的新收獲,就像是游戲里的一個個增益效果,起效早晚不好說,但總能在某一刻產生一點額外贈送的新鮮感。
這樣的寶藏,火了一點也不讓人意外。
只是,我們發現這寶藏似乎太晚了一些。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
如今終于混了個臉熟的這張晉,已經出道了5980天。


張晉在微博說:
「人生三萬天,與其期盼明天的美好,
不如過好今天來得重要!」
這話,確實很“張晉”。
以往,圍繞著他的評價充滿爭議:“天生一張反派臉”、“靠老婆吃飯的軟飯男”……
這些話致命嗎?
換個人或許如此,一句話足以毀了一個人。
但張晉似乎總是對這些外界的聲音“油鹽不進”。
那些聲音,不過都是一些武術招式,有的拳拳到肉,有的是虛晃一槍,招式千變萬化。
但對于張晉這樣的“武者”而言,招式不重要,花招也不重要。
重要的從來都是——
挺到最后,活下來。
如今,挺過了5980個籍籍無名的日子的張晉,終于火出了圈。
但,還不夠。
他不該只在綜藝上火出圈,他值得去更多好作品里面發光發熱。
她姐前一陣子寫我們如今的武打戲,已經失去了我們原本的味道。
評論區也一片呼喊:
“現在的武俠劇都是看威亞、慢動作、特效做出來的,完全沒有以前那種拳拳到肉的真實感?!?/p>
現狀確實如此。
但只能如此嗎?
張晉說:
「有觀眾說現在動作戲都沒有真正在打,我還健在,還有人也健在,我還能打啊?!?/p>
她姐隔一段時間就會寫一些真正對得起“演員”二字的好演員。
每次認真描摹這些值得被關注的好演員的人生軌跡的時候,都會收到成千條評論區的共鳴。
但有時候又似乎陷入了一個怪圈——
觀眾渴望有更多的好演員出現,好演員希望有更多的好角色可以演,每年電視劇電影產量只增不減。
可是依然不少面癱臉,依然有遺珠,依然遍地是爛片。
有人說,問題不只出現在某一環。
可是,有沒有這樣一種可能——
是我們把簡單的問題考慮得太過復雜。
是我們所謂的復雜,無形中為那些“殘次品”找到了一次次開脫的理由。
當理清事情的脈絡,去掉那些不必要的環節,事情就會變得簡單。
從觀眾,到演員。
從來都是,一心換一心。
像張晉這樣的人,簡單直接,才最打動人。她刊


圖源:b站@Max張晉
監制 - 她姐
作者 - 小怪獸
微博 - @她刊iiiher
原標題:《要一輩子靠蔡少芬的張晉,“狂”什么?》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