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如何嚴管干部?組織部長徐澤洲:不做“開明紳士”

近日,上海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徐澤洲在《學習時報》發表文章《努力在從嚴管干部上走在前列》,對上海市近年來探索出的嚴管干部有效路徑方法進行介紹,提出嚴管干部要敢于任事擔當,不做“開明紳士”;要善于抓住關鍵,著力破解難題;要分層分級分類,強化精準施策。
上海市一年多來一直將嚴管干部作為工作重點,相繼出臺了《領導干部配偶子女經商辦企業的規定》、《中共上海市委工作規則》等眾多管理條例,對干部嚴加要求,不少舉措在全國首開先例。
以下是《努力在從嚴管干部上走在前列》全文:
去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全國兩會上海代表團審議時強調,上海要在從嚴管黨治黨方面繼續走在前列。治黨先治吏,管黨先管干部。學習貫徹好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就是要牢牢扭住從嚴管干部這個關鍵不放松,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著力探索有效路徑方法,努力走在前列。
從嚴管干部要敢于任事擔當,不做“開明紳士”
敢于擔當,必須動真碰硬,不怕得罪人。從嚴管干部,就必然要打破舊的利益格局,動到一些人的“奶酪”;從嚴管干部,就必然要掙脫舊的觀念束縛,直面眾聲喧嘩,如果沒有得罪人的勇氣,沒有動真格的硬氣,就不可能真管,更不可能嚴管。必須切實負起責任,堅決克服一團和氣的好人主義,該批評的批評、該制止的制止、該處理的處理,真正對干部負責,對黨的事業負責。敢于擔當,必須相信干部,不怕大家不理解。一些從嚴管干部的措施之所以落不下去,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低估了干部的覺悟程度,怕干部接受不了,往往瞻前顧后、顧慮重重。其實,經過黨多年的教育和培養,大部分干部從內心深處對從嚴管黨治黨是高度認同的。特別是我們黨始終保持著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廣大干部群眾對黨始終高度擁護,為從嚴管黨治吏打下了堅實的群眾基礎和政治基礎。這是中國歷史上也是當今世界上其他政黨所沒有的優勢,也是我們敢于自我革新、敢于從嚴管理的信心和底氣所在。
去年,上海按照中央要求,開展了對領導干部親屬經商辦企業的規范工作,全市副局職以上領導以及國有企業中的市管領導人員都進行了專項申報,經組織甄別,對按規定需要規范的人員,全部進行了調整規范,或者領導干部本人退出領導崗位,或者其親屬退出相關經營活動。在工作啟動之初,也有人提出,這塊硬骨頭能不能啃得動,會不會招來非議。對此,市委始終旗幟鮮明,強調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從嚴治黨沒有最嚴、只有更嚴,當官就不要想發財、發財就不要想當官,堅決不能搞“一家兩制”“官商一體”。在清理規范過程中,始終堅持真刀真槍、嚴肅整改、一個不漏。事實證明,規范工作得到了廣大干部的普遍擁護支持,也得到群眾的廣泛認可,認為在從嚴管理上邁出了實實在在的步伐。
從嚴管干部要善于抓住關鍵,著力破解難題
抓住財產變化這個最大信號。從這些年各地發現及查處的腐敗案件看,干部財產異常變化的背后往往隱藏著危險的信號,及時掌握相關情況,對于強化干部從嚴監管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是上海作為全國最大的經濟城市,商業氛圍相對濃厚,更要高度關注干部財產情況。為此,上海嚴格開展領導干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工作,處級以上干部家庭的房產、股票、基金、債券等都必須進行申報,對擬提任市管干部人選進行全面審核,對市委巡視單位領導班子成員全面審核,每年按10%比例抽查局處級領導干部,有效發揮了威懾、預警和過濾的作用。不僅要聚焦干部本人,還要聚焦親屬利益沖突,防止通過親屬利用權力影響牟利。這次上海在規范領導干部經商辦企業工作中已經做了一些探索,下一步還要進一步深化拓展,不斷總結完善,切實趟出一條可行的路子。
聚焦全方位監管這個最大難題。當前,干部思想觀念多元化、社會角色多樣化、行為方式隱蔽化,給從嚴管理帶來更大難度。有些干部在組織注視下中規中矩,離開組織視線后則大相徑庭,成為“兩面人”“變色龍”。從嚴管干部,必須建立前后銜接、左右印證、經緯交織的嚴密監管體系,確保監督管理嚴絲合縫、滴水不漏。馬克思講,人的本質是社會關系的總和。了解一個干部,必須把他還原到他所在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環境當中。要打通八小時內外界限,推廣干部到社區報到、公示進社區、考察進家庭等做法,深入了解干部工作以外的生活圈、親屬圈、社交圈,切實把從嚴要求延伸到干部工作生活全過程。要打破干部監督管理“信息孤島”,打通紀檢、信訪、公安、審計、房管、工商、人社、民政、證監等各個部門的監督數據“鏈”。要綜合運用經濟責任審計、干部離任檢查、干部任用檢查、“一報告兩評議”、個人有關事項報告、談心談話、信訪、巡視等多種形式方法,發現和聚焦共性問題。
樹立干部選拔任用這個最強導向。用一賢人則群賢畢至,見賢思齊就蔚然成風。組織用什么人、怎樣用人,對于干部監督管理有著極其重要的指揮棒和風向標作用。在用人標準上,要更加鮮明突出好干部標準和“三嚴三實”要求,鼓勵務實創業、責任擔當,改革創新、攻堅破難,給干事者以舞臺、為擔當者擔當;在用人流程上,要特別強調科學規范、考準考實,著力破解“四唯”特別是“唯票”問題,防止“帶病提拔”;在用人結構上,注重增強班子整體功能和活力,同時對于不稱職、不適宜、不作為的干部,通過能上能下等措施,堅決予以組織調整;在用人方法上,加大對各條塊、各領域干部的統籌,進一步打破“小循環”“小平臺”“小圈子”,推動干部在更大范圍內交流配備;在用人風氣上,要嚴肅紀律、強化責任,確保風清氣正。
從嚴管干部要分層分級分類,強化精準施策
針對不同層級,突出抓重點干部監督。領導干部特別是重要干部的言行具有強烈的示范作用,往往上面松一寸、下面松一尺。必須突出關鍵少數,堅持重要干部重點管理。以上海為例,我們在強化面上管理的同時,始終把廳局級以上干部、權力集中部門的干部作為重中之重的監督管理對象。市委多次強調,把全市2000多個局級以上領導干部管住管好了,就能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干,全市各級領導干部也就好管了。這些年來,不管是在干部的日常監督管理上,還是選人用人突出問題專項整治、規范領導干部親屬經商辦企業等重大工作中,一條首要的原則就是干部級別越高、位置越重要、權力越大,管理就越要從嚴。特別是牢牢抓住“一把手”這個關鍵中的關鍵,規范職責權限、完善議事規則程序,形成有效制約。
針對不同領域,突出抓核心制度建設。不同領域的干部有不同特點,必須用不同方式把從嚴要求落到實處,尤其要建立與領域特點高度吻合的制度機制。在工作實踐當中,我們針對上海國資體量大、國企從業人員多的實際,通過加強任期制管理,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規范領導人員薪酬體系等措施,切實強化干部監管。針對上海市屬高校科研和基建經費投入巨大的實際,先后出臺高校領導人員任期制管理、委派高校總會計師等制度,加強關鍵崗位管控,同時強化高校之間、高校與黨政機關之間的領導交流,著力防范潛在風險。針對上海村級集體資產體量大、村干部兼任集體經濟法人代表較為普遍的實際,積極推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改革,促進經濟組織與自治組織脫鉤,完善村務公開和村務監督制度,切實防止“小官巨腐”等問題發生。
針對不同職業,突出抓管理體制改革。近兩年來,上海按照中央要求,積極開展了司法體制改革、地方群團改革等多項中央改革試點,同時也給了我們探索不同職業不同從嚴管理方式的重要契機。在司法體制改革中,我們根據法檢系統公權力集中、社會群眾關注度高的實際,在管理上“嚴上加嚴”,出臺了《法官、檢察官從嚴管理六條規定》,明確法官、檢察官要施行“職業回避”,其配偶不能從事律師、司法拍賣等可能影響公正司法的行業。在地方群團改革試點中,圍繞總書記去“四化”、強“三性”的要求,制定了《工青婦領導班子專掛兼配備管理實施辦法》《工青婦機關和基層工作隊伍管理實施辦法》《工青婦機關公開遴選專職干部實施辦法》等制度規定,從隊伍建設、組織設置、運行機制等方面,突出強調了群團組織思想作風建設和聯系服務群眾能力建設。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