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十位大陸青年學者敬悼新儒學大家劉述先:不斷進取,不負宏愿

廖曉煒 肖雄 劉樂恒 盧盈華 盛珂
2016-06-11 10:10
來源:澎湃新聞
? 思想市場 >
字號

[編者按]

現代新儒家第三代代表人物之一劉述先先生,于2016年6月6日仙逝。海內外學界同感同悲,緬懷與追念這位現代新儒學的大家,著名儒家學者杜維明、陳來、郭齊勇教授等,紛紛撰文悼念劉先生。

劉先生的新儒學思想繼承第二代新儒家牟宗三的思路與規模,同時也廣泛吸收了包括其師方東美在內的文化哲學,積極參與中西哲學與宗教的互動討論,提出了以“理一分殊”為核心的現代新儒家哲學系統,在全球多元化的大背景下,肯認儒學的精神與價值,同時也讓儒學保持著與世界上不同文化、文明、宗教開放互動的潛能。

劉先生還十分關心大陸青年學者的新儒學研究。他慷慨解囊,用個人的積蓄,以其父母的名義,于2009年起在武漢大學設立了“劉靜窗青年教師獎”和“王蘊聰紀念獎學金”,每年頒獎給一位研究新儒學的青年教師和一位以現代新儒學為主題撰寫論文的博士生。這兩個獎項至今已順利運作七年,資助并鼓勵了眾多青年學者致力于現代新儒學的研究。

事實上,劉先生不僅通過設立獎項的方式鼓勵青年學者,還與年輕人們有著頻繁的接觸與互動。劉先生謙和睿智、平等待人、毫無架子的形象,在交往中給大家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在此,奉上十位大陸青年學者的回憶悼念文字,以緬懷劉述先先生對年輕學子的影響與感染。這些作者們或曾獲得劉先生設立的獎項,或與劉先生有過交往而備受鼓舞。全文分為上下兩部分,此為下篇。

廖曉煒/華中科技大學哲學系

2005年武漢大學舉辦“第七屆當代新儒學國際學術會議”,劉先生應邀作主題演講,我第一次得見劉先生。那時我還在念大學,雖然已經閱讀了一些當代新儒家的作品,但沒有多少理解,對先生的演講也沒有留下太深的印象。

2008年入武大攻讀博士學位,因為導師郭齊勇老師的推薦,此后曾多次赴港臺參加學術會議,并有幸聆聽劉先生的演講。印象特別深刻的有兩次:2009年香港中文大學為紀念哲學系創系六十周年及唐君毅先生誕辰一百周年,舉辦“中國哲學研究之新方向”國際學術研討會,劉先生在主題演講中講到自己當年因在“中大改制”問題上與前輩先生之間產生分歧,而遭到誤解,甚至被唐君毅先生視為“叛徒”;另一次是2015年,在臺北舉辦的“第十一屆當代新儒學國際學術會議”的主題演講中,劉先生從理性的、感性的、辯證的、開放的和理想的五個面相,闡述自己對牟宗三先生的了解,演講展示了一個豐富、活潑的生命形象,是客觀了解牟先生的最佳線索。

由于我的博士論文以牟宗三哲學為選題,劉先生的著作自然也是重點閱讀對象。事實上,我常常都是透過劉先生的作品,去理解牟宗三哲學乃至儒學中的很多重要問題。個人感受最深、最受啟發的是,劉先生對儒學的宗教性、宗教對話、由“內在”走向“超越”而后由“超越”回歸“內在”之必要性、明代儒學的內在一元論傾向等問題的闡發。

2009年起,劉先生以個人積蓄在武漢大學設立“劉靜窗青年教師獎”和“王蘊聰紀念獎學金”,以資助、獎勵青年學者對當代新儒學的研究。我也因《以道德攝存在——牟宗三道德的形而上學之證立》一文,非常幸運地獲得首屆“王蘊聰紀念獎學金”,隨后我致函劉先生表達謝意,劉先生很快即回復表示祝賀。這是我讀書期間獲得的最重要的一項獎學金,對我進一步研究當代新儒學無疑是極大的激勵。

2014年赴臺參加輔仁大學舉辦的“第十二屆士林哲學教學講習會”,其間我與正在臺灣“中央研究院”文哲所訪問的李強師弟約好,一同去文哲所拜訪李明輝老師。交談后,李老師請大家一起吃午飯,恰好劉先生也在研究室,林月惠老師便請劉先生同我們一起吃午飯。這對我而言,無疑是一個意外的驚喜,這也是我唯一一次有幸接觸劉先生。劉先生當時因患帕金森癥,行動上有些不便,但精神似乎還不錯。他知道有內地過來的年輕人,特意帶來自己此前出版的論文集《儒家思想的轉型與展望》送給我和李強。我當時還特別激動地請求劉先生簽名留念。李明輝老師向劉先生介紹我時,提到我曾獲“王蘊聰紀念獎學金”,劉先生隨即說:我讀過你的文章,寫得不錯。對于一個年輕人而言,這當然是莫大的鼓勵。當天因為有別的事,而匆匆跟劉先生及李老師、林老師告別,未能更多地向劉先生請益,現在想來真是特別的遺憾。

沉痛悼念劉述先先生!

華中科技大學哲學系 廖曉煒敬悼

肖雄/湖北大學哲學系

6月6日下午看到有人在微信群中轉發林月惠老師的消息,說劉述先先生今晨去世了。第一感覺是: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后來逐漸看到有朋友不斷轉發消息與媒體報道,才不得不相信這是個事實!不禁感嘆新儒學痛失一柱!

我與劉先生有過一小段相處的機會,那是去年夏天,我在臺灣“中研院”文哲所求學,作3個月的短期交流。2015年8月4日下午,我到臺灣“中研院”文哲所報到時,在二樓看到了劉先生瘦小的身形,但第一次碰見不敢上前打招呼,因為不敢確認——之前從網上看到的劉先生的照片比較精神,與此時所見差距不小。

劉先生每天都堅持到文哲所上班,而且都是一個人來,一個人回,這對于一個行動不便的老人來說,應該是很艱難的。我每次看著劉先生搖顫顫地走過來,心中都有一種不忍,感覺應該有個人照顧才讓人放心。可是,聽其他老師說,劉先生都堅持一個人行走,不讓照顧。有幾次聚餐吃東西,我看到林月惠老師會替劉先生拿些食物、點心。

不知第一次和劉先生近距離接觸是什么時候,但有幾次聊天與事跡卻值得一提。可能就是第一次和劉先生聊天時,我竟冒昧地問劉先生對我有印象嗎?——我心中所想的不是我們之前見過,而是因為2015年5月我剛獲得劉先生在武漢大學設立的現代新儒學研究的獎學金,即“王蘊聰紀念獎學金”。劉先生當時微笑地表示不記得了。不過過了幾天,當劉先生再見到我時就說,你獲得那個獎了。我說是的,然后送他至辦公室,路上他問我,你在這里跟哪個老師,我說李明輝老師。他說,李老師學問很好,你跟他好好學習。由此,我感受到了劉先生的親切、對于后學的關心。

文哲所的幾乎所有研討會,劉先生都參加,而且會發表自己的看法,感覺先生雖然行動不便,但是思維卻很活躍。記得在一次文哲所慶生會上,我挨著劉先生、李明輝老師與林月惠老師坐著,李老師吃完先走了,剩我們三位,我們談到我的導師郭齊勇先生。劉先生說:郭老師那個人很難得,不容易,我信任他,在武大設立獎學金,并將我的稿子交給他主編出版。后來劉先生又談到儒學的希望還是在大陸。

在“王蘊聰紀念獎學金”頒獎時,聽胡治洪老師說,劉先生以自己的積蓄與稿酬資助新儒學研究,于此可見先生的宏愿。令吾儕感佩!可惜先生未曾見到全集出版即逝世,令人扼腕!(由郭齊勇教授主編的十卷本《劉述先文集》正在緊張編輯與出版中。)吾輩后學唯有在儒學研究不斷進取,方不負先生宏愿。

先生是第三代新儒家代表人物、支柱,無論是為先生本人,還是新儒學,吾儕后學都感到痛心不已。先生走好!先生千古!也愿劉先生的親人、林月惠老師等身邊人保重身體!節哀!

后學 肖雄 敬悼
劉樂恒/武漢大學哲學學院

老照片。左起為馮滬祥、杜維明、劉述先、蔡仁厚、謝仲明。

悲聞劉述先先生仙逝,心中感懷。作為后學,我與劉先生沒有深度的接觸與請益,但每次到臺灣參加當代新儒學的會議,我幾乎都能夠看到劉先生的身影。在印象當中,上午下午開會之前,最早來的幾位學者,當中肯定有劉先生與蔡仁厚先生。我看到劉先生瘦小的身影,認真讀著會議論文集,感受到他心靈的深度和高度。

劉先生在會議上的每次發言,都很有針對性,例如有一次他發表關于宋明理學的氣論的思考,就是針對當今學界通過“后現代”視野解讀宋明理學的觀點而提出商榷的意見。另外有一次他援引了一位學者新近發表的論文,討論普世主義與愛國主義的爭論,以作出反思。從劉先生不同的發言來看,他的思路相當清晰,下判斷也相當銳利,可見他平日是念茲在茲地關心這些問題的。深圳大學的王興國老師說,劉先生每次發言,每次發表文章,從來都是有針對性的。從僅有的幾次聆聽劉先生的發言來說,我感到確實是這樣。

我的博士論文研究的是馬一浮的新儒學思想。杜維明先生最近很重視馬一浮的新儒學思想,但劉先生對馬先生似乎不是特別感興趣。由郭齊勇師推薦,我的一篇關于馬一浮六藝論思想的拙文獲得劉先生在武大所設的“劉靜窗青年教師獎”,這是我工作以來自己所獲得的唯一獎勵,同時因為這是劉先生為了鼓勵青年學者對新儒學的研究而設立的獎項,對此我衷心感到榮幸與榮耀。胡治洪老師對我說,劉先生看了我的這篇文章,也十分的肯定和贊賞。我想,這很可以體現出劉先生思想的開放和胸懷的廣闊,同時也體現出他對青年學者的鼓勵與鞭策之意。

在武大,郭齊勇老師很重視劉先生所設立的“劉靜窗青年教師獎”和“王蘊聰紀念獎學金”,每次結果揭曉之前,都有一套嚴格的遴選程序。而每年頒獎的過程中,武大中國哲學學科點的教授們大都會出席頒獎禮,頒獎程序簡潔而莊重。我每年都參加頒獎,聆聽獲獎人的發言,看到武大的老師們寬慰喜悅的神情,以及負責頒獎運作的胡治洪老師熱情的身影,心中很有些激動的。

我從劉先生的著作中也受到了很大的啟迪與教益。他的《論儒家哲學的三個大時代》是我經常用的教材之一。他的“理一分殊”的哲學思想,他對于現代新儒學的“三代四群”的界說也廣為學界所討論。

我想,我們青年一代學者對劉先生最好的紀念,應是繼續做好現代新儒學的研究,正如徐波兄所說,薪傳火繼,讓儒學的真精神參與到人類現代化的進程中去,從而有所貢獻。

后學 劉樂恒 敬悼

盧盈華/浙江工商大學哲學系

2015年,末學赴臺灣參加第十一屆當代新儒學國際學術會議,暨紀念牟宗三先生逝世二十周年。會議期間,經李瑞全老師引薦,見到了前輩校友劉述先先生。時間倉促,我和先生進行了短暫的交談。先生晚年身體欠佳,仍勤奮工作,令人感佩。本想今后有機會向先生再尋求指教,沒想到見面即是離別。末學受先生文字影響,并在美國南伊利諾伊大學感受其學習、工作和生活的場景,與其生命學問有所響應。簡述數語,以紀念先生。

末學于2010年入讀美國南伊利諾伊大學哲學系,攻讀博士學位。南伊大位于伊利諾伊州南部的城市卡本戴爾(Carbondale,先生將其譯為炭谷),風景優美,人煙稀少。生命在此處的展開,頗有些悠閑與孤寂。后來看到劉先生的訪談,深有體會。先生母親曾來卡本戴爾生活一年,因不適應此處的冷清,后返回了熱鬧的上海。先生在此求學與工作,奮斗多年,促進美國的中國哲學發展,適以激勵我輩于孤寂中堅持。徜徉于Southern Hills, Evergreen Terrace, Campus Lake, Giant City Park等場所,末學感受得到前輩在此的棲息、漫步與思考。

在栽培后學方面,先生做出了巨大貢獻。由于先生之故,當時港臺有一批學生至南伊大哲學系留學。他們后來均有所成,活躍于哲學界,是我們的前輩。據晚學淺陋所知,其中有呂武吉、劉昌元、李瑞全、朱建民、謝仲明等先生。末學晚生,無緣受教。然而,先生開創和發展了南伊大的東方哲學與比較哲學研究,離開后學校一直延續此教席,末學也是間接受先生惠澤。目前南伊大從事東方哲學研究的是晚學的導師、哲學系系主任Douglas Berger教授。我們在課堂上學習了先生的英文著作Understanding Confucian Philosophy。盡管美國大學中東亞系、歷史系、宗教系和中國語言系中不乏教授東方哲學與思想的教席,但哲學系中并不多見。先生開創母校這一傳統,實具重要意義。

先生曾描述的一些場景,幾十年后的南伊大仍與之一致。他說起“預試要考兩天,那是要考得脫一層皮的。要考西方哲學史、認識論、形上學、價值論,有些人準備預試就要準備一兩年。”晚學當時參加preliminary exam,也是考兩天。第一天考形上學和認識論,第二天休息,第三天再考價值論,包括倫理學、美學與政治哲學。只是最近有了改變,據說改為只考一天。

先生述及自身自青年時代便采取比較哲學的觀點,這也給晚學的學術追求打了一劑強心針。我初時有些不接納比較哲學,后來認識其價值,雖做出嘗試,但仍有所疑慮。先生的事業,為晚學確證這是一條可行道路,也提供了依據。惟才疏學淺,愧對南伊大與前輩校友。

愿先生安息!

后學 盧盈華 敬悼

盛珂/首都師范大學哲學系

驚聞劉述先先生逝世,內心非常哀痛。

我在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念博士時,劉述先先生應邀擔任包玉剛講座教授,在人文學部開設了一學期的當代新儒學課程,使得我能夠有機會親聆先生的教誨,并在課下多有請益。

劉先生上課不急不徐,每每當機點撥,以他豐厚、廣博的學養,以及對于當代新儒學精神與義理的深刻把握,總能夠切中要害。劉先生待我們學生也和藹可親,及之也溫。當時我正在準備研究當代新儒家牟宗三先生思想的博士論文,在課上會請教劉先生很多問題,有時且直抒己意。劉先生最讓我感動的,是他開放的態度和對后學的鼓勵,然而在基本義理問題上又毫不含混。我當時正在探索之中,劉先生既包容了我的探索,又常常直接指出我理解上的錯誤。不得不說,通過在香港的學習,我才真的對于當代新儒學有切膚的體會,震蕩心魄般的感受,而劉先生的指點無疑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后來,又有一次很偶然的機會,和劉先生以及另外幾位老師一起翻越山路,在溪邊飲茶。那時他已經七十幾歲高齡,山路崎嶇之處,我常試圖攙扶,他都表示不必,精神頗為矍鑠。當時的情境,現在想來,還歷歷在目。

在我看來,劉先生是真能領會且繼承當代新儒家之真精神的學者,同時又能走向世界,面對新的時代有所增益,真正延續了新儒家之血脈。

深切的悼念劉述先先生。

后學 盛珂 敬悼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砚山县| 理塘县| 社旗县| 扶风县| 儋州市| 罗平县| 南靖县| 桂平市| 普宁市| 喜德县| 宁远县| 临海市| 汕尾市| 涪陵区| 宿州市| 石嘴山市| 金堂县| 措美县| 盖州市| 安多县| 平遥县| 钦州市| 天峻县| 那曲县| 会理县| 五峰| 微博| 盘山县| 巴林右旗| 舞阳县| 康定县| 卓资县| 嘉义市| 平乐县| 宁波市| 三门峡市| 鲁甸县| 台东县| 卫辉市| 清流县| 广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