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華東師大校史館時隔兩年重開,《資本論》首個中文全譯本展出
《資本論》中文全譯本首版、錢鍾書之父錢基博撰寫的碑文、戴家祥的《金文大字典》手稿原件……諸多珍稀歷史文物、檔案在修繕一新的華東師范大學校史館首次展出。

新校史館大門開啟 本文圖片均為華東師范大學提供
10月8日,在華東師大建校70周年即將來臨之際,華東師大校史館重新亮相開館。
新校史館今年9月中旬建設完成,總建筑面積4000平方米,其中主體占地400多平方米。新校史館通過圖文、視頻、實物、互動等多種方式,全景式展現華東師大建校70年和辦學142年來的文化傳統、辦學成果和社會貢獻。

校史館內景

在展陳空間上,校史展覽實施“1+1方案”,即校史在校史館展陳,人物在群賢堂展示
此次展陳上,有不少首次在校史館公開展出的珍貴展品,如大夏大學校友郭大力翻譯的中文全譯本《資本論》的首個版本。郭大力翻譯《資本論》的過程充滿艱辛和苦難——既有國民黨當局的壓制,也有居無定所、貧困和疾病的折磨,還有譯稿在日寇炮火中被焚毀的災禍,但他排除萬難完成了翻譯工作。

郭大力首個中文全譯本《資本論》初版
1938年8月至9月,郭大力、王亞南翻譯的《資本論》首個中文全譯本在上海出版,《資本論》這部馬克思主義經典巨著終于以完整的面貌展現在中國人民面前。

1930年6月3日,光華大學為王省三先生建設紀念碑。
此外,華東師大目前發現的最早的校史石碑文物——光華大學《王省三先生暨費佩翠夫人昭德之碑》也在校史館首次公開展出。此碑為華東師大前身光華大學在建校五周年之際,為表彰外交家王省三夫婦捐贈滬西家族田地為校地而立,碑身文字由光華大學國文系教授、錢鍾書之父錢基博撰寫,童斐(字伯章)書寫并篆額。
1937年“淞滬抗戰”爆發,光華大學遭遇日軍毀滅性轟炸,碑亭、碑座以及校園建筑被炸,石碑也由此下落不明。2019年5月24日,華東師范大學校友郭廷芳、張束夫婦向學校捐贈此碑。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吉余《關于浦東國際機場建造在沿海灘涂之上的建議》手稿原件
此外,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從華東師范大學了解到,此次,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吉余為浦東機場建設向上海市政府的建議手稿原件、戴家祥《金文大字典》手稿原件等展品,均系首次在校史館對外公開展出。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