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廣東全面放開異地高考第一年:9570名考生拿到“入場券”

新快報6月7日消息,2歲便隨父母來廣州生活,來自江西的俞熙元今日將走進高考考場,成為第一批在廣東參加高考的隨遷子女。和俞熙元一起的,還有9569名來自全國各地的隨遷子女,今日他們將坐在廣東省的考場里,與廣東考生站在一條起跑線上,向理想大學沖刺。
經過四年的“鋪墊”,今年是廣東異地高考政策“三步走”的最后一步——全面放開異地高考。滿足條件的隨遷子女們可以和廣東考生一起,在廣東報名、考試、填報志愿。
廣東省的一本錄取率在全國墊底,去年預計今年參加異地高考的考生有近3萬人,但最終9570人拿到“入場券”,“每個考生都會權衡自己的情況,不論留在廣東的考生是多還是少,讓大家多一個選擇是好事?!比A南師范大學人才測評與考試研究所所長張敏強說。
政策
預計近3萬人“異地高考”,最終近萬人“嘗鮮”
廣東全面放開異地高考,廣東本地考生最擔心的是,競爭是否更激烈?廣東省教育考試院接受采訪時表示,今年廣東全省高考考生報考總人數73.3萬人,比去年減少2.1萬人。即便增加了異地考生,廣東的報考人數依然是減少的,而預計今年全國各高校在粵招生計劃將不會少于去年,這意味著廣東的錄取率會穩中有升。
從2013年開始,廣東為全面放開異地高考實行“三步走”的方案。當年起,通過積分入戶廣東省的異地務工人員、高技能人才,其隨遷子女不受入戶年限、就學年限等限制,可在廣東省報名參加高考,并可與廣東省入戶地戶籍考生同等錄取。
2014年起,經縣(市、區)人民政府主管部門認定的在廣東省具有合法穩定職業、合法穩定住所并連續3年以上持有廣東省居住證、按國家規定在廣東省參加社會保險累計3年以上的進城務工人員,其隨遷子女具有廣東省中職學校3年完整學籍的,可在廣東省報名參加高等職業學院招收中職學校畢業生招生考試,并可與廣東省戶籍考生同等錄取。
今年起,經縣(市、區)人民政府主管部門認定的在廣東省具有合法穩定職業、合法穩定住所并連續3年以上持有廣東省居住證、按國家規定在廣東省參加社會保險累計3年以上的進城務工人員,其隨遷子女在父親或母親就業所在地市具有高中階段學校3年完整學籍的,可在廣東省報名參加高考,并可與廣東省戶籍考生同等錄取。
據悉,去年預計今年參加異地高考的考生近3萬人,但最終9570人拿到“入場券”。
故事
外地仔2歲來廣州,今年如愿在廣州高考
唐映圣是個湖南伢,在初中時便隨父母來廣州讀書,目前是北大附中為明廣州實驗學校的高三學生。當年來廣州讀書時的,唐映圣的父母就擔心過高考的問題,但當時覺得廣州教育資源豐富,理念更先進,先讓孩子讀著,到時看政策變化。
沒想到,唐映圣讀高一時,《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廣東省參加高校招生考試實施辦法》出臺,全家人都松了口氣,“他們感覺自己下對了賭注”。
不過,高三這一年,唐映圣心里的石頭一直懸著,“萬一手續沒通過,怎么辦?”他說,湖南學生的理科思維比較強,自己若回去考試,可能沒辦法拼過小伙伴們。
同樣是北大附中的高三學生俞熙元,2歲就到廣州了,“對家鄉沒有多大印象”。已完全融入廣州生活的他,卻在中考前后面臨著是否要離開廣州的艱難抉擇。
俞熙元說,他初二時,父母參加了一場講座,專家稱廣東異地高考政策或在幾年內出臺,這才讓他們意識到,沒有政策,非廣東戶籍的孩子即使在這邊讀了十幾年的書,也無法在這邊高考。
參考了專家的意見,俞熙元的父母開始準備、補辦各項可能需要的手續,前后花費了大半年。但直到初三中考,政策仍未出臺?!案改妇蛦栁遥覆辉敢饣丶易x”,俞熙元再三猶豫,還是選擇留了下來,“我爸媽、爺爺奶奶,全都搬來了廣州”。好在今年政策全面落實了。他表示,政策一出來,全家人的心都安定了。
分析
廣東開放包容的同時要投入建好大學
作為外來人口大省,在廣東讀書的隨遷子女并不少。以往每到高考時,這些隨遷子女只能回鄉高考。北大附中高三年級級長樊景玉告訴記者,一到高三,學生便走了不少,“異地生一般成績都不會差,排名也比較靠前,比本地學生更努力一些。”樊景玉說,未有政策前,學校每年都會流失一些優質生源。
對于學生來說,回原籍考試將面臨學業與心理的雙重挑戰。樊景玉表示,以往回原籍的學生,回去考一次試,馬上就蒙了,壓力隨即而來。此前回去原籍讀高三的考生,經常用QQ、微信拍試題向任課老師“求助”。
終于全面放開異地高考,華南師范大學人才測評與考試研究所所長張敏強表示,“異地高考是一種進步,認可外來務工人員對地方的貢獻,他們會更有融入感?!?/p>
張敏強認為,廣東全面放開異地高考的同時,還應該加大投入本省的高等教育,“廣東好的大學比較少,尤其是重點大學,導致廣東一本錄取率在全國墊底。廣東既要開放包容隨遷子女在廣東考大學,也要用現在的資源,辦更多好大學,讓大家有更多上好大學的機會?!?/p>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