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蒜你狠”背后的萬名勞工:中老年為主,跪地挖蒜露宿街頭
2016年4月初,春季伊始,大蒜價格高漲引發關注。人們再次想起了2010年大蒜價格猛漲的情形,也再次提到那年的新詞“蒜你狠”。5月,當年的新大蒜進入集中收獲的季節,媒體曝出“山東農民種蒜賺6萬囤蒜賺60萬”和“金鄉700畝新鮮蒜一頭沒賣”的新聞,大蒜這種中國人日常飲食中不起眼卻必不可少的佐料,也為山東一個鄉縣創造了傳奇。

山東濟寧市金鄉處于黃泛平原,歷史上黃河多次泛濫改道,使得這里形成了獨特的地形和土質。金鄉全縣耕地以潮土為主,土質疏松,易耕作,適于須根系作物生長。金鄉種植大蒜的面積每年在70萬畝左右,居全國之首,單產量和總產量均為全國最高,這里大蒜的價格足以撥動全國市場。




這些挖蒜勞工來自河南、安徽、山東濟寧周邊市縣的農村,多是60歲左右的中老年農民,家鄉還沒到農忙的季節,便來金鄉掙些錢。在金鄉盛凱隆勞務市場周圍,剛趕來的勞工用床單和編織袋提著生活用品,其他人已經早早在市場的空地上等候,蒜農騎著車過來,立刻有勞工過來商談價格。



勞工們常常五六個人聚在一起,幫助一家農戶挖蒜,蒜農以每畝280元—320元不等的價格支付報酬。每人平均一天賺100元到150元,一些體力強壯的人有時能掙到200元以上。



65歲的趙發亮來自山東省曹縣,在老家與老伴相依為命,兩個兒子都已經成家立業,外出打工。趙發亮家中種了3畝地,以種植小麥、玉米為主,除去種子、化肥、農藥,澆水電費,每年收入不超過3000元錢。趙發亮年輕時到全國各地建筑工地打工,最近幾年建筑工地的老板看他年紀大,都不愿意給他工作。“現在老板都用年輕人,家中的老伴年紀大了,也出不去了。她得了糖尿病,一年也不少開銷。聽說這里的錢很好掙,我才來金鄉挖蒜,出來掙點錢貼補家中,像我這個歲數老不老,少不少的,能干點活,就干點,不能給孩子們添負擔。” 趙發亮說。他的處境在勞工中具有一定代表性。


2015年冬天,北方部分地區遭遇寒潮,金鄉大蒜減產,因此市場一直看高今年的大蒜價格,不少蒜農選擇將鮮蒜曬干囤積起來,待價高出售。中國大蒜主產地山東金鄉,今年3月中下旬蒜價達到每斤6.7元左右,已超過2010年6.4元每斤的歷史最高值。

凌晨4點,勞工就已經陸續前往勞務市場招攬活計,在田地里工作到晚上六七點,沒有一絲亮光了才收工。外地人大多選擇住在勞務市場附近的小旅館里,一群人擠在一個大通鋪上,挖蒜的時節旅館很快被住滿了,沒有住處的勞工只好睡在旅館的過道上,來得更晚的人則直接把被褥鋪在勞務市場周圍的空地上,將就度過一個晚上。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