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網壇怎么了?多位職業球員放棄奧運,為國爭光不重要嗎?
德約科維奇、納達爾們視奧運為媲美大滿貫的最高榮譽,但也不乏球員主動放棄參賽,男子網壇Top25球員中,已有4人明確宣布放棄里約之行。
于是,關于里約奧運會的話題和爭論便成了法網期間最熱的話題。
德約科維奇口中的“第五大滿貫”——奧運會,為何無法像大滿貫甚至大師賽、皇冠賽這樣吸引職業球員呢?

網球,本該和奧運無關?
距離奧運會開幕還有2個多月的時間,但多位球員就已提前宣布退賽。
美國球員伊斯內爾把矛頭指向了奧運會的比賽時間,“時間太尷尬了,戴維斯杯也是如此,我會盡力參加戴維斯杯,但奧運會前后的賽程過于密集,我最終決定放棄。”
伊斯內爾代表了相當一部分視奧運會為雞肋的球員。由于法網過后,緊挨溫網,留給球員們備戰奧運會的時間并不多,加上奧運會后馬不停蹄又要轉戰美網系列賽,連軸轉又增加了傷病幾率。
排名22位的托米奇和23位的菲·洛佩茲都以考慮職業生涯為由,拒絕了里約奧運會。
性格乖張的托米奇本身就與澳大利亞網協有罅隙,而34歲的洛佩茲的確需要合理安排賽程。

前面幾位的理由多少還冠冕堂皇,23歲的比利時新星蒂姆的表態尖銳了許多,在他看來,職業網球與奧運無關,它和足球一樣,算不上標準意義的奧運項目。
“我認為網球不是像田徑、游泳那樣的典型的奧運會項目。對網球運動員來說,贏得大滿貫才是首要的目標。”
即將四度參加奧運會的意大利女將文奇也道出了內心的困惑,“提起一項重大的網球賽事,你想到的會是溫網、法網,而不是奧運會。”

沒獎金就算了,連積分也沒了
去年德約科維奇就把里約奧運會視作這個賽季最重要的賽事,他希望為塞爾維亞拿下金牌,而完成全滿貫的費德勒距離金滿貫也只差奧運男單金牌。
“我很渴望去贏得一塊金牌,這就好像是一塊空缺,如果不能填補將是一個巨大的遺憾。”
對于不少球員提前宣布退出奧運會,正在法網征戰的德約科維奇坦言奧運沒有積分,打擊了球員的積極性。
從2000年奧運會開始,網球選手參加奧運就能得到積分,但ITF(國際網聯)與ATP(職業網球聯合會)的矛盾讓奧運會和選手成了犧牲品。

去年2月,ITF還信誓旦旦表示里約奧運會的積分將繼續提高,等同于ATP大師賽和WTA皇冠賽,冠軍將獲得1000分(倫敦奧運會男單冠軍750分,女單冠軍685分)。
沒想到8個月后,ATP單方面宣布球員參加里約奧運會無法獲得任何積分,隨后WTA也宣布奧運會沒有積分。
原因很簡單——錢,ATP希望ITF能夠拿出一部分錢補償與奧運會“撞車”的巡回賽。
過去幾年,歐洲俱樂部的國腳球員一旦在世界杯受傷,他們就可以向國際足聯提出傷病賠償。ATP、WTA也打算按這個路子,向ITF伸手要錢。
但夾在國際奧委會和ATP、WTA間的ITF收入本就算不上高,自然拒絕掏錢。最終,里約奧運會的積分也化為泡影。

球員就是老板,誰都不想冒險
“不是所有球員都是‘四巨頭’。冒著受傷的風險,去參加對職業生涯影響不大的比賽,每個人都會仔細斟酌。”前大滿貫名宿、“大嘴”麥肯羅就理解球員退出奧運的選擇。
網球是奧運會的創始項目,但1924年巴黎奧運會后,職業網球就被排除出了奧運會,理由是國際奧委會對球員“職業”和“業余”的身份認定出現分歧。直到1988年,網球才歸回奧運會。
這一次積分的風波中,國際奧委會并沒有表態,而《歐洲體育》也認為收入不菲的國際奧委會完全可以拿出這筆錢補償ATP和WTA,“或許它們有自己的顧慮,害怕其他項目也就此效仿。”
兩者微妙的關系,一度令奧運網球比賽形同雞肋,幾乎每屆奧運會都有名將選擇退賽。
即便連小威也是在為國爭光之余,順便在奧運度個假,要不她的北京奧運會女雙金牌怎會在去年家里大掃除時,才失而復得。
美聯社就指出,職業網球選手拒絕奧運會與當年NBA老板反對球員參賽歸根到底是一樣的。
“NBA球員是老板們的商品,球隊自然不希望球員冒險,而職業網球選手就是自己的老板,他們也在權衡利弊。”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